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久九

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成为初中英语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作为英语教师,弄清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掌握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构建步骤尤为重要。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以杜威(Dewey)的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的教学模式,模拟人们在社会中应用语言从事各项活动,把各项活动细分成几个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语言。其实质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

任务驱动教学法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任务驱动教学法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立具体的任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展活动,进行自主探索和相互协作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过程中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对目标语言的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收获成就感,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养成一种独立探索、积极开拓进取的品格,这对其未来学习和发展都能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之后,国内外语言学家及教育工作者对任务型语言教学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并大量运用于课堂教学实践中,结合多方观点,可以把任务驱动教学法定义为:“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方式。”

搞清楚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后,需要进一步研究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的内涵。“任务”关系着能否正确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任务”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着名语言学家大卫·纽南(David Nunan 1999)认为任务是指课堂上学习者理解、处理、输出目标语言或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的各种学习活动。该定义从交际的角度出发,从学习的行为和语言的意义两个方面对任务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学生在开展这些学习活动时,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表达意义上,而不是操练语言形式上。当然,他也多次强调“主要”的意思,就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要适当关注语言形式,不是完全忽略语言形式的操练。大卫·纽南主要从事英语第二语言的教学与研究,力推交际法,所以他说的任务侧重于交际任务。斯凯恩(Skehan 2011)对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了深入的研讨,提出了任务的5个特征,认为只有满足了以下5个特征才能算作“任务”。这5个特征分别为:第一,任务活动的意义;第二,着重注意学生的信息沟通,而不重视语言形式;第三,课堂上的任务和现实生活中的任务有一定的关联;第四,要解决某一个交际问题;第五,首先要考虑的是完成任务。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设计原则

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任务的设计。任务驱动教学法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学会学习原则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有序的学习途径顺利完成既定任务。正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学习。

(二)任务难度适中原则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是任务的建立和下达,而能否顺利完成设计的任务,关系到教学的成败。任务过难,学生无法完成;任务过易,学生则会掉以轻心,从而影响学习效果。任务设置难度要适中,让学生能通过适当努力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学用互相促进原则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通过“用”来促进“学”,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学习相关知识,并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知道自己的知识缺陷,然后进一步学习。“学”是为了“用”,“用”又促进了“学”,学用互动,相互促进。

(四)合作交往原则

完成任务离不开探究,个体探究能力有差异,应把个体自学、集体讨论相结合,让学生进行单个学习、分组学习、全班学习。这样就可以做到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发表不同见解。

(五)教师适当参与原则

学生完成任务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应参与讨论,善于归纳问题。参与讨论时,教师要在众多问题中筛选出最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也要在学生观点不一致时恰当引导。总之,教师要设计好任务,制订好策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保持浓厚的兴趣,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充分发挥教学活动调节者和组织者的作用,掌握好个别探讨与集体讨论的节奏、深度和广度,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三、构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步骤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一般分为四个步骤进行。

(一)提出任务

通过创设情境,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中,学生完成了这些任务,也就掌握了隐含其中的新知识。因此,教师首先要创设情境,布置任务,让学生带着要完成的任务学习。

(二)分析任务

教师布置任务后,不要急着教学生如何去完成任务,而要放手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任务,找出完成任务需要做哪些事情,也就是要学生提出问题,这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佳时期。如果学生不适应这种教学方式,不能提出问题,那幺教师就要适时加以点拨,帮助他们提出问题。对于部分任务,学生在这一阶段不可能一次性提出所有问题,需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过早向学生展示问题。

(三)探索研究

完成任务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任务采取不同的探究形式,有的是让单个学生自主探索,有的是让小组相互协作。不管采用哪种形式,学生都要紧紧围绕同一主题进行探究活动,查阅资料,分析归纳,完成对任务的理解、对知识的运用和对意义的构建。

(四)总结评价

探究活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活动的终结。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总结,总结的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是教师总结或点评学生作业,也可以是学生讨论、集体总结。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评价学生是否完成当前任务,包括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二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的实践

下面用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说明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6阅读部分Journey to the West。这篇文章是根据中国古典神话《西游记》改编的。在这堂课上,教师按照以下步骤展开教学:

第一,阅读前的准备,让学生明确阅读任务和重难点。

这一部分设计2个任务。

Task 1:明确阅读任务,略读文章,找出文章的框架和主旨,了解美猴王的背景、性格和社会地位,理解object,hide,tail,western,excite,turn...into等词汇的意义。

Task 2:明确任务的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熟练运用文中出现的单词和词组,快速找出文章中的相关信息和主题句。

难点是让学生查找信息,熟练运用文中出现的单词和词组。

第二,阅读中设计3个任务。

Task 1:读前热身

带领学生观看动画片《美猴王》片段,进行情景阅读。

Task 2:自主阅读

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圈画重点词语,标注不认识的单词,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Task 3:小组合作学习

将全班学生按4人或5人分成若干小组,每人分配不同的任务,有的负责查单词,有的负责记录结果,有的负责讨论文章主旨,有的负责代表小组发言。各小组代表展示各组归纳的文章主旨,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对表现好的小组或学生予以表扬。

第三,阅读后设计4个任务。

Task 1:精讲知识点

教师对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或难懂的句子进行讲解,如unless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用法。

Task 2:课堂练习

运用文中重点单词完成填空练习。

Task 3:朗读课文

教师带读或学生自读课文。

Task 4:写作练习

要求学生写出保护动物的宣传标语,当堂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这堂阅读课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了他们的认知能力,使其在学习中有所感悟,从而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五、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需注意的问题

第一,任务驱动教学法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的课型都适宜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内容决定形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操作性比较强的部分可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而对于理论性比较强的部分就不宜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第二,设计的任务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任务过多,学生会一直忙于完成任务,缺少理性思维,难以把握要点;任务过少,学生就不能掌握要点。

第三,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或替换。教师不能照搬教材,进行大段理论讲解,而要充分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删减或调整,打破教材体系,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分析”的模式设计任务,制订教学方案。

第四,尽量在交互式的多媒体教室上课,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加顺畅,便于学生之间相互协作,使课堂环节环环相扣。

第五,要理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教师要大胆放手,在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后不要过多讲解,要让学生单独完成任务或分组讨论与其他学生合作完成任务。

结束语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堂气氛活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能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