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王堃

【摘 要】创新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原有理论、观点的突破和对过去实践的超越。根据国内高校大学生的创新现状,本文着重介绍了创新实验的实现步骤即选题、申报、实施、结题验收。通过创新实验,培养高校学生的设计能力、操作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使高校培养出的人才更能适应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关键词】创新实验;研究;探索

0 前言

2008年5月18日,着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在上海浦江创新论坛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对滚滚而来的世界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浪潮,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创新思维对民族的兴旺、知识经济的挑战以及新世纪的思想解放,都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1]。

现阶段高等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及实践能力的人才。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轻动手实验的问题,重书本知识,轻动手实验。明显的表现就是擅长书面考试,动手实验能力较弱,其结果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因此,探索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2-4]。

1 国内高校大学生创新现状

据统计,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发到80%左右,而我国当前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39%。与发达国家相比科技含量偏低。其根源就在于我国的高、精、尖科技水平滞后,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严重缺乏[5]。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实验探索、课题研究、技能竞赛等模式实现,但是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却不容乐观。这是由于她们是经过了多年应试教育的洗礼,进入大学之后就抱有享乐的心理,对发明创造的追求和渴望明显不如国外的大学。于是就出现了我国大学生考试能力闻名世界,但是创新能力比较差。而在研究经费投入方面,国内高校由于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制约,学生只能通过观看视频或教师演示被动接受知识,因而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6]。

心理研究表明,大学生处于成年初期,是一生中创造能力最活跃的时期,但是我国每年受理的近15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的仅占0.5%,而在美国,每年受理的近40万件专利申请中,大学生申请专利占23%左右[7]。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刻不容缓!

2 创新实验的实现步骤

创新实验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条件,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创新实验的实现步骤包含四个基本过程即创新实验的选题、创新实验的申报、创新实验的申报以及创新实验的结题验收。

2.1 创新实验的选题

高校大学生创新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严格的时间要求和结题验收制度,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而要科学选题。创新实验项目的设置应遵循三个原则:①研究题目要有限化,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②课题的选择要有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需要性等特征;③题目可以考虑与科研项目相结合的方式,依托国家项目,省部级项目,或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的项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提高。[8]

2.2 创新实验的申报

创新实验的申报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育模式。具体形式分为学生参与科研型、学生科技活动型、自选实验项目型。

第一,学生参与科研型创新实验。主要是高校实验中心(或研究所)定期发布教师科研项目中的研究项目,吸引学生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活动。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注意加强对学生实验素质和技能、创造性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的培养。

第二,学生自拟课题型创新实验。学生可自行拟题,自行起草项目申请书,自行联系指导教师,申报创新项目,开展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活动。针对创新项目中的实验环节,由项目负责人向实验中心或研究所申报,经审批后,由实验中心提供实验条件供学生自主实验。

第三,自选实验项目型创新实验。由高校实验中心或研究所拟定实验项目,经专业审核后发布,学生进行选择。学生在实验中必须独立完成项目的方案设计、实验数据的整理及分析,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

2.3 创新实验的实施

首先,创新实验负责人应积极组织协调本项目的成员,通知信息,安排任务。

其次,高校实验中心及研究所教师应积极支持和帮助创新实验成员,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解决实际困难,并检查、监督实验进展情况。

再次,对于学生自主实验项目,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其实施过程更应该严格控制和检查,以使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个创新实验项目的申报内容。

2.4 创新实验的结题验收

创新实验项目的结题验收工作由高校实验中心或研究所教师负责组织、实施。实验中心或研究所组织学生结题答辩、专家评审评议,验收合格后,进行公布。创新实验结题时需完成实验规定任务,撰写出规范的实验报告,验收合格后,提交所有的结题材料,并同时提交项目申报书中结题要求所规定的标志性成果。

3 创新实验的展望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创新能力已经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而当前的应试教育制度决定了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培养自身的创新及实践能力,通过创新实验是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大学生在进入高校时根据所学专业、课程等各个方面,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结合教育资源、学生自身的特点,组成创新小组,以期实现其实践与理论能力的共同发展。因此,完善创新实验体系对于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http://www.gmw.cn/content/2008-09/04/content_832560.htm[OL].

[2]周济.创新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J].中国高等教育,2006(3):9-13.

[3]张屹,张虎.面向大学生科技创新对当前高校实验教学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2):84-86.

[4]周颖.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义与措施[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1(1):174-176.

[5]郑伦卫.高校图书馆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措施研究[J].2012,13(6):11-14.

[6]陈睿颖,张晚晴,陈泽生,等.创新实验的魅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2):85-88.

[7]高雅平.浅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2007,9(4):103-106.

[8]刘天模,黄佳木,王金星.材料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7):88-90.

[责任编辑: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