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潇

(南京医科大学 团委,南京 211166)

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价值意蕴

(一)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社会责任感既是一种社会道德心理,更是一种责任与使命,体现了社会道德标准与个人价值观的相互作用。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在当前背景下,个人自觉承担起相应的职责,履行相应的义务,完成自己的使命与担当,给社会带来利益。大学生将个人价值感、社会责任感、国家荣辱感等有机结合,是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必备条件,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二)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1]。新时代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广大青年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彰显青年担当,勇于迎难而上,凝聚青年力量。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认知存在偏差

社会责任认知是指个体对责任内容及行为的正确感知、理解、判断和评价。大学生的社会责任认知是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对社会责任内容及行为的正确感知和判断,对社会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的正确认识[2]。新时代背景下,各大高校加大思政教育力度,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多数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有良好的责任意识,但大学生对国家、社会、民族、世界局势的主动关注不够,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多为任务型和被动型,而非自主型,加之受西方不良思潮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在面对有关祖国利益、大是大非的关键问题时,不能主动发表正确积极的观点,甚至持有错误的想法,在社会责任认知方面存在偏差。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情感较为淡薄

大学生社会责任情感是大学生在理解和践行自己的社会责任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社会责任情感不是能随时验证、随时展现的技能,而是个体自愿自觉、不求回报的情感体验,是个人利益让位于集体利益的奉献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都对社会责任情感提出极高的要求。新时代大学生多数都具有较为强烈的爱国情感,但其义务感、荣辱感、家庭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和奉献精神相对较弱,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存在功利化倾向,同时其社会责任情感呈现发展性特点,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或者对世情、党情、国情等的深入了解而正向发展。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意志不够坚定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志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决心和信念,以深化认知和厚植情感为基础,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内容,是将社会责任认知和情感转化为具体行为的必备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曾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3],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志的塑造提出新的要求。新时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挫折教育和抗压教育相对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志不够坚定,遇到挫折倾向于退缩和逃避,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面临很多困扰,加之社会高速发展变化,较为容易地陷入低落、抑郁、焦虑等情绪负重的状态,从而导致大学生社会责任意志不够坚定。

(四)大学生社会责任行为相对不足

总体而言,由于新时代大学生处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受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思想的影响,趋向于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履行社会责任,能否在履行责任中获得益处成为大学生在履责选择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例如,部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过度关注评奖评优等利益回报,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工作选择时把个人兴趣、经济收入、个人利益放在首位,忽视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大学生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存在认知和践行脱节的现象,部分大学生虽能够明确地掌握新时代青年责任感的内容,但不能将认识直接转化为外在行动。与“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的要求相比,大学生社会责任的践行尤其是实际行动相对不足。

三、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困境剖析

(一)大学生自身发展局限性

大学生身心发展处于转折期,进入大学阶段,离开父母进入新的环境,很多大学生一方面迫切希望摆脱父母的管控,一方面由于社会经验少、自制力差,容易受到不良思潮影响,从而产生学业怠情、交往困难、社会活动缺失等问题,进而发展为对社会责任的认知迷茫。大学生自身的适应不良削弱了其履行社会责任的意志。除此之外,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认知能力不足,缺乏对他人和社会的关注,集体意识和独立意识相对较弱,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较差,部分大学生不能客观地看待社会责任,导致角色定位偏差。

(二)家庭责任教育缺失

新时代部分大学生家庭教育较为功利化,过度关注学习成绩,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培养,限制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致使孩子缺少集体观念,甚至冷漠自私。部分家庭教育观念狭隘,缺乏责任教育,影响孩子正确三观的养成,家庭教育的功利化倾向和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不利于孩子完整人格的养成,导致孩子把个人的发展与他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割裂开来,不利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除此之外,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不当,对孩子过度溺爱,一味纵容孩子或干涉、包办一切的做法,阻碍其社会责任感的养成。

(三)学校教育体系不完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的阵地多为思政课课堂,教育方式较为单一、枯燥。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缺乏进行社会责任教育的实践平台和渠道,理论的灌输不符合当代大学生“思维敏捷、思想活跃、兴趣广泛、观念新颖”的发展特点,打击了他们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许多高校社会责任感考评机制建设不够科学完善,侧重理论学习成绩的考评,忽视实践活动的评价,不利于学生把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实践行为。此外,在大学教育中,重“才”轻“德”的倾向依旧存在,评奖评优的资格条件以学习成绩和学术能力为主,从而使大学生责任感教育产生一个突出问题:学生专业教育与责任感教育彼此分离,使得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缺少了主要载体。

(四)社会环境负面影响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其思想观念还未发展成熟。此外,大学生个性意识和权利意识普遍增强,其理想信念淡薄、集体荣誉感弱化、团结协作意识较差等问题也比较严重,自身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西方不良思想通过网络等途径渗透进大学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给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造成阻碍。

四、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探索

(一)发挥主体意识,加强自我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在《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中指出“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4]。教育与自我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诚然,人们知识的提高离不开外界的教育与影响。然而,教育的效果还必须通过人们自己的思想运动来实现,只有人们能够发自内心地自觉接纳思想的洗礼,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和主观能动性,促使自己形成并保持积极向上的思想,抵制住不良行为,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教育。因此,培育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感时要立足于大学生这一主体,牢牢把握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群体发生的新变化、新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相应的措施,逐步达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目的。要教授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方法,增强自觉履行时代使命的本领。要将社会责任感培育遍布大学生的教育全过程,促进知行合一,在教育过程中要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其自主学习,自觉提高。要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检验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对责任感的需要,通过反思与检验不断修正和提高,从而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二)树立良好家风,优化家庭教育

家庭是开展社会责任感实践的第一场所,是人们思想形成的关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责任感培育的启蒙者,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对塑造孩子的个人品质、培育正确价值观、提升孩子社会责任感的作用不言而喻。为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目标任务,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突出少年儿童品德教育关键,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实践中得到贯彻,充分发挥家教家风在培养时代新人中的重要作用,突出了家庭环境对于大学生责任感培育的重要意义[5]。首先,要建设良好家风,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履行家庭和社会责任。其次,要优化教育观念,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唯成绩论”,要注重品德教育,要多听取子女意见,培养其独立自主意识,鼓励其参与到家庭劳动和家庭事务决策中,提高其参与感,从而促进家庭责任感的形成。最后,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其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在实践中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三)完善教育体系,筑牢培育阵地

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据新时代大学生特点和社会要求,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切实把自身打造成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一是要注重将社会责任感培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要通过优化选聘机制、培训机制和考核机制等,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意识和能力,形成“思政课主阵地+专业课强助攻”的社会责任感培育模式。二是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造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第二课堂,高校要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志愿活动,引导大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践行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感培育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三是要线上线下相结合,通过线上活动,拓宽育人影响面,提升学生参与兴趣,开辟网络思政育人新阵地。四是要将思想政治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效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观照性,必须关注社会现实、直面社会问题,面对某些深刻影响大学生思想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的舆论热点话题,需要教师在思政课堂教学中将大学生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及时拿出来讨论,了解大学生对这一类问题的看法,并运用科学的理论予以修正、明晰。五是要制订针对性培育方案,不同学历层次、年级、专业的大学生所处环境和学习经历存在差异,对社会责任感的知情意行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高校认识到差异性,根据自身类别和学生特点制订针对性的培育方案。

(四)塑造良好风气,凝聚育人合力

在社会层面,要优化培育环境,塑造良好风气,加强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发挥好社会舆论对大学生的监督鼓励作用,通过舆论惩恶扬善,对学生负责的行为进行表扬,对学生不负责的行为及时批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社会要创新方式方法,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大力传播正确、主流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努力营造对核心价值观积极认同的社会氛围,利用现代媒体来宣传社会责任感,加大对网络媒体的规范力度,净化网络环境,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等,助力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取得实效。此外,政府要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切实做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措施从制订到落实各个环节的制度保障,推进机制创新,优化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是一项关乎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性大工程。学校能够最大程度地授以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相关的理论知识,但社会责任感践行还需要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要综合各方力量,凝聚稳定有力的教育合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家庭教育的基础性、学校教育的主导性以及社会教育的补充性,互相取长补短、查漏补缺,通过有效沟通、协同推进,实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效益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