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泽民

端午节小长假,我回百里外的乡下老家。小轿车沿着通往山坳的“村村通”水泥路行驶,透过车窗,发现大半年未见的故乡又有了新变化:水泥路面拓宽到五六米,靠近小河沟的一侧加装了防护栏;沿途路边又建了几幢新楼,白墙红瓦蓝玻璃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路旁不时见到栽种的鲜花,让村庄时尚漂亮……

中午在大哥家吃饭。听说我回来了,旧友海华驾驶一辆黑色小轿车,赶过来与我叙旧。海华是大嫂的大弟,他年轻时种过田,当过木匠、篾匠,后来出去闯荡。最近十年,他和他小弟一起在河北沧州发展,创办了副食品配送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去年腊月,海华和一家老小合计,将老家建的两层小楼拆了,重建了一幢别墅式独立小院,兄弟俩一人一半。现在小院已进入装修扫尾阶段。

久未见面,海华依旧朴实、低调:不抽烟,酒量也不大,话不多,但句句管用。饭桌上,海华与我聊起童年的趣事,聊起搞双抢时的劳累,聊起打工漂泊的迷惘,聊起自主创业的艰辛,聊起十年来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海华说,经过这些年的打拼,他们兄弟俩总算在北方站稳了脚跟,拥有了自己的产业,在国内一些二线城市还设了连锁店,生意越做越顺畅。

大哥问海华什幺时候去宁夏。见我发呆,大哥笑着补充道:“他呀,这些年跑了大半个中国,南到广西,北到吉林,西到青海、宁夏。宁夏跑得勤。”我问:“去旅游?”海华点点头:“去那边收枸杞,顺道旅游。宁夏那边昼夜温差大,适合枸杞生长,那儿有我们公司的生产基地,每年产两三百吨货。”

一个农民创办的副食品加工和配送公司,仅枸杞产量就有数百吨,这是我始料未及的。“这些年走南闯北,创业过程中一定吃过不少苦头吧?”我对海华的创业史感兴趣。

海华脸上漾着苦尽甘来的幸福,像是叙述别人的故事,轻描淡写地说:“早些年走南闯北,是为了寻找适合自己的事情做;后来走南闯北,是为了把事业做大做强。现在看来,在外漂泊闯荡走四方,吃过的那点苦,受过的那点累,根本算不了什幺——就像种田,没有汗水,哪有收成呢?”

“没有汗水,哪有收成?”仅这一句,胜过千言万语。

我陆续知道,海华兄弟俩在沧州有自己的产业,两家人都在那边定居,仅在放假时,才回一趟老家。其实他们也可以不回,他父亲去世多年,母亲跟随他住在沧州,老家只有空房。但兄弟俩却毅然拆了老家的楼房盖起独立小院,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海华嘿嘿一笑:“我们老了,还是要回老家住。”

正说着,海华的手机传来粗犷的来电铃声:“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海华接听,电话那头问他电子监控什幺时候装。我感到纳闷:“怎幺,乡下也装监控?”海华笑着说:“是的,装了监控,人在外地,就能在手机上查看家里的情况,看着放心。”接着,他打开手机相册,递到我跟前——那是他们的独立小院。他说:“你看,这里有院落,有池塘,有花圃,屋后有青山,门前有公路,交通方便,视野开阔,环境幽静,简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我们怎幺不喜欢呢?”

大哥乐呵呵地说:“别炫耀了,想想三四十年前,你家还一年到头填不饱肚子吧!要不是这些年政策好,允许农民工进城创业,哪有你的今天?”

是呀,没有好政策,就没有海华的走四方。没有走四方,就没有海华公司的发展。海华一激动,打开手机音乐,欢快的歌声在屋子里回荡,在山村回荡:“一路走,一路望,一路黄昏依然,一个人走在荒野上,默默地向远方……”

编辑|郭绪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