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发栋 张伟胜

摘  要:本文通过优化高中学生体质与健康锻炼途径,设计身体素质“课课练”套餐,践行学在课堂、练在大课间、用在生活的“课课练”模式,来丰富完善体育课、大课间、课外体育活动、全员运动会(个人专长挑战)、家校合作促健康的内容,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质量,实现健康促进和有效教学。

关键词:身体素质;课课练;高中学生;套餐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8)12-0044-03

一、体育课身体素质“课课练”套餐设计与实施

1.设计思路

体育课“课课练”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学练方法,体育课身体素质“课课练”设计了与主教材搭配间接练和直接练的套餐,明确练习的时间、组织形式、练习内容,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体育课上依次安排了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耐力素质练习,间接辅助练习内容和直接项目练习与主教材搭配。

2.实施

分年级段,体育教师根据课时安排需要,与主教材搭配或直接进行素质项目练习。按不同年级段的实际需要任选n个内容(时间控制在5~12分钟),高一年级:n个/5组或4×8拍或3~5次;高二年级:n个/6组或4×8拍或4~6次;高三年级:n个/7组或4×8拍或5~7次,体育教师指导学生学与练。如:在高一年级的篮球急停急起的教学中,可安排运球往返跑、加速跑,仰卧起坐传接球、俯卧撑推球等素质练习,或者直接进行50米、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项目的素质练习(表1)。

二、大课间身体素质“课课练”套餐设计与实施

1.设计思路

大课间“课课练”的主要任务是练习、巩固与提高。时间为:每天下午30min,主要内容为课间跑操(约10min)和身体素质“课课练”(20min)。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依次设置了A套餐——基础补救型,B套餐——强化型,C套餐——巩固型,D套餐——提高型。四类套餐供学生自主选择,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大课间设置的直接练习项目有: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立定跳远、50米、坐位体前屈、800米/1000米,男女生各五项内容。 (表2、表3) 。

2.实施

以高中三个年级段,30个教学班为例,为了合理、有效地开展和实施大课间套餐,避免场地、器材等冲突,高中三个年级练习的项目是固定的,采用“固定项目、划定区域、班级间轮换”方式进行大课间套餐的实施与开展(表4)。

(1)周一至周五按顺时针方向轮换,1~5班,6~10班进行轮换。如高一(1)班周一至周五上午的练习内容依次是: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立定跳远、50米、坐位体前屈、800米(女)/1000米(男)。下午练习内容依次是:800米(女)/1000米(男)、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米、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每一个项目、每个班级在一周内轮到两次。

(2)每天上、下午对应的班级互换练习内容,如:1班和10班进行“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与800米(女)/1000米(男)”的上、下午互换(表4)。

每天(约10min)课间跑操结束后,各年级、各班级按照“固定项目、划定区域、班级间轮换”的方式进行大课间身体素质“课课练”套餐实施。由班主任将本班学生带到指定区域或场地进行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达标情况,自选(A、B、C、D)套餐、自主练习,在这一过程中,由班主任或体育委员监督,体育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大课间“课课练”有序进行。

三、课余时间身体素质“课课练”套餐设计与实施

1.设计思路

课余时间主要以周末时间为主,任务是:补救与强化,时间为1h/天。

2.实施

套餐标准同大课间,不同年级段(高一、高二、高三)的学生根据自己身体素质达标情况,自选(A、B、C、D)套餐、自主练习,有针对性地加强不达标项目的练习,力争突破、达到优良等级。在这一过程中,由家长监督与指导,确保课余时间身体素质“课课练”有效进行(表5)。

四、个人专长挑战赛+全员素质达标赛设计与实施

为彰显体艺专长,关注学生体质、健康以及专长的发展,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体艺专长”个人挑战赛(表6),主要以体质健康达标项目为主,设置了男/女生项目:四项全能、三项全能、二项全能、单项,时间为一天。按年级段,由班级组织学生参赛,挑战自我,对优胜者给予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其荣誉将作为个人评优评先进的参考依据。

为检验学生身体素质“课课练”成果和体质健康水平达标情况,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综合评价。在学校每年一度的全员运动会中,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纳入到比赛中,专门设置了男女生体质健康“五项全能”达标竞赛,时间为一天,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成绩作为一项班级考核和个人评价指标,优胜者给予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

五、家校合作促健康的设计与实施

1.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加强家、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沟通,将学生每学期进行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记入档案(表7),每学期的家长会上向家长公布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情况,让家长能够看到孩子身体健康发展过程,从而引起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和关注,促进家校合作促健康模式的形成。

2.建立《学生家庭体育锻炼日志》

通过建立《学生家庭体育锻炼日志》,促进学生家庭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家庭锻炼的内容由学校体育教师根据学校体育课、学生身体素质现状、体质健康达标情况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学生家庭体育锻炼日志》(表8)。强调家长对学生的身体锻炼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和引导,促使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关锻炼内容和项目。同时,将学生在家锻炼的情况及时反馈给班主任或体育教师,使得家校合作促健康模式有序、有效、正常运行。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科规划2017年度体卫艺专项研究课题(2017STWY023)

一、体育课身体素质“课课练”套餐设计与实施

1.设计思路

体育课“课课练”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学练方法,体育课身体素质“课课练”设计了与主教材搭配间接练和直接练的套餐,明确练习的时间、组织形式、练习内容,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体育课上依次安排了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耐力素质练习,间接辅助练习内容和直接项目练习与主教材搭配。

2.实施

分年级段,体育教师根据课时安排需要,与主教材搭配或直接进行素质项目练习。按不同年级段的实际需要任选n个内容(时间控制在5~12分钟),高一年级:n个/5组或4×8拍或3~5次;高二年级:n个/6组或4×8拍或4~6次;高三年级:n个/7组或4×8拍或5~7次,体育教师指导学生学与练。如:在高一年级的篮球急停急起的教学中,可安排运球往返跑、加速跑,仰卧起坐传接球、俯卧撑推球等素质练习,或者直接进行50米、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项目的素质练习(表1)。

二、大课间身体素质“课课练”套餐设计与实施

1.设计思路

大课间“课课练”的主要任务是练习、巩固与提高。时间为:每天下午30min,主要内容为课间跑操(约10min)和身体素质“课课练”(20min)。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依次设置了A套餐——基础补救型,B套餐——强化型,C套餐——巩固型,D套餐——提高型。四类套餐供学生自主选择,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大课间设置的直接练习项目有: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立定跳远、50米、坐位体前屈、800米/1000米,男女生各五项内容。 (表2、表3) 。

2.实施

以高中三个年级段,30个教学班为例,为了合理、有效地开展和实施大课间套餐,避免场地、器材等冲突,高中三个年级练习的项目是固定的,采用“固定项目、划定区域、班级间轮换”方式进行大课间套餐的实施与开展(表4)。

(1)周一至周五按顺时针方向轮换,1~5班,6~10班进行轮换。如高一(1)班周一至周五上午的练习内容依次是: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立定跳远、50米、坐位体前屈、800米(女)/1000米(男)。下午练习内容依次是:800米(女)/1000米(男)、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50米、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每一个项目、每个班级在一周内轮到两次。

(2)每天上、下午对应的班级互换练习内容,如:1班和10班进行“引体向上(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与800米(女)/1000米(男)”的上、下午互换(表4)。

每天(约10min)课间跑操结束后,各年级、各班级按照“固定项目、划定区域、班级间轮换”的方式进行大课间身体素质“课课练”套餐实施。由班主任将本班学生带到指定区域或场地进行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达标情况,自选(A、B、C、D)套餐、自主练习,在这一过程中,由班主任或体育委员监督,体育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大课间“课课练”有序进行。

三、课余时间身体素质“课课练”套餐设计与实施

1.设计思路

课余时间主要以周末时间为主,任务是:补救与强化,时间为1h/天。

2.实施

套餐标准同大课间,不同年级段(高一、高二、高三)的学生根据自己身体素质达标情况,自选(A、B、C、D)套餐、自主练习,有针对性地加强不达标项目的练习,力争突破、达到优良等级。在这一过程中,由家长监督与指导,确保课余时间身体素质“课课练”有效进行(表5)。

四、个人专长挑战赛+全员素质达标赛设计与实施

为彰显体艺专长,关注学生体质、健康以及专长的发展,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体艺专长”个人挑战赛(表6),主要以体质健康达标项目为主,设置了男/女生项目:四项全能、三项全能、二项全能、单项,时间为一天。按年级段,由班级组织学生参赛,挑战自我,对优胜者给予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其荣誉将作为个人评优评先进的参考依据。

为检验学生身体素质“课课练”成果和体质健康水平达标情况,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综合评价。在学校每年一度的全员运动会中,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纳入到比赛中,专门设置了男女生体质健康“五项全能”达标竞赛,时间为一天,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成绩作为一项班级考核和个人评价指标,优胜者给予奖励并颁发荣誉证书。

五、家校合作促健康的设计与实施

1.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加强家、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沟通,将学生每学期进行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记入档案(表7),每学期的家长会上向家长公布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情况,让家长能够看到孩子身体健康发展过程,从而引起家长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和关注,促进家校合作促健康模式的形成。

2.建立《学生家庭体育锻炼日志》

通过建立《学生家庭体育锻炼日志》,促进学生家庭体育锻炼活动的开展,学生在家庭锻炼的内容由学校体育教师根据学校体育课、学生身体素质现状、体质健康达标情况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学生家庭体育锻炼日志》(表8)。强调家长对学生的身体锻炼情况进行监督、督促和引导,促使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相关锻炼内容和项目。同时,将学生在家锻炼的情况及时反馈给班主任或体育教师,使得家校合作促健康模式有序、有效、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