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如松 吴丹

【编者按】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将课外阅读纳入课程体系,从整体上看,学生阅读量的增加是无疑的。如何因应这种变化?编者以为:关键还在于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强化方法策略的研究,通过有效的策略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阅读的金钥匙。本专辑的三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陈述了不同教学策略的运用,读者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与借鉴。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还存在很多弊端,先进的教学理念缺乏有效的教学策略支撑,难以落地。很多教师打着“以生为本”的旗号,一味地尊重所谓的“学生主体”而在教学中选择“不在场”,导致教师主导地位缺失。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身边不少教师只备教参,不备教材和学生,以教参解读代替自己的理解。我们也发现,这些教师并不缺乏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但在课堂上却鲜有出彩,造成师生关系的不畅甚至紧张。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在于教师只会教文本,而不会教学生学会阅读。

为了更加有效地开展阅读教学,我们尝试探索了“在场阅读”的教学策略。“在场”,原本是一个哲学范畴理念。“在场阅读”是一种指向现场活动或情境的阅读,它以读者所在并能够感受到的场域为背景,以自身参与并获取现实体验为阅读取向,是一种基于认知的较为深刻的生活阅读。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场阅读”是情境教学的系统化。我们立足课堂阅读教学实际,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探索出“儿童角色代入、生活情境创生、作家角色再现、观察视角换位”四大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儿童角色代入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阅读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水平相应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也会越来越丰富,而且逐渐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感。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顺应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来设计角色代入。

(一)揣摩文本,深入解读

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有儿童形象,有的是主人公,有的是相关人物,教师要深入解读,正确把握人物形象,为儿童角色代入打好基础。

1. 搜集文本的背景材料。学生在课前开展预习,了解作者生平和文本背景,深入认识文本主题,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为正确把握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作好铺垫。

2. 熟悉文本的故事梗概。引导学生熟读文本,特别是文本中的主要细节,厘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文本的故事梗概,从文本中来,回到文本中去。

3. 了解角色所处的环境。关注“环境”,引导学生思考:人物处在一个什幺样的环境?这常常与人物的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环境决定人物的行为和性格。所以,儿童角色代入能更好地了解作者进行创作时的独特体验,从而更好地了解课文中人物的所思所想,体验人物的各种感情。比如《画家与牧童》,就可以引导学生代入文中牧童的角色,整篇课文的教学可以从牧童的视角切入:牧童看到大家怎样夸赞着名画家戴嵩的画?牧童心里怎幺想?牧童为什幺要指出《斗牛图》的瑕疵?牧童最后得到别人怎样的评价?……聚焦牧童,提纲挈领,反而能提高教学效率。

(二)融入环境,直观感受

让学生真正进入到情境当中去,更直观地感受文本。教师作为引导者,要为学生代入角色创设必要的环境。

1. 道具融入。根据课文中塑造的形象,制作简单的教具,激发学生代入的愿望和冲动。比如童话教学,一些教师喜欢给学生带上各种小动物的头饰,就是运用道具激发学生的代入意识。

2. 音乐渲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聆听教师选择播放的音乐,让角色代入更加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情感上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共鸣。

3. 画面冲击。播放视频画面,让学生更直观、多角度地观看场景,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更好地代入到文本中。

(三)体验情感,激发兴趣

通过教师的动作、语言等多种手段引导,提升学生代入角色后的体验程度。

1. 语言引导。教师通过适当的导语,比如一个问句、一个故事、一声叹息,也可以通过适当的肢体语言引导学生情绪,让他们更加顺利地代入角色之中。

2. 感情朗读。加大感情朗读的训练,尤其在环境描写和语言描写较多的课文中,教师、学生或师生的合作朗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还有助于学生代入文本中,如果与配乐结合起来,效果更好。

3. 深化体验。感悟有助于体验,引导学生在感悟中深化对文本的体验,实现情感体验与知识理解的统一。

二、生活情境创生

教材中不少课文所叙写的内容都与当下儿童的生活紧密相连。比如《一分钟》,写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而造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以致产生了不小的后果,非常后悔。教学这类课文,可以创生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实现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通。

(一)联系生活,活化教材

1. 陈旧内容熟悉化。教材中有些课文题材相对“陈旧”,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可以对这些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优化,使之成为“熟悉的陌生人”,拉近语文课堂与生活的距离,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经验融为一体。

2. 单一内容综合化。将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真正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站在大语文的角度上,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 抽象内容形象化。结合文本将生活有机融入课堂,比如《菜园里》的教学,可以在教室里摆放各种蔬菜,学生扮演菜园小主人,亲手摸一摸这些蔬菜,读一读蔬菜旁的卡片,记住它们的名字,向同学们介绍,甚至“售卖”。这样的教学,可以将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与生活常识结合起来。

(二)创设情境,组织学习

1. 情境再现。教学中,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法、绘画法、多媒体演示法”等手段,实现情境再现,便于情景的创生。

2. 课堂仿真。采用“模仿—创造—迁移”模式,比如《晏子使楚》的教学,可以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组织学生表演,把历史人物语言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交际,从而更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还可以根据课文开展心得交流会、辩论会,升华对课文的理解。

3. 生活延伸。语文课程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很多课文都可以开展拓展性学习,如小小展示台、综合小调查活动等,将课堂延伸到生活中去。

三、作家角色再现

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有意无意地把文本与作者割裂开来。其实,作者之意应该是文本的首要之意,其他意义都是读者的生发。文本解读离开作者的“在场”,极有可能导致对文本的误读。所以阅读教学要关注作者“在场”,避免“随意解读”。

(一)还原“情景”,感同身受

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文化时空向作者写作该文时的文化时空转移,逐渐深入到作者写作该文时的情景中去,即“读进去”。如何“转移”?就要运用作家角色再现策略,通过朗读、默读,让学生置身作者的生活世界,感受和理解作者所写下的这个文本世界,从而合理地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情意。比如《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写到的人物有亡羊人和邻居,邻居包括成人和儿童,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作者。在场阅读,既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亡羊人的视角,也可以选择成人邻居的视角和儿童邻居的视角,还可以选择作者的视角。如果我们把作者当成邻居中的一员,那幺这就是一个“特殊邻居”。

(二)传输“喜好”,读出真意

文本解读一般离不开“知人论世”,教师有必要选择作者的相关信息向学生传输和介绍。比如,小语教材中《林海》和《草原》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这两篇课文的开头有什幺特色呢?《林海》开头说“我总以为大兴安岭……这回有机会看到它……才证实……”,这是典型的“误解式”开头法。《草原》的开篇是“这次,我看到了草原……”,从表面上看,作者采用了“开门见山式”,但这是编者改编所造成的,实际情况作者还是采用“误解式”。试想一下,“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没看到草原之前会怎幺想?查阅发表在《文汇报》上的原稿,老舍果然写了“原以为蒙古草原是‘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否可以说,这是老舍散文的经典开头方法之一。有误解,才有更深刻的理解。所以只有教师“在场”,才能把作者的创作风格和心境传输给学生。

四、观察视角换位

(一)文本角色换位,读出价值

引导学生把自己放置到作者所创造的现场中,成为那个情境中的一员,与作品中的人物一同呼吸,和作者一起思考。比如教学《少年闰土》,可以引导学生“视角换位”:如果“我”是少爷,或者闰土,在这个故事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会做出怎样的反应或抉择?我们只有“在场”,积极思考,才能表明自己是有价值的。如果我们只把《少年闰土》看成一个与己毫无关系的“他人故事”,便不具备“发现杰作真正价值”的能力,更谈不上具备自己的价值了。

(二)体验视角换位,品出新意

引导学生走进具体人物,去理解及感悟人物的心理,产生不一样的评价和独特的体验。比如《窃读记》的教学,可以让学生深入读文后,走进人物,说一说假如自己是“我”,对窃读怎幺看?文中的“窃读”和当下书店中的“窃读”,有什幺异同?通过体验视角的换位,加深对当时故事的理解和人物心态的揣摩。

总之,作为阅读教学一种新策略,“在场阅读”教学还在实践与完善之中。我们的目的在于通过“在场阅读”,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文本,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每一个文本都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教学不能贪多求全,最好的办法还是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视角进入文本,激发阅读兴趣,发现文本背后的奥秘,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生长,真正落实“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教育研究和培训中心?摇?摇?摇?摇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磻溪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