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绍文

关键词:粉刺(痤疮);普济消毒饮;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758.73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4-0089-02

粉刺,即痤疮(青春痘),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关研究认为,雄激素过多和炎症反应在痤疮的发病中具有主要作用。本病的发病多分布在头面部、颈项部、胸背部,散发或联片成块的紫(红)黑色丘疹、脓疱、结节,有时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或脓血为特征的皮肤疾病。或压之应手肿硬疼痛,伴见咽喉红肿不利,或乳蛾肿甚、舌红苔黄燥,口渴思饮,脉浮数有力等。对各种类型的痤疮均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笔者在2010年7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了145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45例,最小年龄11岁,最大年龄45岁,平均年龄为23.14岁。其中,男49例,占33.79%,女96例,占66.21%。11~20岁63例,占42.45%,男30例,占47.62%,女33例,占52.38%;21~30岁57例,占39.31%,男17例,占29.82%,女40例,占70.18%,31~45岁25例,占17.24%,男1例,占4%,女24例,占96%。另外,本组病例按部位分,发生在前额部的14例,颧中部的12例,下颌部的25例,混合型的89例,项颈、胸背部的15例,伴月经病、便秘、荨麻疹、湿疹、咽痛、色素沉着等疾病的44例。

1.2诊断依据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判定。起初在毛囊口,呈现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亦可演变为脓疱。继则形成硬结样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重者形成硬结性囊肿。多发于男女青春期之面部及胸背部,常伴有皮脂溢出。多有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辛辣香燥酸腐之食品,或感受外邪等诱发。青春期过后,多数可自然减轻。但有少数人是在成年后由于上述因素诱发。妇女患者多伴有月经不调。

1.3证候分型

1.3.1肺经风热丘疹色红,或有痒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1.3.2湿热蕴结丘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3.3痰湿凝结皮疹结成囊肿,或有纳呆,便溏。舌淡胖,苔薄白,脉滑。

2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采用当纯中草药汤剂,或使用免煎剂口服治疗。不配合使用其它中西针剂或口服药物,少部分患者可适当使用痤疮膏。方剂为从李东垣的《医方集解》之普济消毒饮加减而来,功效:清热凉血、疏风解毒,主治:青少年发育期的青春痘;青春期后成年人头面部、颈项部、胸背部痤疮、毛嚢炎,脂溢性皮炎等。组成:原方去黄连、柴胡、僵蚕、陈皮;加银花、蒲公英、荆芥、皂角刺。方药:银花10g,连翘10g,荆芥10g,牛蒡子15g,桔梗10g,马勃10g,板蓝根20g,玄参10g,升麻10g,薄荷10g,黄芩10g,甘草10g,蒲公英10g,皂角刺10g。加减:发痒加苦参、地肤子;便秘加大黄、当归;咽痛(扁桃体肿大)、舌紫降加赤芍、紫草、水牛角;湿热蕴结,痤疮头化脓疼痛加白芷、拳参、紫花地丁;痰湿凝结,痤疮僵硬冷痛加苍术、鹿角霜;毛囊红肿疼痛加积雪草、银杏叶。用法用量:开水煎服,每次煎煮15~20min,每次150~200mL,1日1剂,分早、中、晚温服,14剂为1疗程。或制成散剂,每服2~6g,3次/d,30d为1疗程。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评定治愈:皮肤损害消退,自觉症状消失;好转:自觉症状明显减退,皮损消退30%以上;未愈:皮损及症状均无变化,或消退不足30%。

3.2治疗结果治愈:123例,占84.80%;好转:22例,占15.20%;未愈:0例。总有效率为100%。

4讨论

本病的发生开始于10岁以上的青春发育期青少年,20岁以下的患者男女比例相差不大。粉刺(痤疮、青春痘)的治疗首要目的是使患者的面部等皮肤尽快恢复。本病的发病时间越长,面部的皮肤损坏就越大,治愈后会留下终身的瘢痕,皮肤的色泽也难以恢复到正常的状态。青春期和成年人额面部痤疮,毛嚢炎,脂溢性皮炎,年龄段为20~45岁者,女多男少。对各型痤疮均可使用本方治疗,随症加减使用后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部分患者可适当配合外用痤疮膏,涂擦患部可减轻疼痛和止痒。头面部、颈项部、胸背部痤疮的治疗效快慢不一,胸背部疗效快,颈项部次之,头面部的比较缓慢。其中肺经风热型的属于轻症,1~2个疗程即可治愈;湿热蕴结型的属于重症,宜治疗2~3个疗程才能治愈;痰湿凝结型的属于极重型,该型宜治疗4~6个疗程才能治愈。本组有1例患者1月一复诊,半年治愈,多数病例2~3个月即愈。只有使用足够的药物剂量和疗程才能根治痤疮减少复发,通过本组病例的观察结果认为座疮是可以治愈的,而且,使用本方法是十分经济和实用的。

参考文献:

[1]吴琰瑜,王学民,程英,等.轻中度痤疮患者皮肤生理参数特征.中华皮肤杂志,2011,44(6):427-429.

[2]王博,赵肖庆,郑捷,等.痤疮丙酸杆菌与痤疮.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36(6):337-340.

[3]许浩翔,王宝玺.反常性痤疮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37(4):242-245.

[4]拉娃拉,巴扎尔,侯伟,等.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研究进展.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38(4):265-268.

(收稿日期:2014-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