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俊姣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明确了教育方向。莘县春笋学校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着手于学生的现在,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在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坚定一个工作核心——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的核心,学校以年级管理为“面”,以各学科教学为“线”,在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倡导“精细化”,追求“高效能”,全方位打造高效课堂。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每月评选“师德之星”,将教师的师德修养、敬业精神、工作态度作为衡量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坚持晨会和推门听课制度。每天上午课前半小时,各教研组根据当天的教学任务开展业务探讨,这是集体备课的延伸,目的就是让集体备课和课堂零距离。大到课堂教学的设计,小到一个符号的书写,都可以是晨会的探讨内容。

每天上午和下午,教师可以在没课的时候到任意班级推门听课,校长、业务校长、教研主任每天坚持推门听课,促使教师精心备课,教法灵活,教态端正,板书规范,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坚持人人讲课、评课。年级组教师每周相互听课评课,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同课异构”“春笋学校课堂教学大赛”“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等形式多样的赛课活动,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计入教学评估。如此,不仅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还促进了学校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结对帮扶促提高。学校从各学科选出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或首席教师,根据教师的教学水平制定相应的帮扶评价制度,一年为一个周期,实现了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学校分期分批让教师到全国各地的先进学校学习课堂教学,学习后撰写反思,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悟运用到自己的课堂。先后20多次邀请知名专家到学校,通过作报告、上示范课等形式,全面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即知即改,有效改进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团队。

二、营造一种育人文化——校园文化

学校坚持打造高品质的校园文化,坚持素质教育引路,传统文化为先,传承民族经典,打造书香校园,具有春笋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已基本形成。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学校显着位置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结合实际,认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将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在一起,通过班队会、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进行教育活动。

传统文化教育成效显着。在学校的墙壁、楼道、宣传橱窗、走廊、教室内都设置了传统文化教育内容,分为“家国情怀”“经典美文”“人与自然”“历史人物”等多个专题,将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根植于学生的心灵。

开展传统文化节日系列活动。在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环境氛围布置等方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重视文化传承,弘扬和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

扎实开展特色课堂和社团活动。学校开设了多种特色课堂及社团,如“读书交流课”“实践交流课”“百科讲坛”“金话筒”等。每周设固定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真正爱上学习。

三、坚持一个理念——家校社协同育人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学校不断拓宽育人渠道,健全育人体系,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整合教育力量,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的新格局。

加强学生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学校先后组织学生到鲁西北烈士陵园进行祭扫活动,到山东省委重建纪念馆、苏村阻击战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学生受到了深刻的党史教育,红色基因得到传承。

评比“家庭之星”“美德家庭”。除了学校一日常规教育,学校根据学生在家时的“家务情况”“学习情况”“读书情况”“个人美德”等制定了《学生家庭生活一日常规》,请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表现打分,每周公布“家庭之星”“美德家庭”,深受家长的好评。

扎实开展社会实践。各年级走进燕塔广场开展“小小解说员”活动,学生了解了齐鲁传统文化和莘县乡土文化,培养了爱党、爱国、爱莘县的高尚情怀;“学雷锋,树新风”走进康宁敬老院活动,为老人收拾家务、打扫庭院,让老人们倍感温馨,也让学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雷锋精神教育。

创办校报《春笋月报》。学校成立编委会,设立了“校园热点”“教海泛舟”“春笋之星”“家校互动”等特色专栏,向全体师生和家长及社会展示学校风采,为家校沟通搭建平台,获得师生、家长以及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成为社会各界了解和关注春笋学校的一张名片。

在以后的教学之路上,学校将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能和教师的工作热情,做好育人工作,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单位:莘县春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