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稻

袁隆平:我是人民农学家

梁伟2019年9月29日,袁隆平院士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共和国勋章颁授仪式,接受这份至高荣誉。启程来北京前,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的袁隆平还是没忘记去田里观看了稻田长势。参加完颁授仪式,当天他就返回了湖...

杂交籼稻明太优6363的特征特性及产量构成分析

廖素华摘要:为了明确籼稻明太优6363的特征特性,笔者根据其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结果,分析了其特征特性与产量构成。结果表明:籼稻明太优6363具有高产,适应性广,且米质达到部标优质三等,中...

麻栗坡县杂交稻旱种现状及发展建议

颜 江,骆 振(麻栗坡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云南 麻栗坡 663600)麻栗坡县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山区面积占99.9%,土地有效使用面积小,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雷响田和旱地比重大的“山区旱地农业...

我的两个梦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90 年过去,我成了正儿八经的“90后”。我大半辈子都在与水稻打交道,至今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已有55 个年头。我最关心的,就是与水稻和粮食相关的事。1949 年以前,中华大地...

袁隆平,年近九旬仍在追梦

余驰疆对“国民科学家”袁隆平来说,1988年是特殊的。那一年。他在英国伦敦获得让克奖,奖金2万英镑,回国后不久,又当选湖南省政协副主席。那是科技的春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和他的两系杂交稻风头正劲。...

袁隆平:半世纪的盛名与争议

余驰疆+李志鹏50年前,袁隆平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长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揭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今年9月21日,他出席在邵阳举办的关于这篇论文50周年座谈会上说:“这是一篇救了我的论文。”“...

水稻机插秧及适龄壮秧技术

1育秧前准备工作1.1秧田在每年秋收后至小麦播种前要规划好下一年的水稻机插秧大田面积,之后按照大田与秧田面积比,即粳稻(80:1)、杂交稻(100:1),留足秧田;其次要选择交通便利、地势较高、排灌...

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

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點实验室王克剑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令杂交稻性状可以稳定遗传到下一代。该项成果于4日晚间在线发表于《自然,生物技...

杂交稻制种播期预测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与实现

胡凝 肖薇 李永秀摘  要: 作物光温反应特性是农业气象学重要的知识点,在指导花期调控方面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鉴于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的诸多不足,将混合式学习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基于杂交稻制种过程中的花...

金色的召唤

胡宇芬经过21年建设的“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在201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创新团队)。这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首次获奖的创新团队。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他们取得了怎樣的...

水稻钵苗机插技术

培育标准化壮秧培育标准化壮秧是水稻钵苗机插优质高产栽培的最根本、最前提性核心技术。壮秧标准 钵苗机插栽培的关键在于培育标准化壮秧。秧龄25~30天,叶龄5.0左右,苗高15~20cm,单株茎基宽0.3...

袁隆平:两个梦想一生圆

胡宁芬9月29日晚,从北京领回“共和国勋章”的袁隆平院士,乘坐航班降落在长沙黄花机场。袁隆平院士表示,这次获授勋章,对自己既是鼓励,更是鞭策和激励。他说,“我现在是‘90后,要在百岁之前努力完成杂交水...

我的两个梦

袁隆平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90年过去,我成了正儿八经的“90后”。我大半辈子都在与水稻打交道,至今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已有55个年头。我最关心的,就是与水稻和粮食相关的事。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华大地...

“海水稻”科技攻关,袁隆平这么说

王祝华如何开展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品种培育及核心技术研究?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提出最新指导意见:“不断发掘水稻耐盐碱基因,并将其转育到籼粳交高产杂交稻,特别是第三代杂交稻上。”袁隆平院士...

发现“暗物质加热”独特现象存在的证据

发现“暗物质加热”独特现象存在的证据科学家首次发现了一种名叫“暗物质加热”的独特现象存在的证据。这项新研究指出,暗物质(一种占宇宙中物质总量27%的隐形物质)可以被星系内部活动加热并四处移动。随着新恒...

声音

300亿公斤粮食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相当于湖南目前全年粮食总产量,可以多养活近8000万人口。——袁隆平2020年4月14日,在海南三亞崖州湾科技城,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试验现场观摩及建设推进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提出最新指导意见...

1970年11月23日:袁隆平团队发现“野败”的那一刻

1970年是袁隆平正式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第10年,距袁隆平发表国内第一次论述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已经过去4年,但此时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缓慢。不过,就在这一年接近尾声的时候,一次意外...

水稻之国的种子奇迹

1981年,改革开放政策刚刚开始两年多,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颁发的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等来了它的领奖者—一群皮肤黝黑、耕耘在农田中的科学家。那一年的夏天,国家科委、农委在北京联合召开授奖大会,授予全国籼型...

袁隆平:母亲的教育影响了他的一生

晓荷“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

我要那么多钱做什么

袁隆平把名利看得淡一点,就不容易受到打击,就不会为名利所累,就不辛苦。人活着要有意义,人的一生很短。我记得聂耳、田汉的《毕业歌》里边说: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国家栋梁。保尔·柯察金的话是人生的最好总结...

造福世界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

2019年1月5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克剑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首次实现杂交稻性状稳定遗传到下一代。该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众所周知,杂交水稻在生活力、抗...

2019年中国科技成果惊艳世界

2019年,中国科技高速发展,创新、突破接踵而至,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回味这些令人振奋的高光时刻。2019年,中国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时速600公里的国产高速磁浮列车即将“起飞”,被誉为“新世界第七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等七则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克剑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首次实现杂交稻性状稳定遗传到下一代。该项成果1月4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生物技...

袁隆平: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

致敬词袁隆平的爱,是情牵祖国、心系人民;袁隆平的善,是胸怀世界、造福人类。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一生追求“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把“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作为毕生事业。袁隆平的名字...

稻田里的“追梦人”

蒋琦刘飞姜文婧1953年8月,袁隆平大学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到湖南省农业厅报到后,他坐着烧木炭的汽车,又换马车,一路颠簸,足足走了四天,才来到距离黔阳县城安江镇4公里的安江农业学校当老师。袁隆平到安江农校报到这年,广袤的中国...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