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灵

周六上午,迎着清风,我们一家人来到大河沟抓螃蟹。

出门时,孩子们的兴致算不上很高,他们没有抓过螃蟹,还不懂得其中的乐趣。不过,看到溪水潺潺,孩子们立刻兴奋起来,迫不及待地脱了鞋袜,赤脚踩进溪水里。“我觉得这些石头缝里肯定有螃蟹,不如我们来找找!”老公说。儿子半信半疑,跟着老公一起把石头挪开,却什幺东西也没有看见。老公迅速扒开一团泥,忽然看见一个青褐色的小东西正在仓皇逃窜。“螃蟹,是螃蟹,爸爸!”儿子兴奋地叫起来,但身子不敢上前。“没关系,你用手抓螃蟹身子的两侧,它还小,不会夹到你的。”老公鼓励道。

儿子鼓起勇气,左手撑在旁边的大石头上,右手朝螃蟹伸去。他的手指刚碰触到螃蟹的背,螃蟹猛地一挣扎,吓得儿子又立马缩回了手。“没关系,再来!”老公鼓励道。一旁的女儿也开始捧场:“加油,哥哥!”儿子不放弃,又试了几次,他终于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夹住小螃蟹的身体两侧,将它抓了起来,放进带来的小桶里。

首战告捷,儿子那一丁点的恐惧变成兴奋,他一边主动寻找螃蟹,一边打开话匣子:“爸爸,我只在超市里见过大螃蟹,原来小溪里的螃蟹这幺小!”女儿则在一旁,不停地为他们助威。忙碌过后,我们坐在岸边的大石头上清点:有六只螃蟹,还有两条小蚯蚓。儿子得意地指着小桶,说:“妈妈,我给你抓了两只蚯蚓,带回去放在你的花盆里,帮你松土。”

临走时,两个孩子对小溪依依不舍,女儿还捡了几块鹅卵石带走。一回到家,孩子们就拎着小桶跑到大鱼缸旁边,把螃蟹丢了进去。鱼缸里,还有他们之前在公园的湖里捞的蝌蚪和在江边的浅滩抓的虾。两个小家伙围着鱼缸认真地观察起来:螃蟹一直沿着缸壁爬,是想逃走吗?有两只小蝌蚪已经长出四条腿,但尾巴还没有消失。儿子想起《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说道:“小蝌蚪变成青蛙了,我们把它们放回湖里去吧,这样它们就能去找自己的妈妈了。”说干就干,两人将蝌蚪送回家附近公园的湖里后,女儿还挥手说:“谢谢你们来我家做客。回去找妈妈,吃蚊子去吧!”说完,两人呵呵地笑了起来,我也跟着乐了。我问他们:“这是不是比在家玩电子游戏更有趣?”

自从儿子上小学后,电子游戏就变成他与同学之间的谈资,变成一种社交手段。他在家时,总是逮着机会玩。一开始,他还主动表示“只玩二十分钟”。到了后来,慢慢就上瘾。甚至为了玩游戏,还与大人玩起“斗智斗勇”的戏码。女儿的难题则是在视力方面。她还在上幼儿园,在视力筛查时屡屡被告知为远视光储备不足,属于近视高危。这些问题都让我和老公有些担忧,商量之后我们决定:趁着现在孩子学习任务还不重,将周末的时间好好利用起来,带着他们去爬山、踏青,亲近大自然。

慢慢地,他们在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时,会不自觉地展开联想。比如,看到杜鹃花,他们会想到杜宇化为杜鹃鸟唤人农忙的典故;看到蝴蝶、蜜蜂在油菜花中飞舞、忙碌,会自然地吟出“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诗句。他们还会带着问题去探索、去求证。比如,看到田间耕作的画面,他们会问这是什幺苗,什幺时候播种,什幺时候收获等,碰到不能理解的,还会试着去查找资料。

最近,我发现儿子没有再偷偷玩过一次电子游戏,女儿的视力在定期检查时也略有好转。我想:这也算得上是一种家庭式的研学吧!有美景,有趣事,还有温馨的陪伴,何乐不为呢!

编辑|孙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