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亮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鸿门宴;刘邦;项羽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4—0086—01

高中文言文中《鸿门宴》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其中对楚汉双方军事集团领导人物刘邦和项羽的性格刻画也是掌握的重点之一,如何让学生分析和总结刘项这两个人物形象呢?

刘邦的机智善变,沉着细致,知人善任,能屈能伸,处事坚决果断,对其事业成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项羽却更多表现出豪爽粗犷,胸无城府,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性格特征也导致了他悲剧性的结局。

两者之性格围绕着鸿门宴前,宴中,宴后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鸿门宴前,战云密布,山雨欲来之时,两人之反应就很有戏剧性:

刘邦手下的高级军官曹无伤向项羽告密:刘邦欲王关中,项羽的反应是“大怒”,非常霸气地说了句:“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 军 ”。刘邦通过项伯闻此消息,大惊之余,马上意识到项伯这个人物的重要性,于是对其展开情感攻势,“君为呼入,吾得兄事之……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将项伯牢牢地结成了自己的同盟军,反映出其善于应变,机敏过人的性格特征。此人的英明还在于能正确估计敌我形势,客观地认识到自己与项羽的力量对比悬殊,并能在此不利形势下制定出一系列正确的战略方针,在此过程中,刘邦的远大胸怀,虚伪狡诈,沉着冷静,忙而不乱的政治家的胸襟展露无遗,相反项羽却显出一种简单,粗线条,对敌人轻视而自负的性格。

刘邦与项羽对自己集团的重要人物与对方集团的重要人物的关系也持不同  态度。张良劝说刘邦“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后,刘邦马上警觉地问张良:“君安与项伯有故?”对张良与项伯有如此亲密的关系马上产生一种警惕防范心理,而项伯在项羽面前为刘邦求情:“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羽对项伯为何替刘邦求情却没有丝毫疑问,相反,对项伯的意见不假思索地加以采纳,前者的处事周密,老奸巨猾,后者的简单直爽,胸无城府凸显得淋漓尽致。

二、宴中宴后刘项的差异

刘邦赴鸿门宴,初见项羽,卑躬屈膝地道歉,回避当前矛盾,叙说旧日情谊,并将项羽对自己的怀疑归咎于小人的挑拨,文中描写道“沛公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羽听了刘邦这一番貌似谦逊的语言道白,竟天真地以为自己“称王”已成事实,不仅完全打消了对刘邦的戒备心理,甚至还将告密者一下子轻易供出,自绝敌营内应,不能不令人扼腕痛惜,文中对项羽的语言进行了描写:“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至此,刘邦的巧言善辩与项羽的天真简单,口无遮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作者用白描的手法记述了宴席的座次,再次表现了项羽的骄傲自大,刘邦的顾全大局和忍辱负重意识。文中描写道:“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羽留沛公与饮,然而在座次安排上却不以宾客之礼相待,而是安排刘邦坐在自己部下范增的下边,面对这种带有屈辱性质的安排,刘邦坦然自若,默然接受,既迎合了项羽自负霸道的心理,又保全了自己。

在对待部属的意见上,两人的意见迥然不同,显示出二者政治智慧的高下,范增举玦,项庄舞剑可谓鸿门宴情节的高潮阶段,从某种角度来说,此举决定了刘项二人以后命运的归宿,是非成败,在此一举。项羽此时若要诛杀刘邦可谓易如反掌,此乃天赐良机,但此时的项羽却暴露出他的致命弱点来:刚愎自用,没能采纳部属的意见,再加上优柔寡断,导致错失良机,范增举玦,项羽默然不应;项庄舞剑,项羽却默许项伯翼蔽刘邦,但刘邦对部下的意见却能权衡利弊,择善而从,一旦拿定主意,能雷厉风行,在鸿门宴的刀光剑影中,刘邦准备偷偷独骑回军中,但苦于没能向项羽告辞,担心这样不合礼数,正在犹豫不决之时,樊哙道:“大行不顾细谨,大理不辞小让。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对这一意见,刘邦大胆采纳,及时脱身。设想在这关键时刻,如果刘邦为一些琐碎的俗礼所羁绊,在项营中迁延时久,当时的险恶情势难保无虞。

对于自身阵营的干部管理方面,刘项也风格殊异。刘邦一旦知道出卖自己的是曹无伤,回到军中果断将其诛杀,有奸必肃,绝不留后患;而项羽对待关键时刻泄密的项伯,不但丝毫未予追究其泄密的罪责,反而姑息养奸,对于项伯对自己带有指责意味的劝谏默然接受,充分暴露出项羽的政治幼稚。

编辑:刘于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