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墀锡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1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三螺旋理论

1.1 三螺旋理论介绍

90年代中期,纽约州立大学的社会学家亨利·埃茨科威兹和阿姆斯特丹科技学院的罗伊特·雷德斯多夫教授在此概念基础上提出了着名的官、产、学三螺旋理论,该理论将政府、产业、大学看作是创新组织中的三类创新主体,三者以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作为合作基础,通过各自组织结构再调整、制度的再设计,推动优质创新资源的集聚与共享,达成一种非线性螺旋式上升的新型创新关系。该理论不强调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它主要是对参与其中的各个要素的共同利益是给社会创造价值。政府、高校、企业三者都是动态系统中的领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各种身份交织在一起,为完成组织的共同和目标而发挥自己的效能。

1.2 “三螺旋”理论下的双创教育体系特点

三螺旋理论作为一种创新的范式和理论,与传统单一创新教育模式相比较其创新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统一的教育目标。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人才培养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它需要三方共同调配各自的资源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为了三螺旋中各方长期协作的统一育人目标,需要将政府、高校、企业三者贯穿起来,使三者各要素能顺畅互动,从而达到各要素良性互动促进和提高三者的关联粘性。二是教育过程不再是单一的封闭系统,而是三者联合的开放式系统。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是一个由很多元素一起参与,各要素充分发挥自己效能的一个动态开放过程。譬如企业的实践平台、客户资源,政府的创业资金支持、税收减免政策、各种手续办理帮扶等,高职院校师资力量、科研项目、实习实训条件等,这些资源在三螺旋理论的要求下需要改变原先孤立、分散的情况。在开放式系统内部本着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打破各要素之间的壁垒,力争建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2 目前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困难之处

2.1 高职院校双创教育投入教学资源不足,课程体系构建不完善

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相对成熟,而且效果显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尚属起步阶段,虽然在模式上借鉴了国外的先进经验,但在创新模式探索过程中还是很难找到创新创业教育和传统授课模式之间的平衡点。主要问题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高职院校用于双创教育的场地、师资等教学资源明显不足。高职院校的就、创业课程基本上都是由辅导员教师或者学工、思政类教师来教授,这些教师缺乏必要的企业管理经验和创业实践经验,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做到“纸上谈兵”。第二,双创教育的课程标准制定和专业结合度不高,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不够完善。高职院校对双创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往往是由学工部门或者思政部门来规划全校的双创课程体系,在实际操作中不能针对专业特点设计合适的体系,课程开发设计零散、缺乏科学性和专业契合度。双创教育人才培养是个风险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工作,显性工作成果不够,这就造成了政府在资金投入上有所顾忌,缺少长期、稳定、系统的资源保障。

2.2 政府部门缺乏宏观调配,支持力度较弱

政府作为资源调配主导部门,在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氛围营造和环境优化过程中应当起到重要作用。三螺旋理论中,政府作为其中的关键一环,应能动态的把握和跟踪双创教育的全过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相关责任亟待完善。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政府出台政策的体系不够完整而且政策执行力度打了折扣。地方政府在国家“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出台了一些创业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但由于政策的宣传问题,导致很多优惠仅成一纸空文,缺少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在政策执行和落实过程中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政府财政在双创教育的投入有限,金融、风投等创业融资支持力度不够。

2.3 企业战略眼光不高,支持力度不大,参与积极性不高

在三螺旋结构中,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离不开企业的推动和支持。企业有广阔的资源平台和市场,在双创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具体实践操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三螺旋视角下企业要做好平台搭建者、资金支持者和过程指导者的角色,并在创业过程中给予全方位指导,从而使高职院校双创教育能更好、优质的发展。但企业资本是追求回报率和使用效力的,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对双创教育的参与度明显不高,主要原因是投资回报率较低,资金回笼周期过长。

3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双创教育体系构建

3.1 高职院校作为教育主体,应发挥主动性

(1)明确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主体责任,将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中来。应明确专业为主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开发责任,从部门属性上厘清工作职责,将课程开发体系纳入专业发展的大系统中,使专业体系构建作为双创教育的坚强后盾。

(2)重视实践教育环节的效果,加大双创实训条件的建设力度。双创教育由其自身特点决定了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实践场所和体系的构建使双创教育的重要一环。高职院校应该依托专业建设优势,加快校内外实践平台建设和实践项目拓展。

(3)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将创业实践经验和理论基础作为师资引进的重要标准。教师是双创教育的实施者,对目前的课程教师,应通过下企业锻炼、参与企业项目等形式开展实践锻炼,增强教师的创新创业思路和实践能力。学校要下大力气引进具备较强的实践经验的成功者来参与双创教育,通过客座教授、创业导师等形式组建一致创业高水平团队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

3.2 政府作为主导者,重在引导

(1)注重顶层设计,从制度、政策和资金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政府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中居于主导地位,政府宏观调配资源能力较强,应该在创新创业制度制定上下功夫,以全局的视野来进行宏观调配,加强制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通过适当降低创业门槛、简化审批流程、加大贷款扶持、增大税收减免等措施来鼓励大学生创业,为创新创业活动扫清障碍。

(2)从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入手,重点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建有自己的创业园区,政府要依托园区的建设加大双创实践基地扶持力度,通过创业孵化基地、科技创新园区等载体,加大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另外针对类似“大学城”等高校聚集区,政府配套应建立专门机构来为学生提供培训、咨询、业务办理、信息共享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发挥政校企三方合力,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三螺旋理论下三方互动合作的效应最大化。

3.3 企业应建立长远的战略眼光,积极投入到双创教育中来

(1)企业要积极提供市场信息资源,加大信息共享力度。企业处在经营活动的最前沿,有最新的市场信息和全面的技术资源,在三螺旋理论下,企业应该加强信息要素的共享力度和流动程度,适度对高职院校开发相关市场行情分析和前沿技术指导,做好高职院校双创与教育的风向标,使双创人才培养更接地气,更具活力。

(2)企业要为高职院校学生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导师引导。一是企业应站在长远投资的角度来考量双创教育的投资,通过设立贷款担保资金和天使风投基金等形式为高职院校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在成果分享上明确比例,提高企业的参与程度。二是将具有较高学历背景的管理经验人才和创业人才推荐给高职院校共享,利用自身优势使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双创教育中来,从而弥补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匮乏。

4 结语

三螺旋理论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双创教育成效的必由之路,也是创新创业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三螺旋联合机制打破了校、企、政三方的壁垒,明确了各方的职责和义务,实现了三方互惠互利、效益最大化和共生共荣的网络组织结构,有利地推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向更深层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