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长锐

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提高课堂效率,追求有深度、广度、“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成为了近年来教师的主要教学目的。除此之外,国家还要求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实现以单元为基本教学单位的教学过程,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思维整合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初中音乐课程对提高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因而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着重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法的优势

大单元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改变了以往以单篇教学为主的讲授方法,变成为以主题单元的方式进行教学,是一个全新的教育形式。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大单元教学法不仅能够将知识点串联起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深化对音乐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乃至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找到各单元的主题旨意,在此基础上把知识点围绕着课程的核心思想串起来,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专业意识。

二、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法的策略

(一)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学生进入初中后,会发现音乐学科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增加了,需要克服的难题增多了。基于此,教师要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遵循启发性的原则,结合学生此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开展课程的教育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从音乐学科的角度了解每一单元的知识点、知识架构以及课堂观念,在关注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完成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师需要将单元的教学主旨进行提炼,随后采取合适的方式让学生投入到课堂中。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草原牧歌》时,教师可以以学生为课堂的主导进行课堂教学。这一单元中基本包含的都是蒙古的民歌,如《银杯》《牧歌》,因此,教师可以将其归纳为“少数民族特色”的主题,由此指导学生开展具体的学习。在课前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询问学生是否接触过少数民族的歌曲或乐曲,让学生自由发言。随后再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聆听和欣赏,体会蒙古地区音乐的独特魅力。这种方式能够引导学生以不同的视角以及运用不同的方式考察事物,进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学

音乐学科知识复杂多变,包含的知识体系较为多元,使得多数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因学习能力的不同在学习效率上会有一定差异,加之吸收内容的多少无法反馈给教师,因而就会产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要想保证学生在有效时间内将自己的知识转化率提升到最大,教师需要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开展分层教学,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不同能力和水平学生的共同发展,激发学生的整体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七子之歌》一课时,教师可以进行分层教学。这一单元是以港澳台地区为基础而创造的歌曲,主要表达对中国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中除了相应的歌曲歌唱之外,学生还要进行表情术语的练习。较为优秀的学生可以在完成学习后对其音乐背景进行补充,深化对歌曲情感的理解;而歌唱较为困难的学生则需要完成基本的练习,保障学习的效率。分层教学不仅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在自身能力范畴内实现一定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三)引导学生实行课后实践

实践对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质量是必不可少的方式。艺术来源于生活,学生只有亲身参与到实践中,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从而进行学习和创新。教师在进行单元设计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实践,学生只有在生活中接触到音乐元素后才会产生相应的感受,促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为音乐课堂学习的助力。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彩音乐剧》以音乐剧的片段欣赏为主,包含英、美、法的音乐剧。教师可以将这一单元作为课后实践教学的内容,在完成基本的音乐剧知识内容教学后,为学生推荐中国的音乐剧剧目,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课后进行深入地了解和认知。另外,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对音乐剧进行观看和欣赏,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完成了知识内容的学习,而且还能从中获得乐趣,陶冶自己的情操。

相较于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和思维,大单元教学法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课程核心,并形成合理的单元教学模式。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需要结合课程大理论和单元课堂教学,进一步掌握教材的知识现状和学习信息,确定单元教学模式的框架,给出明确的单元课堂教学方案,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作者单位:济宁市实验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