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营

基于多模态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孟营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是现代社会对高级人才的必然要求。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各方面的认知能力,采用多模态化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大学生英语写作质量的提高。

多模态;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多媒体的应用为实现多模态英语教学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和有力的技术保障。多模态(multimodality)的交流方式已渐渐成为一种教学的趋势。多模态技术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丰富了写作教学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利用多种渠道获取知识信息,并对输入的知识信息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与内化。

一、大学英语写作的现状

在大学英语教学要求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中,写作是学生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及英语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将吸收并内化的输入内容(input)进行语言输出(output)的重要形式,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认知、思维创造、社会交互的过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水平的提高,既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又能促进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进而强化其他语言技能的学习(教育部2004)。尽管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已经进行了多次的完善,但仍有不足,体现在“写作技巧讲授—范文示例—布置写作任务—学生作品讲评或互评—课后巩固训练”这样的直线型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乏味;应试心理偏重,为期末考试和四级、六级考试而进行突击训练;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教师的指导和批改力不从心;学生受英语基础(词汇和句型)、文化差异和母语的干扰,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真正的语言运用能力;学生的参与率偏低,阻碍了他们进行积极主动的写作训练和创造性思维。

二、多模态及多模态化教学的基本理论

20世纪90年代,美国依利诺斯大学的斯皮罗(Rand J.Sprio)提出的认知弹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是建构主义的一个新兴分支,它试图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解释建构性学习的过程,使用多元知识表征来增强学习者的认知弹性,以达到对丰富的概念理解的充分性以及安全覆盖面的完整性(张德禄 2009)。随后提出了适合高级学习阶段的教学方法——随即访取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模式,认为对同样的知识内容,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行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使学生形成对概念的多视角理解,并与具体的情景联系在一起,形成背景性的知识。通过以不同的方式交叉浏览结构不良知识领域,使学习者认识到知识应用的多样性,并且揭示知识的多种关联性以及对情景的信赖性。当代的网络环境和各种媒体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学习环境,并由此鼓励学习者对知识进行积极的探索与建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习者提供知识的多元表征方式,如多种观点、多种模式、多种方案等,使知识富于灵活性,能够适应变化的情境,增强知识的迁移性和覆盖面,并鼓励学习者自己对知识进行多种方式的表征。基于以上理论,多模态教学(multimodal teaching)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文本、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学(张德禄 2010)。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合理地选择视觉、听觉和语言及文本等各种模态以保证知识的有效输入。同时,教师还应该积极调动各种模态来强化学生写作的有效输出。多模态化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及时的帮助和有效的沟通,还能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知识的建构,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以往的教学相比,多模态教学中除语言之外,图像、音乐以及一些视觉符号等在交流中也与文本符号共同参与知识的构建,体现了不同符号模态形式的互补性和协同性。

三、多模态理论和技术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实现途径

大学英语写作是一个具有社会性和合作性的个体认知行为,同时也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语言输出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在此过程中的多模态互动是指学生、教师、教学资源以及网络教学平台之间的互动,可以结合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社会符号,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写作的兴趣和动力,最终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基于多模态视角,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是指教师综合运用语言文本、图像、声音、动作等全方面的交际载体构建的符号资源,用来实现立体化写作教学。

(一)确定写作的主题并引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要根据写作教学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并利用图片、视频、音乐等方式引入话题,如要求学生给图片配文,或欣赏一段音乐或视频,根据歌词或视频内容写一段话,为学生提供多元信息。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文本配以相应的动画,用声音和图片把相关写作的技巧展示并讲授给学生,有效地把静态的教学资源(图片、文字)和动态的资源(声音、视频)融合在一起(师生互动)。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模态之间的适配性和协调性,语言和文本是主要的模态,其他模态起辅助和强化作用,使传递的信息更加丰富,进而创造出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和交际环境。

(二)收集与写作主题相关的信息

确定写作的主题后,学生要通过互联网搜集与所写主题相关的写作资料,如相关的词汇、句型结构、文章的布局谋篇等,并以文本的形式与同学一起讨论分享(生生互动)。利用读与写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师可以将写作和阅读有机融合,达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目的;要求学生广泛接触英语素材,多阅读英语原版作品,多听英语广播、多看英语电影,积累好句子或优美的电影台词,学习英美文化,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从而保证学生的输出量,加强学生对语言内化机制的形成(王熠 2010)。

(三)展示学生的作品并开展生生互评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同学之间材料的分享和自己收集的信息,初步完成作文。学生通过评价他人的作品,不仅能促进自己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自身的英语鉴赏水平。学生在进行自我作品展示时,可以配以图片、音乐或其他手段来辅助意义表达,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作品的层次。在此环节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从词、词组、句子到段落,最终使学生能用英语进行流畅的表述。

(四)教师进行综合评价与反馈

教师进行综合评价与反馈,进行精修范文的示范引领。教师在评阅学生的作品后,利用多媒体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课堂上展示,并进行综合评价,从写作的文化层面、语境层面、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出发,达到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的目的,最终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教师在肯定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还要充分调动他们英语写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五)积极创设多模态环境

多模态理论强调通过调动各种声音、图像、多媒体设备以及主体和客体的感官来实现交流互动。基于多模态理论,时空和地域的交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媒体平台的互动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异常丰富的、图文并茂的写作素材和资源及展示的平台(谢竞贤、董剑桥 2010)。教师要积极创设各种模态环境,使学生置身于英语表达的环境,如互联网英语作品阅读、音频作文朗读等。同时,教师与学生在课下的交流也应是多模态的,如QQ、电子邮件等。

结束语

大学英语写作是一个由教师、学生、任务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平衡系统,其中教师和学生互为活动主体。多模态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注重过程的写作理念,运用语言、文字、图片、声音与影像等多种模态形式的互动协作为学生提供轻松、真实的学习环境和多样的学习材料,让学生能够用多模态的形式自主建构意义来表达自我,从而提高其写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引用文献

教育部.200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王熠.2010.多媒体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多模态互动模式[J].外语电化教学,(6).

谢竞贤,董剑桥.2010.论多媒体与多模态条件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6).

张德禄.2009.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4).

张德禄.2010.多模态外语教学的设计与模态调用初探[J].中国外语,(3).

作者信息:130000,吉林长春,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