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泉州,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鲤城。这里北临福州和莆田,南接厦门,东眺宝岛台湾,是我国古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起点之一,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工贸港口城市。

追忆刺桐古港,当季风带来世界各地的船舶,九日山祈风、林銮古渡、妈祖庙……独属于泉州的记忆将再一次被唤醒。

泉州市北郊多山,当地人因地制宜,打造出了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个主要区域组成的清源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有记载说,清源山在唐朝时便已经成为旅游目的地。山上有虎乳泉,泉水从马蹄形岩缝中流出。闽人叶廷珪的《海录碎事》中记载:“泉山,泉州之主山也,山有孔泉故名。”可见清源山古称泉山,泉州也是因这座山而得名。

九日山与祈风活动“泉州时代”拉开序幕

九日山地处泉州南安县,距老君岩十余公里。西晋末期,晋元帝渡过长江,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中原士族相随南逃,史称“衣冠南渡”。衣冠南渡后,每至重九,移民们会登上一座山望远怀乡,久而久之,这座山就被称作“九日山”。

九日山山麓有两座庙——延福寺和昭惠庙。延福寺建于西晋太康九年(228年),是泉州最早的佛教寺院。昭惠庙在延福寺隔壁,里面的通远殿供奉着最早的海神通远王。

宋元时期,泉州海外贸易繁荣,成为“东方第一大港”,出现了“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景象。当时,各国船舶依靠风力航海。季风盛行时,泉州府官员们会登上九日山进行一年两次的“祈风活动”,以保人们行船平安。

元祐二年(1087年),福建提举市舶司在泉州设立,“泉州时代”开始。当时的太守率领众人在昭惠庙祭祀通远王,举行祈风典礼。典礼既毕,与会者饮宴于延福寺,并登九日山吟诗作赋,然后将经过简略镌刻山中岩石上。清晋江人蔡永蒹在其《西山杂记》中说,郑和首次下西洋前,在泉州“选大船百艘”,“上九日山祈风,至清净寺祈祷。满载陶瓷锦绣布帛,历漳、潮、琼崖至古城”。九日山现存摩崖石刻七十五方,其中十三方与海外交通和祈风典礼相关,包括蔡襄、苏才翁、朱熹等名家手笔,是泉州对外交通和贸易的历史见证,也是当时社会风貌的缩影。

以泉州北边的罗溪镇朴鼎山为起点,洛阳江向南走过约40公里,来到“三十八都晋惠交界”处,突然变宽,与海水相接,洛阳江口由此出现。这里水阔五里,深不可测,往返只能靠渡船,每逢海潮,还时有渡船倾覆。皇祐五年(1053年),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成巨型海港梁式多孔石桥,名曰“万安桥”。因为当地有洛阳镇、洛阳江,民间便顺理成章俗称其为洛阳桥。

万安桥首创的“筏型基础”“浮梁架运”“养蛎固基”等造桥方法,为当时最先进的造桥技术,是中国桥梁史上的一座丰碑。该桥竣工后,泉州港实现海陆联运,使泉州与福州、江浙,直至全国的交通和商贸更加顺畅。

洛阳桥依托两岸山包和中央洲渚,由南北两段组成。桥南有“宋郡守端明殿学士忠惠蔡公祠”,内有蔡襄坐像,左右为他亲笔题写的《万安桥记》碑,一块是原碑,一块是新刻。《万安桥记》被誉为“文、书、镌”三绝,明人王世贞称:“君谟此书,雄伟遒丽,当与桥争胜。”

海丝三宝泉州航海史的见证者

泉州石狮市有两座“万寿塔”,即宝盖山姑嫂塔和金钗山石湖塔。万寿双塔加林銮古渡,当地人称“海丝三宝”。

姑嫂塔又叫关锁塔,位于宝盖山顶,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泉州府志》称它“关锁水口镇塔也,高出云表,登之可望商舶来往。”今天的姑嫂塔为1982年重修。塔内空心如筒,正面墙壁有容颜模糊的立佛浮雕。据明人记载,该塔第五层外壁有方形龛,里面刻有姑嫂二人的塑像。

关于姑嫂塔,民间一直流传着一段凄美的故事:很久以前,宝盖山下有姑嫂二人,其家人(夫、兄)为生活所迫,出洋谋生,并约定在三年后坐船归来。转眼三年归期已到,亲人乘船而归,姑嫂俩在山上也看到亲人的船已近海岸。但殊不知,天气骤变,狂风暴雨袭来,惊涛骇浪将亲人乘坐的帆船打翻。亲人葬身大海,姑嫂俩喜尽悲来,双双纵身跃入大海……人们为了纪念她们,就建起了这座姑嫂塔。

石湖塔,也叫六胜塔,位于泉州湾出海口——蚶江石湖金钗山上,距离姑嫂塔15公里。该塔“壮丽几拟开元镇国、仁寿二塔”,造型结构和外观装饰都要比姑嫂塔精美。塔的每层横梁都刻着造塔人的姓名和建造时间。塔下有东岳寺和阎罗殿,祀奉天齐大帝和阎罗天子。

金钗山西侧略低,视野开阔。向西走到海边,有新建的石湖妈祖宫,香火也还旺盛。相传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曾停靠在蚶江石湖海面,所遗留的“定海神针”于1981年被打捞出来,也就是泉州湾古船陈列馆中那只重达758.3公斤的四爪铁锚。

沿着海岸线南行,穿过一段石板路,便是石湖古渡口。一座英烈侯宫,一段引堤,一个渡口,两座石亭,几块石碑,就是完整的“石湖码头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