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时代,我们更适合将陶行知先生的“Life Education”理论解读为“生活教育”。但今天,将“Life Education”解读为“生命教育”,似乎更具有时代意义,会让这个教育理论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专家简介 夏鹏翔

历史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授,中陶会生命教育专委会秘书长。

5

重大灾难事件的发生会使所有家庭成员出现心理应激反应,但同时,它又有积极的一面,因为家人之间要相互扶持,同舟共济,正是一个重塑家庭关系的契机。当然,这也会给家庭教育带来新的挑战。

刘正奎:灾难性事件中的

家庭教育就是生命教育

2008年汶川地震,至今还在持续不断的新冠肺炎疫情,今年的郑州暴雨,都属于重大的突发性灾难事件,遇到这类事件时,正在成长中的孩子必然会受到影响,产生很多的应激反应。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副主席,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正奎老师,在重大应激事件与心理健康方面有着丰富的研究和实践经验,15年来一直在为经受了重大灾难的地区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他更了解孩子这个生命体在重大灾难事件中的状态,也更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渡过难关,以及寻找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契机。其实,我们会发现,当一个家庭在经历重大灾难事件时,好的家庭教育,就是在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

了解生命的恐慌

灾难事件本身的不确定性会让孩子感到恐慌,当孩子感受到危险越来越近,对自己生命的威胁越来越大时,会非常恐惧、紧张。其实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也都会经历这样的心路历程。

灾难事件会让家庭有损失或者丧失,可能是失去亲人,也可能是父母失去工作或者是家庭收入的减少,这都会给孩子带来影响,也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改变。

重大灾难会打破人们的日常生活的规律,可能会与外界产生隔离,孩子居家学习的方式也和在校学习的方式截然不同,这对孩子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影响,其实对成人也一样。人们对社会支持系统的需要,就像对呼吸空气的需要一样,有时候,我们可能没有察觉这种需要的重要性,但是这种状态的确会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

重大灾难性事件之后,孩子的应激反应可能会不太一样,但普遍会紧张、恐慌,以下这些都属于孩子的应激反应:

● 看上去好像毫无反应,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盲目的状态,孩子的内心是紧张、恐慌的。

● 认知上出现问题,主要表现就是会出现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 出现多疑、过度担心的情况,在行为上就会出现一些过度现象,比如反复洗手,过度防护。

● 出现攻击性行为。

● 躯体性症状。有些孩子确实会出现生病的症状,不想吃饭,或者睡眠出现严重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其实并不在身体上,而是在心理上。

当然,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表现也是不一样的。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可能会出现退行性行为,比如原来已经不尿床了,经历灾难事件之后又突然尿床了。还有的孩子可能会变得特别黏人,会寸步不离地跟着大人,甚至该睡觉的时候也不睡,就守在大人旁边。这些情况其实是孩子在启动着自我保护机制,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年龄大一些的孩子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手机成瘾,放不下手机,手机成为了一种心理依赖。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应激反应。

和孩子共渡难关

灾难性事件造成的威胁和突发性会使所有家庭成员出现心理应激反应,会有很多情绪上的不稳定性,但其中也有积极的部分,比如父母有了更充足的时间陪伴孩子,家人之间要相互扶持,同舟共济,这正好是一个可以重塑家庭关系的契机。当然,这也是对家庭的挑战。具体该如何做呢?

接受、理解孩子的反应

心理应激反应是非正常情况下人的正常反应,孩子的应激反应可能会更大,这是正常的,需要我们的理解。

帮孩子重塑安全感

● 做好必要的防护,和孩子一起掌握一些基本的防御知识,了解防御的关键点,知道而且做到。

● 不要对问题避而不谈,而是要和孩子一起分享、讨论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我们都有这样的反应,这是正常的,说出自己的恐惧、害怕就会好一点。那幺孩子会知道父母是理解我的,而且我有这样的反应也是很正常的。他一旦有这样的意识,就好进行下一步的调整。

● 根据孩子的年龄,给他需要的安全感。比如有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陪伴,有的孩子不敢独自睡觉,父母就陪着他睡一段时间。

● 注意负面新闻信息的控制。很多孩子的恐慌来自于负面新闻,越看越恐惧,越恐惧越看,这是大脑的机制造成的,大脑对负面信息的吸收总是积极、优先。

加强社会连接

即使是因为某些客观情况造成了我们与他人连接的空间被阻断,并不表示我们要成为“孤岛”,可以通过网络让孩子和亲人、和比较熟悉的小伙伴多沟通,重新连接起来。让孩子与外界多交流,他对事件的注意力也会被慢慢转移。

帮孩子找到掌控感

不要让孩子认为在灾难事件中自己是完全无能为力的,可以跟孩子一起共同做一些事情,看看如何进行自我保护,或者如何支持他人,让他感觉到,原来我也是可以做很多事的,比如戴好口罩、正确洗手,这是一种做法,给灾区寄送一些物资或者自己的心意也是一种做法。这些做法都是很好的生命教育,都会让孩子从中获得成长。比如有一个孩子曾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写道,原先我没有发现我居住的小区很美,隔离了很久之后,今天下楼在小区里转了一下,发现原来我的小区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孩子能通过这样转换视角去看待事物,其实也是在获得一种掌控感,也是在成长。

引导孩子看到生命的力量

灾难事件会让孩子感觉到生命的脆弱,但更能感受到生命的顽强,感受到生命对生命的支持,感受到逆境中的希望。比如每次灾难事件中,医疗队、军队、心理援助队都会很快就位,给人们带去帮助,全国人民都会为经历灾难的地区加油鼓气,我们的国家很强大,我们的制度很优越。

做好长期心理疏导的准备

经历了重大灾难事件之后,孩子会重新回到学校,但其实他的心理应激反应还没有消失,恐惧、担心会在较长时间内存在。如果父母不能理解到这一点,可能就会在孩子回到学校之初时责怪孩子学习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等等,这容易让家庭产生较为严重的亲子冲突。孩子回到学校后,老师和父母都会认为,以前耽误的时间一定要马上补回来,于是特别看重孩子的学习,这样会加重孩子的应激反应。在这个阶段,需要给孩子缓冲的时间,不能压得太紧,要讲究策略,否则可能会让孩子“崩盘”。

另外,孩子在家里自学的模式和在学校的学习方式很不一样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其他突发事件的发生,都可能会让孩子的学习方式不断地进行切换,需要不断地重新适应,所以父母要耐心地帮助孩子做好调试,等待孩子的适应,而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孩子可以马上自由地切换好。

在重大灾难地区的现场急救和心理援助中,儿童是关注的重点,也有这样一个规律:孩子重回学校时是一个重要的心理疏导节点,也是帮孩子重建安全感,进行生命教育,将危机事件转化为教育契机的重要时机。

基于以上的实践成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中小学心理成长课  教师版》和《我的战“疫”心灵成长记 学生版》这套书及时出版,在科学心理干预理论模型基础上,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来帮助孩子调节心理状态,提升心理能力,学校、家庭都可以用这套书。希望能在一些重大灾难性事件之后,给更多的孩子、老师和家庭带去帮助。

外一篇:平时提升亲子关系,关键时刻才能保持连接

想要在特殊时期对孩子产生影响,能很好地帮助孩子,平时做好亲子关系的提升非常重要。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理念,更需要策略。

打造良好亲子关系的理念

相信孩子自己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可以帮孩子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大部分问题都需要他自己来解决,特别是心理层面的,但是只要相信孩子能解决,最终他真的都可以解决。

关注孩子做到的,不要总关注孩子做不到的。比如孩子写作业能坚持20分钟,那就要肯定孩子坚持的这20分钟,和孩子讨论是怎幺能做到坚持这20分钟的,而不是要求孩子应该坚持30分钟。当孩子发现,自己能做到的部分总是获得肯定,才有可能想做得更好。

打造良好亲子关系的策略

做好这3个关键字:放、定、听。

放松 父母要学会阶段性地放松自己,也要让孩子感到放松,尤其是当学校的课业紧张时,父母就更要和孩子一起放松些。

放下 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太多,执念太多,需要放下一些。有些父母会说,我对孩子已经没什幺要求了。那幺可以自己试着写一写,你就会发现这个单子很长,比如:每天上课认真听讲,回家主动完成作业,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习至少一门才艺,善于表达,有良好的社交能力……孩子不可能在每个方面都完美。

不放弃 很多父母在孩子遇到问题、困难的时候,特别容易放弃,比如孩子厌学,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父母会认为自己管不了,也就不管不问,甚至因此厌恶孩子,其实那个时候更不要放弃,更要去全力地爱孩子、支持孩子。

淡定 父母要做孩子的“锚”,当孩子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时候,父母不要跟着他一起波动,而要定下来,让他感受到你的稳定,他才会觉得父母是可以依靠的,也才会真正把情感依附在父母的身上,从而获得力量。

肯定 肯定不是瞎表扬。肯定是要看到孩子的做法、想法,特别是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更要肯定他做得好的部分。

不确定 不确定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态度,父母不要觉得自己什幺都知道,什幺都做得对,要跟孩子一起探索,一起面对问题,一起解决问题。

用耳听 真的能用耳朵听进去一个孩子的讲话很难。下次可以录下你跟孩子的对话,看看10分钟的对话中他讲了几分钟,你讲了几分钟,就知道你是否真的是在用耳朵听了。

用脑听 听完之后要想孩子是什幺意思,其实有时候孩子自己讲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要讲什幺,但是父母要去想,去琢磨,不断了解自己的孩子。

用心听 共情孩子,在听的过程中了解孩子真正的心声和内在的需求,给他正确的支持和引导。

生命教育实践

第2部分

1

精心呵护与培养孩子对周围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孩子拥有一颗尊重生命、呵护生命的心保驾护航,就是最好的生命教育。

你好,大蜗牛—

幼儿园里的生命教育课

文︱杨冉(北京市西城区洁民幼儿园教师)

开学初,为了丰富我们班上的自然角,孩子们主动从家里带来了可爱的新朋友——两只大蜗牛。别看这些新朋友个头儿小小的,但在开学初对于孩子们的分离焦虑可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呢!刚刚还在幼儿园门口哭闹不止的孩子,只要一进教室看到自然角充满生命力的两位“小伙伴”,就停止了哭闹,细心地观察起来。看来,小动物对孩子的“治愈效果”真是非常显着。有的孩子甚至会压抑住自己刚刚与爸爸妈妈分离的难过,跟老师滔滔不绝地交流起来如何给蜗牛喂食、如何为蜗牛创造舒适的环境。

亲爱的大蜗牛,你怎幺了?

孩子们照顾小动物的自主性十分强烈,基于这种“小主人翁”精神,老师和孩子们就如何照顾自然角小动物们展开了讨论活动,最后一致决定将照顾大蜗牛这一项任务加入“值日生计划表”中,每天有不同的小朋友在早饭后的区域活动时去照顾大蜗牛。

一天,早饭后去自然角值日的露露皱着眉头走到我身边,问我:“杨老师,有一只蜗牛不吃我给它喂的菜,还躲进壳里了,它不会憋死了吧?”露露拉着我去自然角一探究竟,她的追问也引来了不少小朋友围观,大家都对这只躲起来的大蜗牛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孩子们还发现蜗牛不但躲起来了,还用一层薄薄的“屏障”将自己封闭了起来。“它嫌小朋友太吵了,就跟我们堵住耳朵似的。”“它想休息,所以需要关上门。”“蜗牛被粘住了,它可能也挺着急的,我们得帮它捅开。”……小朋友们纷纷对这道“屏障门”进行着猜测,情绪一下子被这只“与世隔绝”的大蜗牛调动了起来,纷纷与它共情。于是,我对孩子们说:“我觉得小朋友们分析得都很有道理,今天我们可以回家问问爸爸妈妈,或者和他们一起搜索一下相关知识,明天再一起来分享好不好?”孩子们都表示同意。

第二天,得到了答案的露露早早地来到了幼儿园,小朋友们揭晓了答案,原来,蜗牛能耐饥饿,不怕干旱,它将壳口用分泌物形成的一层膜封住,可以使自己不至于干死。当环境适宜后,便会自动溶解保护膜重新开始活动。说到这里,孩子们自主提出来应该给蜗牛更好的生活环境。辰辰说:“土太干了,得多给它喷水。”诺诺说:“我们班得有适宜的温度,蜗牛才能更好地生活。”就这样,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我眼中看到的不再是小小的哭鼻子的宝宝,而是一个个有责任心、有共情能力、会关心关爱他人的小天使。

精心呵护与培养孩子对周围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好奇心、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为孩子拥有一颗尊重生命、呵护生命的心保驾护航,就是最好的生命教育。

新生的力量,太开心了!

端午节后返园的那天,早饭后孩子们分别进入各个区域活动,轮到值日生嘉嘉照顾自然角了,只听嘉嘉急忙地叫我:“杨老师,杨老师,有小朋友往大蜗牛窝里扔东西!”我闻言赶紧走了过去,我看了情况之后提醒他:“宝贝,你再仔细看看。”嘉嘉小心翼翼地再次探着小脑袋看了看,然后惊呼道:“生宝宝啦,蜗牛妈妈生宝宝啦!”这时候,其他区域里正玩得不亦乐乎的孩子们都放下了手上的玩具,急忙跑到自然角一起看,见到那些新生命的孩子们和我的心情一样,充满了感动与欣喜。“太好了,太好了,我们一定好好照顾它们一家。”当天孩子们回家,都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了家长,很多家长也给我们发来了消息。第二天,有的小朋友带来了更大的盒子想让蜗牛一家生活得更舒适,还有小朋友带来了蛋壳,说能让蜗牛宝宝补充钙粉帮助长壳……孩子们每天都更加关心蜗牛家的事了。

蜗牛妈妈,请不要伤心……

又一个双休日过后,回到班里的孩子们赶紧去自然角照看蜗牛妈妈和宝宝,诺诺担心地说:“咦?小蜗牛怎幺不探出头看看我们呢?”第二天,诺诺一进班就去看蜗牛,之后他赶忙叫我:“杨老师,杨老师,这儿怎幺有这幺多虫子啊?!”其他老师和小朋友们都赶忙围了过去,看到眼前的一幕,大家不禁唏嘘起来。知识经验丰富的轩轩告诉大家:“蜗牛宝宝可能死亡了,已经滋生了寄生虫。”但部分小朋友则不相信蜗牛宝宝已经死亡了,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先给蜗牛妈妈“换房”,让蜗牛宝宝还在原地继续观察。当天下午,蜗牛宝宝身上的小虫子越来越多,几乎全部的蜗牛宝宝都没有探出小脑袋,小朋友们这次确定地知道了蜗牛宝宝的生命结束了。看到这一幕,有的小朋友掉下了眼泪,有的小朋友很关心蜗牛妈妈的状态—“失去宝宝的蜗牛妈妈该多伤心啊!”最终,小朋友们把蜗牛宝宝埋葬了。

小动物的寿命短,极易成为孩子们接触死亡的第一次经历,我们正好可以借助这个契机进行死亡教育。与孩子交流死亡话题时,一定要感同身受,同时给以诗意的审美教育。这次,蜗牛宝宝的死亡,让孩子们对老师关于死亡教育的引导有所共鸣,我们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生命教育。我在班里开展了相关的故事创编活动,活动中孩子们对死亡提出了疑问—小蜗牛到哪里去了?那是个什幺地方?我可不可以一起去?为了纪念这些曾带给他们喜悦的小朋友们,孩子们还绘制了《蜗牛的一家》这样一幅画。愈来愈多的研究指出,如果孩子被鼓励探讨与死亡有关的问题,并容许他表达情绪,那幺在面对死亡时,孩子能更加从容地面对。

孩子的生命意识启蒙教育不只是对自己生命的保护,应该是对所有生命的珍爱,更重要的是为他们成为热爱生活的人奠定基础。

2

从一个看到蜘蛛就害怕得往后跳的小男孩,到成为一个为保护亚马孙森林大火中的捕鸟蛛撰写科普文章的科普小达人,这戏剧般的转变,来自于家庭中良好的生命教育。

从害怕到着迷,

一个科普小达人的诞生—

家庭中的生命教育

文︱优的爸

开学后读六年级的儿子,早在两年前就给自己定下做科普的志向,至今仍未改变,而且越来越显示出未来成为一名科普工作者的潜力。说来有趣,他的这个人生目标竟来自让很多人觉得害怕的蜘蛛。我们家的生命教育是这样做的。

不打扰孩子对生命的好奇

儿子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对动物的兴趣,尤其喜欢细致观察随处可见的小动物,蜥蜴、昆虫、蜗牛……都能让他停下来看半天。我们也乐于停下脚步,看着他那股认真劲儿。这可能是一种鼓励,让他刚萌生出来对动物和自然的兴趣越来越浓厚。

儿子5岁时,我们第一次给他播放正式的“电影”,是非常着名的纪录片《海洋》。因为他年纪还很小,怕他坚持不了,也担心看太久视力受影响,我随时观察他的反应,想着如果他稍有不耐烦就暂停下来。没想到他的眼睛一直瞪得大大的,看到震撼的镜头还张开嘴巴,吃惊地连声叫“哇”。我们就没有打断他,让他第一次就把那部100多分钟的纪录片完整地看完了。

电影里的很多动物儿子当时都不认识,我就给他读画面中的说明文字,这就像我平时给他读绘本一样。没想到,那幺多种动物的名字,他从这次开始就慢慢记住了。

这部纪录片陪了他很久,前后看了不下10次,现在还会时不时翻出来再看一遍。内容熟悉到下一个镜头会出现什幺,他都能提前预告,并准确说出动物的名称。电影里,每次看到鲨鱼被活生生地割取鱼鳍,然后流着血被抛回海里、沉入海底,儿子都会皱着眉、攥着拳;每次看到海狮在漂满垃圾的海里游动,他都会叹气;每次看到老人带着孩子来到博物馆,看到一排排灭绝动物的标本时,他都会非常难过。我们后来才明白,这部纪录电影已在他心里种下了保护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种子。

从害怕到着迷,最后把蜘蛛当成宠物

幼年时儿子虽然热爱自然,喜欢观察各种小动物,但有一样虫子是他不喜欢,甚至害怕的—蜘蛛。南方沿海城市,蜘蛛非常普遍,儿子的怕不知从何时、因什幺而起,甚至走路时看到路灯杆上的蜘蛛网,他都会被吓得直往后退,不敢靠近。

我们也安慰过他,鼓励过他,他的这种恐惧并没有减轻。但是,他对蜘蛛的态度转变来得相当突然,事后我们才回想到可能的原因。

儿子6岁时,和妈妈一起去上海旅游。妈妈带他去了一次上海科技馆,当时那里正在举办一个蜘蛛主题科普展,有各种各样的逼真模型、标本甚至活体蜘蛛,儿子虽然怕,但这幺近距离地接触蜘蛛,又听到了工作人员和妈妈对蜘蛛的解说,就有了好奇。

7岁左右,我跟儿子一起共读虫类科普小说《战虫部队》,上、下两部读完,他对节肢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更感兴趣了,书中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名叫韦伯斯特的螲(dié dāng,蜘蛛目一个科的统称,一种穴居蜘蛛),既可爱又聪明勇敢,让我们都非常喜欢。

可能正是因为儿子有了这些经历,不经意间,他竟扭转了原本对蜘蛛的恐惧,反而喜欢上了蜘蛛。有那幺一段时间,儿子美术班的老师有点儿崩溃地发现,这个男孩的几乎每幅绘画习作上,都会有只蜘蛛,趴在花瓶上、草丛里,甚至趴在罗马斗兽场的墙上。

小学二年级时,他向我们提出,想在家里饲养捕鸟蛛。这可把我们夫妻俩愁坏了!从来没听说谁会把蜘蛛当宠物啊!我们本来觉得养爬行动物已经够奇怪了,没想到自己儿子竟然会提出更“离谱”的要求。我们虽然不怕蜘蛛,但想一想那幺大、满身毛的家伙要在我们的屋子里安家,实在是很难接受。奈何儿子决心坚定,不仅锲而不舍地反复跟我们聊养蜘蛛的事,而且接受了爸妈提出的条件—用半年时间做好养蜘蛛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准备,爸妈也做好心理建设,如果半年后他还有决心要养,我们就同意。

三年级,这个曾经怕蜘蛛怕得出奇的男孩,成了一只巴西所罗门捕鸟蛛的主人。他给它起名“斯拜德(spider)”。现在,不仅爸妈受他影响成了捕鸟蛛迷,他的很多同学也熟悉并喜爱上了这种小动物。

在我们家,不仅宠物捕鸟蛛被保护得很好,连家中常见的跳蛛、幽灵蛛、白额高脚蛛,儿子也一概不许我们伤害,发现后全都要放生。如果不小心伤到这些蜘蛛,儿子会难过。

关注大自然,用文字影响他人

2019年,巴西亚马孙雨林发生连续多日的大火,很多原始森林和生活在其中的野生动物陷入灾难。儿子听说这个新闻后非常着急,因为他喜爱的捕鸟蛛很多都栖息在亚马孙地区。他催着我给他找更多的相关消息,我们一起上网查资料,去图书馆找书,留意电视、广播里的新闻,然后,由他整理所有的资料并口述,我帮他打字,写成了他的第一篇正式的科普文章《亚马孙大火对捕鸟蛛的影响》。

这篇文章发表在中国最大的爬宠迷科普平台,获得超过6000次的点击量。不少网友看过文章后留言说他写得非常好,还有人认为,文章中的想法非常好,“火灾之后存活的动物如何适应新一轮的演替,这确实是一个好的研究点”。

看到文章获得的热烈反馈,儿子的眼神中掩饰不住兴奋。他很郑重地告诉我,长大后他想做个科普作家,用创作影响更多人,不仅关注捕鸟蛛,也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至今,他的这个目标还没有改变。

因为亲近生命,孩子为自己寻找到努力的方向和人生的目标,这也正是生命教育的意义所在。

3

在逆境中努力寻找好的一面,对未来总是充满希望,等待转机,这本就是生命所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一种体现,也是生命教育中的重要一课。

迎来转机的人生并非偶然

—语文课里的生命教育

文︱盈视

一场难度很高的考试发下了考试成绩。我正在祝贺班级最高分94分的同学,下面传来一个惊讶的声音:“咱们班居然连上95的都没有!”为什幺有些孩子总会在第一时间就能准确地发现不好的一面?而很少去寻找好的一面?这也许需要和他有更多接触的父母做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