胡敏

现代教育理念中,课程教学不是单纯的对知识的传授,也包括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人格、情感、价值观的影响。如果我们把知识传授定义为“教学因素”的话,那幺情绪、关系、言行、兴趣、学生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就是“非教学因素”,而课堂教学其实是“教学因素”和“非教学因素”在最终效果显化过程中的耦合,两种因素相互交织和依存。笔者在实践中发现,情绪、关系和语言互动等非教学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的影响力更大,甚至是保障课堂教学顺利开展、进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基础。“非教学因素”有很多,下面我们从情绪、关系建设和鼓励性语言三个方面探讨其重要性。

核心要素:情绪

脑科学研究已证实了情绪与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大脑结构中,大脑皮质(cerebral cortex)是大脑的表层,即人类进行理性思考的脑组织。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分析、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判断、处理、决策等都是通过大脑皮质进行的。杏仁核(amygdala)附在海马体末端,是识别情绪、调节情绪的脑组织。大脑皮质与杏仁核之间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机制,即当人处于负面的情绪中时,杏仁核会充血、发生震颤,从而导致大脑皮质的交换速度逐步减慢,甚至暂停。大脑皮质不进行工作时,人就无法进行理性思考,这就可以解释为什幺人在受到惊吓后大脑一片空白,或是原本准备充分的公众演讲,上台后会因为紧张和压力忘词的原因。了解大脑皮质和杏仁核之间的作用机制,对研究学生在课堂中如何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课堂学习过程从知识的获取和应用的角度划分,可以分为知识输入和知识输出两个环节。知识输入,如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和信息进行看、听、思考、理解;知识输出,如运用所学知识发表观点,回答问题,完成作业和考试。通过大脑皮质和杏仁核的相互作用机制可知,如果学生在课堂中处于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的情绪中,他们大脑中进行学习的理性思维区域就处于低效工作甚至停止的状态,不会获得令人满意的知识输入效果。同样,一个平时成绩优异的学生,在重大考试面前,一旦陷入负面情绪不能自拔,就会发挥失常,因为大脑无法像平时那样调取已有知识进行信息加工,考试必然失利。

可见,教师如果能够具备积累识别和调节情绪的知识与技能,就能够在学生陷入消极情绪时及时干预,让学生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参与课堂,保持专注且高效的课堂学习效率。

关键环节:关系建设和鼓励性语言

深入研究影响情绪的关键因素,首先要了解情绪是怎幺产生的。安全感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最早出现于精神分析领域的研究。阿德勒心理学指出: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两种感受——归属感和价值感。可见,当一个人内在有充足的安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时,就会表现出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和积极的行为品质。比如,希望学生拥有合作的品质,如果他在班级中没有安全感,难以信任他人,该如何进行合作呢?或者,希望学生具有良好的抗挫能力,如果学生内心深处没有构建好安全感和价值感,就会对失败的后果充满恐惧,因一时失利彻底否定自我价值,就会选择逃避压力和挑战。这三种感受的建立,是通过学生在现实世界的体验中完成的,贯穿于日常生活中,以及与他人和事件的所有互动中。教师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可以通过“关系建设”和“鼓励性语言”两个关键环节,帮助学生进行三感构建。

和谐关系:让学生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学生愉悦的情绪、良好的行为、对学校的投入感、感受到自己的意义,这些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往往来自周围积极关系的构建和滋养。多年教育实践和研究证明,青少年负面情绪的触发主要原因有两类:家庭冲突和校园压力。家庭冲突源自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方式;校园压力主要源自学业焦虑、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可见,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是影响青少年情绪状态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关注学生情绪状态的工作切入点。

一是关注亲子关系建设,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家长的教养方式决定了亲子关系的质量,依恋理论认为良好的亲子关系在青少年心理情感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而不良的亲子关系会致使少年儿童在社会性能力发展过程中面临更多的风险。家庭教育虽然发生在家庭内部,但现实中家长在遇到教育困扰时,总是主动寻求教师和学校的帮助,因此教师在家校互动中已经承担了家庭教育指导的工作。教师可以通过家校联络和家访,及时发现和纠正家庭教育中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帮助提高亲子关系质量。父母对子女的身心发展有了准确了解,就能够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关心爱护,和谐的亲子关系使青少年拥有更高的自尊,使其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在学业压力和挑战面前保持积极心态和稳定情绪。

二是重视师生关系建设,营造赏识育人氛围。善于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教师,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对学科的热爱。笔者在研究优秀教师的成长路径时发现,善于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教师都具有一些共性,例如:懂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强化学生对自我的信心;遇到学生间的矛盾和冲突时能够较好地倾听和表达理解,将冲突转变为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身授课业务过硬,能够赢得学生的尊重。紧密而充满信任的师生关系,能够营造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校园适应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是支持同伴关系建设,发展社会情感能力。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仿的人之间的人际互动,在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让青少年赢得心理支持、确认自我价值、获得群体归属。青少年渴望在密切的同伴关系中表达自己、交流情感、互相学习。长期被群体排斥的青少年,自尊感较低。社会情感能力是指情绪技能和社会性技能,包括对自我情绪的觉察能力、对他人情绪的觉察能力、良好的人际互动能力、决策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发达国家已经有完备体系的青少年社会情感技能课程,相关实践也证明在学校教育中融入系统的社会情感技能课程,能够有效减少青少年被同伴拒绝、排斥、冷落的现象,避免校园暴力,显着提高学习成绩。

鼓励性语言:让学生获得价值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具有强大的力量,或限制学生的发展,或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心理学研究中的“标签理论” (Labeling theory)充分证明了语言的力量。“标签理论”提出,每个人都会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大大小小的偏差行为,这些行为被称为“原始偏差行为”。然而,并不是所有“原始偏差行为”的出现都会导致人生的偏差,只有当原始偏差行为被旁人贴上负面标签时,原始偏差行为的负面影响才会被急剧放大。“标签理论”认为,当人被贴上负面标签后,未来的行为表现将会受到标签的影响,偏差行为被进一步固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在教育过程中,当教师经常认可学生的行为和品质,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后就会强化自己受欢迎的行为和品质,甚至努力表现得比原来更优秀,这就促进了学生朝着积极正向的方面不断努力。相反,如果教师给学生贴上一个“不受欢迎”的标签,就破坏了学生在班级中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令他们逐渐丧失信心,最终成为负向标签所描述的样子。由此可见,教师要善用积极语言的力量,通过鼓励性语言提升学生心理力量,避免学生被消极情绪减损了学习兴趣和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