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旭?陈乐菲

我国现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教育格局与发展趋向历经了从扩张性到内涵式再到高质量的演进升级。站在全新时代节点,重新审视高等教育参与者的主体差异与客观出路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议题。《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郑雅君着,上海三联书店,2023)是熊庆年主编的“复旦教育研究曦光丛书”之一。本书甫一出版便超出了学术研究的界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在于《金榜题名之后》精准地将文化资本、学生发展、教育结果等要素交互考察,并以在地且具体的实证分析有效补充了我国传统教育学术研究中重宏观描绘轻个案实证的局限,在社会结构、制度体系之外,丰富了从个体家庭背景及其价值塑造等层面分析大学生在读选择与毕业出路的分化现象。

恰如作者所言,她将摆在大学新生面前的这片校园称为一座“迷宫”,而不同学生的性格观念、行事习惯、技能认识宛如他们用于破解这座迷宫的“文化工具箱”,其中的逻辑理路与经验共识值得引发学校、家庭与社会更加深入的思考。

一、文化资本与代际传递:高等教育多元迷宫的形成

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是布迪厄对马克思资本理论进行非经济向度解读后得出的社会学核心概念。指个人或集体拥有的关于文化教育的资本,它能够通过再生产与继承流动对社会成员进行行为指引,对社会资源进行再度分配,从而对社会整体结构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文化资本在代际教育传递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尤为显现,正如布迪厄提出,“不同阶层持有的文化资本是不均衡的,而教育系统不仅不是它看起来的那般中立,更是实施与优势阶层具有某种‘亲缘关系的文化专断,从而以隐蔽的方式合法化了再生产的秩序”。因为对于大学新生而言,继承自家庭的文化资本,或许可对学生在校期间取得相对的成功提供有力的解释:“学校教育系统秘而不宣地要求每个学生拥有学校并不曾给予的东西,这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感知能力和对主导文化的熟稔,而这种东西只有统治阶级在家庭教育中传授主导文化时才能获得。”这种若隐若现的文化资本往往在代际教育与阶层结构中扮演着极为关键的角色。

我国现实环境使得高等教育具有独特的发展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降,伴随着经济体制转型,市场需求愈发多样,高校毕业包分配制度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随之而来的是大学扩招、市场化改革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等变化,大学生在学期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毕业后选择更加多元。与高中阶段以考试分数高低作为选拔的单一标准不同,大学期间的竞争无声地渗透在日常生活的诸多方面,如绩点,科研,社交,考证,学生活动,实习经历等。想要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脱颖而出则需要尽早地了解竞争的游戏规则,但现实中这种竞争规则并无明文规定或指南参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搜集分析能力、个人价值行为观念的差异将会导致破解“迷宫难易程度”的不同,其背后所反映的,则是关于“文化资本”及其代际传递的分殊。

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因素,中国家庭更多将对子女的教育指导休止于高考这一重要节点,对学子进入大学校园后的文化适应与发展路径较少涉及,致使高等教育这一迷宫尽管有着管理机制层面的宏观建构,但十分鲜见微观而具体的质性研究,遑论从学子角度出发的“迷宫指南”。《金榜题名之后》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重新描绘出我国高等教育中家庭文化资本与代际传递双重互动的生产逻辑,及其对大学生求学、就业等阶段的决策影响。基于此,本书提出了三个核心问题:家庭的资源优势如何转化为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文化资本?学生在大学里努力如何转化为他们在出路获得上的优势?价值信念如何影响生涯目标的树立,又如何影响未来出路的差异?

二、目标掌控与直觉依赖:二元模式下的迷局分解路径

全书共六个章节总体可分为三大板块。第一、第二章作者首要介绍研究背景与问题,交待采用的研究方法,即通过滚雪球方式对国内“北方大学”“南方大学”两所着名高校的不同背景特征的62名同学进行深度跟踪式访谈,以受访者个人生活史为开端,再切入其大学经历、专业认知以及工作选择及其相关看法,采访其各阶段选择的影响因素与决策策略,呈现出渐进聚焦的特点。第三至第五章为全书的主体,作者对采访案例进行描绘梳理,将“家境的影响”“在校的投入”和“方向的选择”三个相互嵌套的过程进行交互分析,总结出大学生面对发展迷局呈现出的两种行为模式——“目标掌控型”和“直觉依赖型”,不同的模式决定着学生面对大学迷宫在认知、方法与出路上的差异。第六章为余论,作者提出,尽管大学场域中的“游戏规则”更倾向于优势阶层的学生,目标掌控型模式更易取得工具理性的成功,但对两种模式本身并无价值判断。体制机制的调整与个体能动性的发挥仍是促进教育公平、突破文化障碍的重要手段。

本书的一大创新在于作者首次提出了学子面对大学迷局的二元应对模式。所谓“目标掌控型”学生,他们往往有着较为明确的生涯目标,并相应针对性地分配自身的时间精力,能够有条不紊地安排大学生活,为最终的毕业出路服务准备。例如受访者泽斌,尽管被调剂至光电工程专业学习,但父母皆为企业管理层的家庭背景使得他早早为自己谋划了一条跨专业实习求职之路。在大学期间保证专业成绩的同时,他大量参与商业领域实习锻炼,并在最终拿到了某知名网游公司市场营销岗位,起薪是同校本科生平均水平的三倍,成为身边人眼中成功的典型。相应地,“直觉依赖型”学子更偏向于摸着石头过河,这类人群在大学往往需要克服原有生活与大学生活间的文化脱嵌问题,面对相对自由多元的大学目标,他们更多依赖一直以来的惯性直觉,而对大学生活安排、职业发展规划等相关决策缺乏明确感知或动力。例如从湖南农家考入南方大学的冰倩,“她曾天真地以为到了大学就可以松一口气,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习了,因而从一开始就几乎放弃了对成绩的要求,并对即将面临的竞争和即将失去的机会浑然不觉。”直至毕业时,因成绩、实习、科研等方面均不突出,她认为自己“很傻”,没有从一开始就依照大学里真实的游戏规则行事,错失了宝贵的时间。

根据郑雅君的调查,属于“目标掌控型”的学生,多数来自优势家庭,他们的父母因为自身有过上大学的经历或享有较高的社会资源地位,更加洞悉如何在专业学习、学业发展与职业选择等决策中趋利避害。而弱势背景的学生更加依赖应试与苦读,较少考虑“个性”或“分数以外的目标”,父母通常无法给出如何适应精英大学的建议。面对文化障碍与文化冲击,他们只能依靠直觉和旧有习惯来组织大学生活。

三、研究局限与现实展望:对教育公平的再思考

正如书名《金榜题名之后》所提示的,全书所关注的是青年学子的动态发展过程,而非求学或就业中某一静止节点的成败。相较于无数学生在大学四年里依靠自我进行探索和感悟,本书以社会学、教育学和文化学的视角方法结合个案分析得出了更具普遍参考价值的理论成果。但白玉微瑕,就更广阔的现实环境而言,书中的研究亦有局限之处。

首先是样本选择的科学性可待进一步完善。对样本个案的科学抽取是特征分析的前提基础。在第一阶段的访谈中,作者以滚雪球方式共收集两所大学38位访谈对象资料,作为反映普遍大学发展路径的实证研究,其样本量较为有限。与此同时,作者提出为降低样本分析难度,对此阶段样本选择进行了特征控制:(1)仅选取男生,以控制性别影响;(2)仅选取本科就读于同大学或层次高校学生,以控制精英教育程度;(3)仅选取绩点前50%,以控制学习勤勉程度。尽管作者强调在第二阶段访谈中增加了性别、背景方面的差异性,但就总体的结论推导而言,对个案性别、学历背景、家庭出身、学习成绩的着力不均仍难以符合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抽样原则,在一定程度弱化了研究结论的代表性与可外推性。

其次是在研究方法上存在建构与实证的范式缠结。面对田野资料分析,建构主义强调主观经验及其能动理解,认为意义和分析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为研究者和被研究者所建构起来的。而扎根理论所属的实证范式则倡导从客观资料到理论发现的归纳逻辑,即直接从田野现象中系统收集分析资料并最终发现理论。在研究方法的交待中作者强调“本研究遵循了建构主义而非实证主义范式”,即理解受访者日常语境中自身行动的意义,再考虑研究者的意义情境与解释需要,以此探究人们行事与信仰的原因所在。然而在实际研究中,作者多次强调力求“悬置”自身经验背景与知识体系带来的成见影响,却又不可避免地承认是带着先入之见进入分析过程,存在潜藏的因果推断取向。此间的矛盾造成了方法的纠结,对研究整体的科学逻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是对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仍有空间。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金榜题名之后》深刻揭示了大学生求学道路上的类型分化与结果差异,但对现象的成因更多停止于家庭阶层、社会资源的旨归,相对缺乏对深层结构性机制与文化观念惯习的探讨。一方面,高等教育既是隐秘筛选的过程,也是促生跨越的场域,书中以文化资本作为关键要素将不同出身背景的学子进行的二元的差异总结,一道似乎难以跨越的藩篱就此横亘。然而在社会结构层面,精英阶层为保证自身的优势竞争力与群体活力,必须在“吸纳新鲜血液”与“维护代际传承”间实现动态平衡,过度的流动与固化都将带来结构性的颠覆风险。因此作者更多通过文化资本呈现出高等教育的筛选规则,而相对忽视了个体异质性与教育流动性。另一方面,作者提出不同背景学子的出路分化很大程度来自于从应试考试阶段到多元探索阶段的文化脱嵌,其背后反映出的社会对中小学教育与高等教育认知期待存在的巨大鸿沟。由于内容与篇幅限制,书中未能对这一根源矛盾更多展开,使得全书重点聚焦于对现象的归纳总结,而薄于对本质的深挖究问。此外,面对社会发展、行业变革与学历贬值,“考上大学便万事大吉”的观念为何仍在父母与学子间根深蒂固?社会各要素如何在教育机会公平与教育效果公平之间完善引导与帮扶?或许对上述追问的思考同样是破解高等教育迷宫的必由之路。

总言之,高等教育是事关国计民生的系统工程,教育公平更是全社会长期关注的重大议题,人们期待教育资源、教育机会、教育规则、教育效果均衡设计,更希望通过学校教育与生涯谋划积蓄阶层跃升的能量,进而促进社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金榜题名之后》首度将大学迷宫的潜在地图铺展于万千学子眼前,将先行者的自我审视与经验反思具象地呈现,以期为后来者适应大学游戏规则、探索自身发展路径提供宝贵的参考,真正实现“上大学”的意义。正如郑雅君面对《新京报》采访时表示,不要过多地把大学里的“游戏规则”和道德捆绑在一起,而是应从更高的层面反思自己,在大学期间建立基本的三观坐标。毕竟,在金榜题名之后,还有更漫长的人生之路等待行进。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

责任编辑 李 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