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海霞

摘 要:“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与形式,实现传统文化与语文课堂的融合,从而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提高初中语文课堂质量与成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水平,实现其身心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围绕“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与传统文化融合型课堂的构建展开论述,以供教师分析与参考。

关键词:“双减” 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高效课堂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4.015

于学生而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面向多个层面,因此能够带给学生不同维度的学习体验与发展;于教学而言,语文学科与传统文化之间本就具有较为直接的关联,因此建立初中语文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具有较高可行性的;于教师而言,则需要立足文化建设与“双减”政策,结合新《课标》教学要求而不断调整、转换、升级、创新教学内容与形式,从而构建更加高效的融合性课堂,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效,推动传统文化建设,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教育成效

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提升综合教育成效。一方面,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门类多样,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融入或增添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能够让语文教学更加丰富精彩,教师能够以直观的传统元素吸引学生注意力,以传统文化相关话题调动学生思维和增强学生交流与表达的欲望,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基于传统文化与新时期教学发展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形式会随之进行转换与改革,从而实施更加符合当代初中生喜好与需求的教学方式,为融合性课堂的构建提供有利途径,以此促进教学质量与成效的提升。

(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传统文化包括文学、历史、艺术、生活等各项领域,语文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性学习,能够从不同层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认知、审美能力等,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文化修养以及综合素质的整体发展;另一方面,初中语文课文内容中涵盖了大量的传统思想、哲学与智慧等,结合传统文化教育对其进行深度挖掘与探究,能够进一步发挥初中语文的育人功能,塑造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能够带给学生心灵与精神层面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三)有利于文化强国建设

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还有利于推动文化强国的建设。一方面,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与多元民族文化的普及和学习,能够引领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感悟“中国特色”的价值内涵,从而树立学生的文化自信,让学生能够秉持正确的文化态度,学会以客观、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新时代文化的碰撞、融合与创新;另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关联而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与渊源,从而增强学生的文化归属感与民族归属感,树立学对生文化传承、保护与发扬的坚定信念,以此推动文化强国的建设与发展。

二、初中语文融入传统文化的可行性

(一)语文教材中的文化教育融合契机

语文学科与传统文化之间本就具有一定的关联,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这便为初中语文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建立了有利的契机。比如教材中的古诗词与文言文,能够让学生提升语言能力与核心素养;《论语》选篇中蕴含的儒家思想智慧、《诫子书》中传递的道德、修养与教育方法等,能够让学生通过讨论与探究而领悟其中为人处世的道理,塑造高尚的人等。此外教材还蕴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历史文化以及部分建筑、节日等传统文化相关内容。由此可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可有效建立起语文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联系,据此实施综合教育。

(二)时代背景下的文化教育融合优势

就“天时”而言,文化强国建设目标带动、领导、鼓励、支持了当下传统文化的发展,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就“地利”而言,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与新媒体的衍生,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推广、普及与发展等带来了先进的技术与平台优势,而教育的信息化发展同样加强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育融合的可行性、便捷性与灵活性;就“人和”而言,当下传统文化已成为年轻人热衷的时尚元素与流行趋势,在这样的环境与氛围带动下,初中生同样会成为传统文化的爱好者。由此基于天时、地利与人和,为传统文化与学科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融合创设了有利条件,教师则需要对此保持灵敏度,及时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与条件,将其优势发挥于语文课堂之上,从而提高教育成效。

(三)新《课标》指导下的文化教育融合新方向

新《课标》的推出为初中语文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及其课堂的构建等指明了新的方向,对此,教师一则可以建立素质教育、初中语文以及传统文化的进一步整合,通过历史、音乐、美术等基础学科与德育、智育、美育以及语文教育的整合,以此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综合素质以及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二则可以开展生活化教育,立足生活与信息化平台而拓展延伸语文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性教学,从而推动教育整体目标的高效落实。

三、初中语文中融入传统文化构建高效课堂的路径

(一)明确融合目标,高效准备教学

初中语文与传统文化,以及各项教育内容的整合,极大程度上扩充了基础教育内容,拓宽了初中语文的教育维度,因此教师需要重新梳理与明确教学目标、规划教学内容,从而为课堂的高效构建与开展提供依据与导向。

1.梳理教学目标

语文学科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其主旨与效用最终面向的是学生的整体发展,因此教师需要立足学科教学、文化教育、“双减”政策以及新时期各项教育目标而整合、梳理、提炼语文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性教育目标。以《木兰诗》为例,融合传统文化可梳理目标如下:(1)了解《乐府诗集》的相关文学性知识;(2)了解“木兰从军”的历史背景;(3)结合音乐编唱《木兰诗》,感受其韵律与文学艺术效果;(4)通过《木兰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民族气概与家国情怀。

上述目标的设立,涉及语言、文学、历史、审美、爱国等多维度的教育与培养,充分发挥了古诗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教育价值。

2.规划教学内容

基于新时代教育目标的整合、教学内容的丰富以及教学手段的多元化,教师则需要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确保各教学阶段或环节的协调性与配合度。对此,教师可以把控好教材、资源、课堂、生活等多方位教育内容的占比。例如以教材内容为核心,向外延伸三分之一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把控好教材资源与课外资源的占比;可以将文学、文化等理论性的知识内容集中在课堂,将实践部分集中在课外,从而把控好课堂与生活教育部分的占比等。还可以适当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做好对线上与线下教学内容的把控等。

以《木兰诗》为例,可以以诗歌本身为核心,合理延伸古代汉语、历史文化等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可以将诗歌的理解、探究等集中于课堂中,将诗歌的诵读、鉴赏等集中在课外实践环节中,以此合理运用课内外教学资源。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教学内容的规划能够让教学方向更加清晰,从而保证教学的有序、有效开展。

(二)设立前置任务,高效导入课堂教学

在教学起始阶段,教师需要以自然的方式建立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并采取一定的措施带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对此,教师一则可以设立预习任务,建立学生与语文、传统文化的链接;二则可以开展课前交流,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氛围;三则可以创设课堂情境,增强课堂代入感,从而高效导入课堂内容。

1.设立预习任务

前置性预习任务的设立,其一需要与课内教学建立关联,其二需要引导学生初步建立相关传统文化认知,其三需要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此才能保持预习任务的教育性与有效性。以《苏州园林》教学为例,可依托传统建筑文化知识而设立前置性任务如下:(1)观察本地遗留的古建筑遗迹,或前往本地博物馆参观本地的历史文物,说一说本地古建筑的特色;(2)观看纪录片《园林》中有关“苏式园林”的部分,分析其建筑特点的成因,说一说能从课文《苏州园林》中寻找到哪些与纪录片契合的部分,并将其整理成自己的语言,以解说者的身份来介绍苏州园林。

2.开展课前交流

在开始课内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线上交流平台,组织学生围绕前置性任务的自学成果展开线上交流与讨论。交流当中,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并提出自己的疑问与观点。例如针对“苏州园林”特点的成因,有的学生认为其取决于地理因素,有的学生认为其取决于历史因素等。教师可以保留学生的疑问与争议,在课堂中以此为主题组织学生交流探讨。

3.创设导入情境

课堂上,在正式进入课文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课堂情境,以此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课堂传统文化氛围。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电视剧《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该片段清晰地呈现了南北地理环境与建筑风格的差异,通过对该片段的观赏,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南北建筑的特点,从而开启相关话题,引入苏州园林、传统建筑文化以及课文内容。这样,通过课前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效丰富学生的认知,为教学奠定基础。

(三)转换教学形式,构建高效课堂

针对具体的教学开展过程,教师可以转换传统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增强初中语文课堂的自主性、合作性与探究性,据此实施审辩式、项目式、分层式等语文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性教学方式,从而让课堂的构建更加高效。

1.构建审辩式课堂

审辩式课堂即围绕一项或多项争议性课题而组织学生相互辩论的课堂模式。以《苏州园林》为例,在其前置性学习环节中,学生遗留的争议性话题为“苏州园林特点的成因受地理因素影响还是历史因素影响”,课堂中教师便可以此为主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首先将学生分为三组,即地理因素组、历史因素组、其他观点组;然后小组各抒己见,持续输出观点与依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课文中挖掘理论依据进行辩论,也可结合课前的学习与资源整合而进行补充性说明等。

2.构建项目式课堂

项目式课堂即以驱动性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推进教学环节与内容的课堂模式。驱动性任务的设立需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递进性,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与探究。以《杞人忧天》的教学为例,可设置驱动性任务如下:(1)通读并翻译原文,概述原文内容;(2)分析《杞人忧天》一文中蕴含了哪些哲学智慧;(3)分享你了解或通读过的道家着作,或你熟知的道家思想;(4)说一说如何以现代人的视角去诠释“杞人忧天”。

该驱动性任务中,分别围绕课文基础、传统思想、传统哲学经典、传统思想智慧的现代化运用等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讨论与探究。如此,既建立了语文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融合,又有助于促进学生语言、认知、思维等多层面的提升。

3.构建分层式课堂

同一学习集体中必然存在个体性的差异,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实施分层化教学,构建分层式课堂。例如《杞人忧天》的教学中,针对语言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便可以侧重于语言教学,以《杞人忧天》以及《列子·天端》中的其他寓言故事来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从而集中锻炼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学素养与语文核心素养;而针对基础良好的学生,则可以侧重于思想与精神的高维提升而组织学生进行课题审辩,以此促进学生的思维与自主能力,促进传统哲学智慧在学生思想中的渗透。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初中语文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还能够全方位、多角度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组织多元实践,高效拓展教学

在教学拓展阶段,教师便可以立足学科融合、生活教育与信息化教学等,据此解放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教学的实践性、体验性与创意性,从而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提升,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与综合性发展。

例如,在学习完《社戏》《安塞腰鼓》等与节日相关的课文后,可以结合传统节日文化与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而组织开展校园实践活动,如“绘画重阳”“中秋诗歌唱诵”“陕北民歌大赛”“江南小调传唱”等。此外,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开辟初中语文与传统文化融合性实践平台与类目,如创建学生版短视频平台或公众号,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创作语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视频或文章,如讲述历史故事、解读国学经典等,将作品发布在教师指定的平台上,与更多人相互分享与学习。通过课后实践的组织,能够解放学生的身心与个性,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现的平台,从而促进传统文化在学生群体中的传承与创新,发挥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提升初中语文教育成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落实文化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途径。教师需要紧抓新时期社会与教育发展所带来的各项优势,加强初中语文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并结合新《课标》而实施更具自主性、生活性、实践性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以此构建高效课堂,充分发挥语文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性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 郑苏酉《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试题与研究》2023年第31期。

[2] 嘎东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文》2023年第40期。

[3] 程世军《关于初中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的思考》,《山西教育(教学)》2023年第10期。

[4] 李萌骁《以生活为舞台,以文化为灵魂——文化传承视域下的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策略》,《新教育》2023年第29期。

[5] 汤雅淇《初中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意义及实施路径》,《中学语文》2023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