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佩玲

[摘           要]  目的:对比2014—2018年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变化,为心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某中职学校2014—2018年新生8671份心理健康诊断测验数据,比较心理预警学生在性别和年份的差异。结果:近五年中职生心理预警检出率女生高于男生(χ2=54.46,P<0.01),2016年起检出率显着上升(χ2=29.19,P<0.01)。结论: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下降,家庭教育中要关注教养方式,关注童年时期的父母陪伴。

[关    键   词]  心理健康;中职生;诊断测验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1-0128-02

近年来,由于我国现代化快速发展和相关政策的支持,各地大量引入人才,促使中职学校的生源构成越来越多样化,中职生的心理健康现况也出现了新的变化。针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调查,一般采用周步成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量表(Mental Health Test,MHT),横向比较为主,纵向比较较少。

2010年,学者王斌对苏州某校2005—2008年中职新生的MHT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发现总体状况较好,心理预警学生检出率在0.70%~1.90%之间,恐怖倾向每年检出最多约23.00%[1]。2018年,学者夏晓辉对四川针灸学校2010年—2014年中职新生的MHT数据也进行了纵向比较,发现心理预警学生检出率在15.00%上下徘徊,每年均分最高的因子均为学习焦虑(43.6%~51.3%),其次为身体症状[2]。

虽然纵向比较的调查补充了横向研究的不足,但是这些纵向年份比较久远,已不能准确反映中职生心理健康近况。在数据分析方面很多都忽略了总分在56~64分、存在1项或以上接近或超过临界值的学生,这些学生需要多加关注,本文称为心理困惑。在实践中,心理预警的学生很快得到关注,给予指导和心理辅导,而总分在56~64分的边缘学生往往被忽略,但又却是现实中最容易发生问题的学生,在2019年4月某中职学校一名女生跳楼自杀,在排查中就发现其MHT得分为56分。

为了更好地开展心育工作,本研究收集某中职学校2014—2018年新生入学的MHT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了解近年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变化。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某中职学校2014—2018年入学新生为调查对象,年龄14~18岁,具备基本的读写能力。团体网络施测,由专职心理教师现场指导完成。剔除效度量表得分≥7分的问卷123份,有效问卷共8671份。

(二)测量工具

心理健康诊断量表,共100题,8个分量表。每题0~1计分,总分在1~55分为正常,56~64分为心理困惑,得分≥65分为心理预警,分量表≥8分为在该方面存在心理困惑,得分越高表示越不佳。1个效度量表,得分≥7分结果无效[3]。

(三)统计分析

采用SPSS20.0进行χ2检验。

二、研究结果

近五年学生心理困惑和心理预警总体情况:

学生MHT检验出心理困惑(55<总分<65)和心理预警(总分≥65)学生占总人数的10.00%,分量表的心理困惑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是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自责倾向、社交焦虑、冲动倾向、恐怖倾向和孤独倾向,最高分为15分。采用χ2检验比较男女生检出心理困惑和心理预警人数的差异,结果提示男女生在孤独倾向检出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采用χ2检验比较近五年学生检出心理困惑和心理预警检出人数的差异,结果提示不同年份的学生心理困惑和心理预警学生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从校正后标准化残差值可知,检出率从2016年起总体上升有统计学差异。

三、讨论

根据数据分析,2014—2018年总分检出心理预警的学生在2.01%~4.63%之间,比江苏省苏州某校2005—2008年的中职生0.70%~1.90%高[1],比四川省针灸学校2010—2014年的中职生10.60%~20.50%低[2]。卡方检验结果提示不同年份的学生各个分量表和心理预警检出率有差异,比较发现,中职生从2014—2017年的检出率逐年上升,2016年上升尤为明显,2018年趋向稍有下降,这说明2018年的心育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数据分析也发现近五年检出心理困惑的学生在5.11%~8.59%之间,说明每年需要额外关注和跟踪的心理困惑学生不在少数。

在分量表检出方面,最多是学习焦虑检出率为48.62%,其次是过敏倾向检出率为30.40%和身体症状16.47%。男生总分检出心理困惑和心理预警为8.01%,女生为15.73%,除孤独倾向外,女生总分和各内容量表的检出率均比男生高,说明女生的焦虑水平无论在指向对象还是行为上都比男生要高,这可能与女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有关。女生生理、心理发育快于男生,大多想法丰富、思维单一、感情脆弱、多疑并且自卑,相比男生有更多的担忧和疑惑[4]。

不难看出,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下降,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知,当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满足后,需要层次进而转变为情感和归属的需要与尊重的需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在父母教养方式不变的前提下,孩子对于父母的情感和尊重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如果这种需要不被满足,孩子的心理烦恼就越来越突出。因此有人提出,高焦虑水平学生的辅导应该从指导父母开始,因为这些学生的父母大多过分担心孩子的事情,因而孩子也容易养成过分担心的习惯[5],所以这与学生原生家庭有密切的关系。貊可、毋嫘等研究发现如果父母长期使用严厉惩罚或消极情绪来对待子女,他们的特质焦虑水平会增高,继而更容易对生活中的事件的负性信息更加敏感[5-6]。也有可能与中职学生有留守经历有关,本次研究对象除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来自广东省外,很大一部分学生儿童时期有留守经历,有留守经历的学生焦虑水平高于普通学生,更容易因生活事件而烦恼。

综上所述,近五年中职生心理健康总体下降。建议在家庭教育中关注教养方式,在初中开始教养方式应以民主沟通为主,注意在沟通过程中的谈话技巧,多鼓励和人格尊重;关注童年时期的父母陪伴,父母的地位在童年时期是无法替代的,完整的家庭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文献:

[1]王斌.中职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纵向比较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85-186.

[2]夏晓辉.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以四川省针灸学校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4(6):69-70.

[3]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测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陶龙翔,张倩,杜松明,等.北京、上海和广州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卫生研究,2015,44(1):57-59.

[5]貊可,侯金芹,江兰,等.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特质焦虑的影响:意志控制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2019(2):383-387.

[6]毋嫘,林冰心.高特质焦虑个体对负性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机制探讨[J].中国临床心理学,2016,24(6):992-995,1028.

◎编辑 司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