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媚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城市白领们希望摆脱城市的喧嚣,寻找身心的放松和宁静的愿望越来越迫切。追寻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古老足迹,游览名胜古迹成为了人们娱乐休想寻求人性回归的一种生活方式。湖南靖港古镇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景观特征与人文内涵的人文景观,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与水路运输的战略意义,靖港古镇商市繁荣昌盛千年,至湖南民国时期达到极盛。至今仍然保存了“八街四巷七码头”的格局,存留着大量的传统古建筑(比如:麻石古街“保健街”、宁乡会馆“八音堂”、清代青楼“宏泰坊”、“杨泗庙”等),是优美宁静的自然风观与原生态的民俗风情的有机结合。这符合了现代都市人渴望回归自然,回归淳朴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青睐,尤其是近郊的古村落假日休闲更是备受喜爱。靖港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为当地经济发展,名俗风情的保护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生态环境的恶化,物质文化载体的破怀等。因此,对靖港古镇古建筑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管理方法、模式的探讨具有深远意义!

1 靖港古镇的历史地位与建筑风貌

靖港位于长沙市望城区的西北面,距长沙25km,离县城10km,东临湘江,南濒老沩水,西接格塘,北邻乔口[1],水运发达是古代军事重镇与漕运码头,至今仍保留有湘军和太平军交锋的古战场。经济地位也非常重要,是古代湖南重要的淮盐经销口岸与四大米市之一,繁荣时期是仅次于长沙的商贸中心。民国早中期,靖港拥有粮栈、米号20 多家,粮行50 余家。此外,还有工商作坊,各式商铺2000 余家,可供停靠的码头38 处,与津市、洪江并称为湖南的三大繁华商镇。宗教寺庙文化、青楼妓院文化、民间艺术文化(如皮影戏)、民俗文化乃至会馆文化等相伴发展,形成了靖港独特的文化特色。靖港古镇是靖港是古建筑群最集中和保存最好的地方,面积约为75.6hm2,至今仍保存了“八街四巷七码头”的传统格局,存留有古建筑1008 栋、3646 间,总建筑面积高达22 607m2[2]。贯穿整个靖港镇的“麻石古街”、宁乡会馆“八音堂”、清代青楼“宏泰坊”是靖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随着时代的变迁,公路、铁路运输的发展,靖港的交通咽喉地位逐渐丧失,古镇也日渐萧条,原真性也开始丧失。但靖港古镇的古建筑群仍然保存着完整的区域形态与基本格局,并且地域特性十分明显,如风火山墙、门楼、木构架、挑檐等独特的建筑细部特征依然清晰可见;当地居民民风朴实,热爱传统民俗文化,这使得当地的特色民俗活动与文化得到了良好的传承和发扬。综上所述,靖港古镇有着悠久而又丰富的历史底蕴,拥有保存较好风格独特的古建筑和独特的民俗风情,依然具有很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通过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靖港古镇及其特色古镇群旅游区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2 靖港古建筑群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

古村镇旅游在国内的发展日益红火,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的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古村镇建设了一大批的“古建筑”,有的古村镇己经走进了“先开发,后治理”的怪圈,这造成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的巨大浪费。因此,一个好的古村镇建筑群的保护和旅游开发策略显得格外重要。靖港古建筑群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是秉承历史街区的场所精神,运用现代知识管理,开发都市近郊特色的古镇休闲旅游,以开发促保护,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和谐发展战略。

2.1 总体规划

靖港古镇因水而兴,因商而荣,因军而重,因古而名。在靖港古建筑群的保护与维护中,因注重建筑物的时代特征,以及其表达出来的其秉承历史精神和价值,不要因为要“古”而“古”,修建出一批批的假古董。靖港古镇额旅游开发在整体构思上可以结合地理环境、历史年轮与民俗风情,突出“两韵一风情(古韵、水韵、民俗风情)”,形态上形成以三轴线、九节点、六区域的历史片区肌理。功能上规划上,在作为表达靖港历史年轮与历史文明核心部分的沩水河街区,顺应历史布局形成“线性”的功能规划空间结构,即西入口景观——农家乐——传统商住街坊——夹河酒吧——水上休闲——东入口休闲等若干功能区域。在明晰各区域功能与主题的基础上,通过古镇的特色商业街轴与夹河酒吧休闲轴使各个区域之间实现和谐统一与平稳过渡,融合各区域之间的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保证历史建筑和区域主题文化和谐共生,实现古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并行。

2.2 靖港古建筑群的保护策略

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中应注重当地居民的主体作用,让古镇回归生活世界“活”起来,延续人文魅力。因此,不要迁走一位原住居民,延续传统的日常生活,展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与人情氛围;于此同时,还要强调恢复靖港古镇原有的民间宗教文化、商业文化、民间艺术以及节庆习俗等活动,这不但可以使居民在参与这些活动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而且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良好的继承,体现出靖港的人文魅力,演绎着靖港的历史年轮,强烈地表达着现代都市所没有的亲切感与认同感。

在古建筑的修葺与维护中应讲究“原汁原味”,注重“延年益寿”,而不是“返老还童”[3]。主要采用“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历史建筑进行真实性与历史性的重现,体现出传统的认同性,表达出场所的历史精神,并对古建筑所镌刻的时间与记忆给予最大敬意的。具体表现在:延续传统建筑中人性化的空间、尺度与序列所营造出的亲切感;运用木材、青砖与麻石等传统建筑材质,表达温馨、淳朴、灵性的氛围;色彩则尊重长沙传统民居最常用的颜色,主要采用黑、白、灰等比较素雅的颜色,并有节制地使用原木色,营造古镇安静、朴素的特点;修缮独具特色、历史悠久、保存较好的木制建筑;修复体现江南水乡特色的临水建筑,并重点修复宁乡会馆与宏泰坊等具有重要历史信息的建筑物。而在建筑物的局部结构上,如檐口、门、窗与楼面的护栏上主要运用传统的纹饰、多层线与泥灰堆砌等装饰手法进行处理,并保持门牌、店面招牌等的传统特色。做到在保护中,不仅保护了古镇本身,同时也对沩水的周围环境进行了很好的整治,是将古镇及其所处自然环境的共同保护,在很好地维持了靖港古镇历史风貌的同时,也促进了靖港古镇与周边环境的和谐发展。

2.3 靖港古镇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近年来,古村镇旅游之所以能成为热门时尚的旅游方式,是因为浮躁忙碌的都市人置身于在古色古香的老巷中,能够欣赏青砖黛瓦马头墙的经典,感叹气势恢宏古祠堂的峥嵘,品味苍古冷峻的院落,从中体验乡间野舍的闲适与返璞归真的情趣,引发对传统文化与人本根基的思考,从中获得心灵的平静和人性的回归。因此,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尊重自然,传承历史,延续人文民俗,保持特色。

靖港古镇的特色旅游资源,是开发其特色旅游产品的基石,其旅游必须要突出独特性。具体地说,就是要突出“两韵——风情(古韵、水韵与民俗风情)”,其“两韵”中的“古韵”与“水韵”,重点就是要真实再现历史的情景、延续当年的历史风貌,同时还要让游客积极参与,形成互动,以便增加游人客的兴致。比如建设好曾国藩靖港水战的战船展示基地与唐朝李靖驻扎基地,并采用历史舞台剧的形式演绎当年靖港古战场的宏大场面;又如让游客体验靖港过去繁忙的水运场景,除了游弋湘江沩水的民用乌篷船外,还可以开发一些古代大型豪华的“官舫”与气势庞大的“战舰”供游客观赏游玩,以及重现古时靖港“水乡泽国”意境,并且开发“芦苇荡里放舟”等特色项目。“一风情”重点是要对湖湘民风民俗、民间艺术及伟人文化进一步的进行挖掘与整理。在民风民俗文化上要着重拓展节日文化,比如三月清明的放河灯,五月端午的划龙舟,六月初八的杨泗庙庙会,九月十九的参拜观音圣诞,正月初一的耍龙灯,正月十五的闹元宵等重大节庆活动;在民间艺术文化上主要拓展花鼓戏、宏秦坊青楼文化表演艺术、皮影戏、靖港油纸伞、靖港火焙鱼以及靖港香干等。在伟人文化上要重点展现毛泽东、陶承与曾国藩等在靖港的主要活动,并整理历史资料形成独具特色的历史伟人活动足迹展厅。

2.4 加强宣传

从地域上分析,靖港古镇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内,长沙市是其第一个大的客源市场,但是目前宣传工作明显做得不够,前来旅游的长沙游客虽然是主要的客源,但规模还太小。作为长沙唯一,湖南仅有的两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的国家级古镇,按理说其具有的吸引力是相当大的。然而靖港周边城市的市民都还不知道靖港,或者只是听说过这幺个地方,并没有形成旅游的吸引力。“好酒也怕巷子深”,在做好靖港古镇旅游开发的“硬件”与“软件”后,强有力的广告宣传也是必须的。宣传对象不仅针对“长、株、潭”三市,还可以辐射到周边的岳阳、益阳、常德、娄底与衡阳等城市。通过广告、举办历史文化名镇旅游节等形式加大对客源地的营销力度也是促进古镇的旅游发展的必要手段。

[1]杨载田.中国旅游地理[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2010(3).

[2]史一甜.靖港古镇文物普查的思考[J].中国文物信息,2008.5(5).

[3]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呼唤“理性回归”[J].城市观察,2011-0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