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新课程理念已经成为当今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根基和精神支柱,凝聚着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影响。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化。因此,教师必须从新课改背景出发,积极探寻新的教学方式,以实现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完美融合,从而使其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希望能够给广大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带来一定借鉴,从而推动整个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高中语文 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3.019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追求学科的整合和知识的综合性,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融合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传统文化的融入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探究全新且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尤为重要。高中语文教师应当明确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性,针对现有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状况进行总结分析,再结合相关理论和经验,探讨一种适合高中生使用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改善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最终达到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目的。

一、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意义

(一)引导学生体会传统文化魅力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承载着民族的智慧和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正在逐渐淡化,甚至出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和偏见。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深入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和审美情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生、社会和世界,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于现代化思维的观念和价值观,从而拓宽自身的思维方式,培养出更为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拓宽思维视野,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成长,也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涵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涵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一方面,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和特质的统称,包括道德品质、心理素质、行为方式等多个方面,一个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涵养学生健全人格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在当今社会,学生很容易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导致人格偏差和行为不端,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在涵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传统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是由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美学理念以及人文精神,对于塑造学生的优良品格和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所以,通过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文化的融合,学生可以接触和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作品,进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促使学生形成独立、自信、有个性的健全人格。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于事物、行为、道德准则的认知和评价,是人们行为和选择的指导原则。在当今社会,随着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多元文化的碰撞,学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影响,而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食粮,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教师以语文教学为媒介,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可以使学生在阅读古代经典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传统价值观念,比如孝道、忠诚以及诚信等,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能够在情感、思想和行为上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时时刻刻都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策略

(一)以趣味性引导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趣味性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有趣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师生之间产生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活动之中,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信息,对他们未来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此,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经验,设计出具有一定吸引力的趣味教学法,并将这种方法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不断提高教师对于高中语文课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与把握程度,使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焕发出新的生机,转变成充满了活力与魅力的课程资源,不仅为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助力。创设趣味性教学情景是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活动形式,不仅能充分展现教学内容,具体策略也有多种选择:如引入游戏形式,通过故事或者对话等方式来营造氛围,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问题,进而形成自己独特而深刻的见解及观点,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将我国的四大名着(《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以及《三国演义》)作为背景材料,利用一些生动有趣的场景或人物进行讲解,以此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中这一主题的关注和思考,从而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与动力。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真正意义上实现因材施教。学生在充分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之后,能够加深对中国人性格品质及精神世界的认识,从而感悟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主旨,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素养和人文修养。

(二)以目标设定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中语文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把握,如果没有科学准确的教学目标设定,则会导致许多问题产生,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教师必须加强对高中语文教学目标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以保证教学质量,不断优化教学流程。目标设定是实施有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体现着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通过目标设定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内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维理念,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同时起到激励作用,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中的目标设置这一环节,从不同角度出发,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将教学过程合理分配,确保课堂效果的最优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自身教学特点,设计出符合新课改新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设置方案:1.要注重重点突出;2.注意难点突破;3.把握好难度层次;4.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预期目的。

例如,在学习《大堰河——我的保姆》时,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分层对学生设置学习目标。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让他们朗读这篇诗歌,并理清诗的结构,用语言描绘大堰河的风光,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感受祖国山河之美,从而感受诗歌的时代意义。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布置对诗歌进行仿写的教学任务,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鉴赏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最终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后获得一种成就感,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去追求更高的目标,进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总之,在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为了给广大高中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必须不断探索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目标制定方法,切实发挥该课程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同时也能为今后开展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从而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宗旨,推进基础教育全面转型。

(三)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开展多元化评价

新课改理念更注重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知识运用能力、思维方式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有效训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对于高中生的语文学习要求,结合当前高中教育现状提出相应教学策略,培养能够适应时代需求的新型人才,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教师以信息技术为媒介对学生开展多元化评价,是目前较为可行的一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进而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满足社会需求。

评价是学生要对自己写作水平和能力进行评估,通过量化标准来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与差距,进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纠正。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师只注重对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注和培养。这种单一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积极性,也不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要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需求,并能够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写作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等优点,对其加以应用将大大拓宽作文评分标准及方法选择范围,提高考核结果的可信度,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比如,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在线评价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平时的作业情况以及考试中出现的问题;同时,教师可利用网站、报纸等媒体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作文测评过程中来,真正做到“以评促学、以教增智”。

(四)以多元化教学方式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教学方式多元化是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而多样化教学方法在高中语文课堂上的应用尤为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深入和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社会对学生综合技能训练的特点和要求了。所以,在当下开展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必须要从多方面入手,积极地将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通过多形式、多角度的实践来促进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多元化教学就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它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还能营造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合作的氛围,从而有效推动整个教学过程向更高层面迈进。为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加强对于多元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其功能,使之更好地为高中生教学服务。这种方法也有利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成长。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特点,这也使得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优化自身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以此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进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目标。比如,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与生活化教学资源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最终达到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滕王阁序》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来介绍《滕王阁序》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等知识,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渊源和内涵。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自由交流对《滕王阁序》的理解和感受,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教师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和音频资料,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对《滕王阁序》的理解和感悟,逐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文化场馆或者举办相关的文化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感悟传统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同时实现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的目标。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是非常必要的,并且该方式也符合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所以,高中语文教师有责任去尝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充分发挥高中语文教学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同时,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还要注意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会促进高中语文课堂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也才能真正发挥高中语文教师的作用,促使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娟《探讨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22年第10期。

[2] 郑作平《试析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究》,《对接京津——扩展思维 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年。

[3] 何忠华《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性提升路径》,《中学语文》2022年第26期。

[4] 贺清《新课程理念下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