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之一,本文基于此构建了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模式,即以创新、平等为理念;以网络平台、资源为辅助;以教学内容为依托;以多元测试为考核形式,以真正确保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思辨能力;互联网+;创新

【作者简介】尚华珍,衡水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

思辨能力,或称批判性思维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是指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

有关思辨能力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的成果甚多。李莉文(2011)对国内外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进行了回顾,指出 “德尔斐”项目组(The Delphi Project)提出的双维结构思维能力模型:认知维度与情感维度。王颖萍对我国大学英语思维能力培养进行了文献综述(1998-2017)。文秋芳等(2009)总结了近20年来国外对大学生思辨能力的研究: 界定思辨能力的含义以及分项能力;构建思辨能力的量具;探索高等教育中思辨能力培养的途径及其有效性。

一、培养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忽视了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语言习得停留在较低层面,创造性、思辨能力非常欠缺。这说明,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教学迫切需要从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转化到“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来。

二、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策略

在新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应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各种思辨能力,培养其思辨倾向。

1.以创新,平等为理念。文秋芳等的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指出,思辨能力可以通过情感特质表现出来。思辨能力强的人具有好奇、开放、自信等特征。因此,思辨能力培养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养成这些情感特质。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逐渐养成被动听讲的习惯,要激发他们的思辨能力,教师首先要树立创新、平等的观念,在课堂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

2.以网络资源,平台为辅助。“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慕课等方式丰富教学资源。网络学习平台拓展了英语教学的空间,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对于读写教程,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做成PPT并在课堂上展示。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更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以教学内容为依托。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每一单元的教学向学生灌输批判性思维。

比如《新视野读写教程》第二版第二册Unit1课文A标题是Time-conscious Americans.文中指出美国人的时间观念很强,即使有生意伙伴来访,也不会邀请对方去喝茶或者去打高尔夫球。言外之意是说这些中国人时常会用到的交流方式都是浪费时间,说明我们时间观念不强。此时教师可以提问:Do you think Chinese people are time-conscious? Why or why not? 同学们经过思考,可能会回答中国人确实浪费时间。此时教师再次提问:Do you know any old sayings about time-consciousness? 学生会想到很多,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 (Time is gold.)。还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Beside a river, Confucius once said: The passage of time is just like the flow of water, which goes on day and night.)等等。这些都说明中国人向来是珍惜时间的,所以时间观念强的不仅仅是美国人。教师通过层层发问,引导学生学会思辨。

4.以多元测试为考核形式。教师应丰富大学英语的评测形式,注重主观测试。可采取对话和讨论、个人演示、学习文件夹等形式。本研究建议以形成性评估方法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反思日志、习作修改对照清单等纸质材料可以作为期末成绩的支撑材料。学生在每单元学习结束后,对照学习目标进行自我反思。日积月累,思辨能力将逐渐内化为思维惯性。

三、结语

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思辨能力研究的成果,并基于此构建了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模式,即以创新、平等为理念;以网络平台、资源为辅助;以教学内容为依托;以多元测试为考核形式,以真正确保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培养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深化改革而言,英语思辨能力培养的课题还将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保罗,埃尔德.批判性思维工具[M].侯玉波,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刘凡,吕雨竹.网络环境下英语自主学习者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策[J].外语电化教学,2012(3):56-61.

[3]文秋芳.中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现状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4]阮全友.构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12(1):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