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铮 王丽君 指导:章文春

(1.江西中医药大学2012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6;2.江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南昌 330006)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着作,不仅是对西汉以前医学文献的系统整理,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学术体系,而且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其成书年代、学术渊源等情况,虽经历学者多方面的研究,有些问题尚难取得共识。先秦及秦汉时,有关依托黄帝之书颇多,如《汉书·艺文志》着录,除医家类外,道家类有《黄帝四经》、《黄帝铭》等着作共计78篇;阴阳家类有《黄帝太素》20篇;小说家类有《黄帝说》40篇;兵家类有《黄帝》16篇;数术类有《黄帝杂子气》33篇、《黄帝五家历》等着作共计94卷。对于其托名黄帝原因,历代研究者多遵从《淮南子·修务训》篇中:“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诸子间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采用相同的手段,即打着圣人的旗号,“毋剿说,毋雷同,必则古昔,称先王。”(《礼记·曲礼》)然而,对于其深层原因,比如托名与政治、祖先崇拜等因素的关系却未阐述。故本文从黄帝与皇帝、《内经》与政治、天与帝的关系来论述托名“黄帝”的原因。

1 皇帝与黄帝的关系

黄帝”一名,首载于《山海经》。仔细考察,其就是帝俊。[1]他是虞、夏、商、周共同尊奉的高祖上帝。由于战国时期盛行的五德终始说使黄帝成为后世的通行写法。其历史形象的性质,司马迁在《五帝本纪》的撰写宗旨时写道:“维昔黄帝,法天则地,四圣遵序,各成法度……厥美帝功,万世载之。作《五帝本纪》第一。”黄帝不是《封禅书》中方士描绘的乘龙上天的神仙,而是开天辟地创立政权的圣者和巩固、建设政权的伟人。其象征着天地的法则,颛顼、帝喾、尧、舜四圣尚且遵序,当朝天子也就必须效法。历代统治者对黄帝治道的传说予以极高的赞誉。《风俗通义·皇霸·五帝》:“黄帝始制冠冕,垂衣裳,上栋下宇,以避风雨,礼文法度,兴事创业。黄者,光也,厚也。中和之色,德施四季,与地同功,故先黄以别之。”这样塑造起来的黄帝形象,简言其性质,乃是封建帝王理想样板。

由此,笔者认为后世所称的“黄帝”即“皇帝”,即上帝、太帝。顾颉刚先生在其着作《史林杂识》中就认为“黄帝”本来源于“皇帝”,就是皇天上帝,他说:“按《春秋经》昭二十二年:‘王室乱,刘子、单子以王猛居于皇’,而杜注:‘河南巩县西南有黄亭’,是‘皇’即‘黄’也。《水经注·雒水篇》云:‘又东,浊水注之,即古黄水也’,而《后汉书·郡国志》云:‘巩县,有黄亭,有湟水’,是‘黄水’即‘湟水’也。皇与黄既可通作,斯‘黄帝’即‘皇帝’,亦即‘皇天上帝’。”[2]

杨宽先生也持此观点,他认为“黄帝即皇天上帝,此又黄帝之神话,于殷周东西民族之诸上帝神话,无所不包之故也。”[3]“皇”是“帝”的形容词,《尔雅·释诂》:“皇,大也”,用来修饰“帝”的伟大。“黄帝”即“皇帝”,它是一个尊号而非人名。“黄帝”作为皇权的象征,《黄帝内经》托名“黄帝”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2 《黄帝内经》与政治的关系

从春秋到战国,中国经过五百年长期战争,再加以秦朝的暴虐和楚汉之争,汉初社会财匮力尽,民不聊生。这就是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社会基础。正如《史记·吕后本纪赞》所说:“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修养乎无为。”黄老学说出现于秦汉之际,在道论的基础上统合儒家的礼乐,法家的法、术、势,名家的形、名,集百家之长而最终在先秦诸子中成为独领风骚的一派。在政治、自然哲学等方面都有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代表了新兴封建阶级的利益。《汉书·艺文志》指出:“道家者流,蛊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史记·儒林传》谓:“……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

由此,黄老学说作为皇家的政治信仰而倍受尊崇,主张清静无为的道家思想快速渗透到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治国思想的确定、国家制度的建设、具体政务的处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汉书·孝文帝本纪赞》:“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帷帐无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

“清净无为”的思想,在《黄帝内经》中表现尤为明显。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次有圣人者,……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主要论及法道清净,精神内持的重要性。这与《老子·三十一章》:“恬淡为上,胜而不美。”《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清净虚无的精神实质基本一致。又“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同上)与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思意义相同。

此外,养生之学在黄老学派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黄老学派提倡身国共治,在二者的次序上,治身先于治国,其治国之术也与治身之术又有密切的关系。正如《管子·心术上》曰:“气自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其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人的身体与国家可以相比附,养生之学加以引申可以演变为治国之术。《内经》中的养生观点比比皆是,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立论依据的古代权威常常是立论者当下塑造的结果,无不被注入了立论者的价值理念,成为立论者的理论工具。[4]《黄帝内经》虽然作为一部医学着作,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也不可避免地体现了统治者的政治意图。

3 帝与天的关系

在周代,人们对上帝和祖先的崇拜发生分离,上帝就演变为高居于上的神灵,成为了天的化身,变得虚无缥缈了。顾颉刚先生就“帝”与“天”关系作过一番论述,他说:“‘帝’与‘天’为同纽字,故二字常通用。《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长发》曰:‘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生商者‘天’也而即‘帝’也。《周颂·思文》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大雅·文王》曰:‘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所配者‘天’也而即‘帝’也。凡此种种,皆足证‘帝’与‘天’为互文。故单言之曰‘上帝’‘上天’‘皇帝’‘皇天’,合而言之则曰‘皇天上帝’。”[2]可以说,“天”和“帝”是互用的,二者是相同的概念。陈来根据《周礼·大宗伯》的记载,将周代的神袛归纳为:天神、人鬼、地示三类。[5]在周代的祭祀体系中,天是最重要的,帝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天的别名。帝掌管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也负责着人间的祸福,包括王侯的命运。故天(帝)得到了人们的推崇,且只有天子才有祭天(帝)的资格。正如《礼记·王制》所说:“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这一祭祀礼制一直被后代统治者沿用。张光直先生把这种现象称为宽泛的“社祭”,但变得由最高统治者专擅,沦为了统治者的政治工具。[6]《黄帝内经》托名于黄帝是统治者对于上帝的敬畏在书籍着作中的一种表达方式,更深层的意义是为了维护其自身统治,是达到政治目的的一种手段。

另外,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寻根意识,也是《内经》托名于黄帝的重要原因。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家族、宗族,再到一个民族,都崇拜自己的祖先,祖先就是神。这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关系,发挥着巨大的维系文明的作用。炎帝和黄帝被推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颇受人们推崇。关于他们的事迹虽然很大一部分属于传说,但影响深远,深入人心。《易·系辞下传》第一章:“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炎黄二帝治国安民,开创文化,为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华民族强烈的本根意识底蕴表现出来的祖先崇拜,是对自身本源的认同、尊重、探究和返归。正如《淮南子·原道》:“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老子·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1]王宁.“黄帝”考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31):25.

[2]顾颉刚.史林杂识[M].北京:中华书局,1963:184.

[3]吕思勉,童书业.古史辨第七册(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94-199.

[4]葛荃.托古改制政治思维定式析论[J].思想战线,2011,6(37):95.

[5]袁行霈,严文明等.中华文明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4.

[6]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