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伟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上海 213000)

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历史活动的新形式,打破了以往等级制社会的地区、民族、国家的限制。一般认为,全球化发源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人类的活动由陆地转向海洋。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全球化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张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发展形态。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政策失灵,各国纷纷转向新自由主义,加速世界经济政治的全球一体化转向。21世纪后,全球化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果,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了全球范围内的社会问题与危机,即全球化的“双重效应”。笔者认为,只有正确剖析“什幺是全球化?”的深层本质,才能从本源上区别“一带一路”战略与全球化的不同之处,才能在实践中探索解决全球化困境的机制。

一、全球化的本质:资本扩张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等级制社会的生产方式,展现出自身先进的生产力。资本的本性是价值增殖,无限追逐剩余价值,资本的发展趋势就是把一切社会的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驱动的生产方式,通过不断扩张流通范围实现资本的“生产—消费”流转。资本的扩张成为世界性的解放力量,取消一切地域、民族、国家的界限,因此,全球化是资本扩张的应有之义。资本不断提高和发展生产力,把自然界变成属人的自然界,形成全球化的感性活动的属性。

资本全球化扩张的同时也产生阻碍自身运行的对立力量,导致资本扩张动力的丧失。资本扩张依托全球化,以资本、技术、市场为手段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拓展到发展中国家。资本的全球化分为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劳动者的自然力;第二,自然资源的自然力;第三,社会总体性劳动的自然力。在全球化的历程中,发展中国家利用外国资本发展本国生产力,仅仅一小部分由于自身条件的不同,完成了资本主义改造,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最终成为资本全球化悖论的承担者。发达国家通过全球化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经济危机、生态危机、社会危机)随着资本的转移一起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资本积累建立在发展中国家的“贫困积累”之上,以此支撑发达国家的政府公共开支和社会保障体系,缓和并延缓发达国家体系内部的经济危机与社会危机,换取发达国家的“蓝天白云”。资本全球化扩张的同时也产生阻碍自身运行的对立力量,导致资本扩张动力的丧失。上述的各种危机通过资本全球化网络又反馈到发达国家自身,产生了全球治理视域内的表象性问题。

二、“一带一路”:对全球化的否定与现实性超越

全球化从本质上不同于“一带一路”,两者的社会基础不同,但同时不能完全割裂两者的关系。学界有这样一些观点:第一,“一带一路”等同于全球化4.0;第二,“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同于提供公共产品;第三,“一带一路”只是单纯的经济交往,共商共建共享只限于经济领域,不包含政治交往、文化交往,“一带一路”并非推翻全球化领域下的国际架构、国际安排和国际秩序;第四,符号化的“一带一路”与古代的“丝绸之路”具有共同的“所指”。以上各种观点的共同特征是:忽视了“一带一路”与全球化的社会关系基础。以全球化4.0表述“一带一路”一方面从理论上消解了两者的区别,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必然导致“一带一路”重蹈全球化的资本悖论。以西方经济学的视域把基础设施建设理解成公共产品,必然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原子化,最终陷入谁提供公共产品的主体性的逻辑悖论。把“一带一路”局限于经济交往,必然导致“一带一路”发展的片面性,割裂社会的经济交往与政治、文化交往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一带一路”建设必然引起资本主义力量主导的全球化视域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社会结构的变化;不能因为国际社会上一些反对的声音,就龟缩不前,不能因为“中国威胁论”,就停滞发展“一带一路”,声称“一带一路”只限于经济合作,这是典型的抛弃中国社会基础、在霸权主义面前投降的右倾主义路线;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道路早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用实践证明了,这条右倾主义道路是走不通的,是被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所抛弃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也是付出沉重代价的结果。在21世纪,这种右倾主义的新表现形式严重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论思想,只局限于经济领域,必然导致“一带一路”的发展被资本力量所控制。“一带一路”继承了古代社会交往精神,但必须从目前国情出发,发掘“一带一路”的异质性与时代性,不能限制于古代海上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固有和传统模式,深刻理解其符号性,必须在实践中丰富“一带一路”的新内涵,克服全球化的资本扩张逻辑悖论。因此,“一带一路”是对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的现实性超越。

三、“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实践

“一带一路”从我国国情出发,具有中华民族社会活动的历史积累性,是中国人民实现自我发展的新需要。承载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南南合作、南北合作、改革开放的历史内涵,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五大发展理念”在国际领域的延伸和现实展开。“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是资本悖论的实际承担者,共商、共享、共建是对克服资本力量主导的全球化的社会普遍问题的现实需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主导的全球化也形成了人类社会共同体,其把世界历史交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物与物的关系,逆全球化、民粹主义、保护主义等是这种社会共同体的自身悖论与现实矛盾。实践证明,资本扩张全球化形成的社会共同体是不可持续的。但其积极性是为共产主义力量主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涵正是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实践。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鲁品越.鲜活的资本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