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磊,徐媛媛,杨 娇,任 珊

(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北京 100872)

食品安全事关民生福祉、国家安定和社会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和高度重视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应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1]。2019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首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食品安全工作纲领性文件,为推进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出了具体要求[2]。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意见》中对食品安全治理人才培养的高校提出了明确要求,即要通过完善专业院校课程设置、加强食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逐步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能力[2]。本文就国内外食品安全治理现状和食品学科人才需求进行分析,梳理总结国外具有代表性的高校食品学科及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食品学科建设以及食品安全治理人才培养提供借鉴,助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1 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支撑作用

近年来,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呈现出稳步向好的趋势,但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微生物和重金属污染、农药兽药残留超标、添加剂使用不规范、制假售假等问题时有发生,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逐渐显现;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法制不够健全,一些生产经营者唯利是图、主体责任意识不强;新业态、新资源潜在风险增多,国际贸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加深;食品安全标准与最严谨标准要求尚有一定差距,风险监测评估预警等基础工作薄弱,且基层监管力量和技术手段跟不上。这些问题突出反映了我国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存在短板。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需要全面贯穿依法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的理念,深化治理模式改革,建立健全治理主体多元协作、治理机制多元整合、治理环节多元衔接的治理体系,从根本上改善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目标,有效实施食品安全战略,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保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第一动能,人才培养是国家治理体系中需要优先关注的重点领域,食品安全治理人才的培养应当着眼于未来30 年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战略安排,食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也是一个不断适应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持续过程。

食品安全治理作为一个典型的问题导向、文理交叉的跨学科研究领域,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复杂,其治理研究需要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理工学科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学科人才的共同参与[3]。具体而言,食品安全治理涵盖从农田到餐桌的整个过程,涉及生产、加工、包装、检验、储运、销售、餐饮等多个环节;既要上溯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又要延伸到公众健康的风险分析、危害预防与疾病控制;既包括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标准制定、快速检验检测方法确立、可追溯体系研发、大数据分析等,又包括社会科学领域的政府监管、法律规制、法律法规保障、风险交流等各个方面;既需要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保障和数据建模,又需要人文社科领域的管理策略、舆情研判和风险评估,广泛涉及环境科学、食品科学、生物科学、农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法学、管理学、新闻传播等社会科学知识。例如,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既涉及生物学、遗传学等技术问题,又反映出合理标识和阈值制度缺失等制度建构的滞后问题。

从这些特点来看,食品安全既是科学问题(与农业、营养、卫生等密切相关),也是社会问题(与法律、经济、社会等密切相关),唯有掌握多学科知识的人才才能较好地整体把控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建设从法律、管理、技术等层面都需要充足的食品安全治理人才支撑,而现实情况是,分布在生产经营企业、监管执法部门、司法部门以及区域性国际性组织等领域的食品安全人才,无论是从业人员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远不能满足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的需要。

一是低技术水平的食品从业者人数众多。食品生产加工过程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2019年11月,第4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显示,全国农副食品加工业营业收入5.14万亿 元,企业法人单位13.7万 家,食品制造业营业收入2.07万亿 元,企业法人单位7.1万 家[4]。从食品加工业企业规模来看,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占多数。根据2018年的统计数据,在全国1.03亿 户市场主体中[5],有证食品生产经营者约1 300万 户[6],占比为13%,除此之外还有360万 户“三小”食品生产经营者。在数量如此庞大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中,绝大部分为10 人以下小企业[7]。中小型食品加工企业生产技术含量低、加工工人生产技术水平有限、资金缺乏、生产效率低下,致使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8]。

二是复合型食品安全治理人才数量不足,综合监管能力有待提升。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治理的高度综合性,这要运用不同的手段,给出综合的对策结论,把治理方案设计得更加科学合理。例如,有些食品安全问题既有源头污染的原因(如土壤质量下降、化肥使用过量、水质污染造成食用农产品、食品原材料等被污染),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秩序失灵、缺乏有效监督的结果。在新平台、新技术发展的前提下,食品安全监管机遇面临着新的挑战,科学监管食品安全的水平亟需提高[9];随着网络化的不断发展,食品安全监管的难度越来越高,如网络外卖食品风险具有隐蔽性,极大地增加了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的难度[10]。相比之下,我国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编制长期在10万 人左右,而各类有证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则数以百万计,基层监督执法人员数量不足[11]。以天津市为例,2019年底,天津市现有各类市场主体120万 户,食品经营主体数近20万 户,约占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总数的1/6,其中,食品销售经营者8.6万 户、餐饮服务经营者5.3万 户。与数量巨大的经营者相比,全市各区基层直接从事经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的执法人员仅500 人左右,人均监管食品经营环节主体数为394 户;其中,人均监管餐饮单位203 户[12]。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策制定者和监管人员有效整合不同知识资源以提出综合治理方案。

三是食品安全治理国际化应对能力不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贸易的日益活跃,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呈现出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13]。食品安全治理是一个世界性问题,随着世界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消费者对食品多样化的需求也在增长,产生了更长和更为复杂的食品链。在食品链一端的污染可能殃及世界另一端的人口。就食品领域而言,由于其作为入口消费品的特性,其风险的系统性远超出普通产品,通过国际贸易链条的传送,食品安全风险不再是个体化的,而是区域的、全国的,甚至是全球的。发生不幸事件在现代社会中造成的后果不再是单一的、可预见的,而是趋于高度复合化和复杂化的,也是难以准确预见并予以调控的[14]。在应对食品安全国际化问题中,我国的国际化人才储备也存在不足。

追本溯源,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和存在的食品学科人才问题与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息息相关。自从食品学科开设以来,我国各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名称与特色各异,开设相关专业数量最多的为综合性院校,另外还有农林类、理工类、师范类、医药类、工商类、海洋水产类院校等。不同类别高校在食品专业主干课程设置上的难度、广度、深度区别较大,如医学培养侧重点为食物营养和公共卫生监测,意在培养营养师和公共卫生技术人员;农学注重培养动植物疾病检验与检疫人才;理学与工学旨在培养检测技术人员与技术性管理工程师等。个别高校存在盲目设置课程,或因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准确,套用食品工程与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模式的问题[15]。近年来,国家逐步规范并删减专业数量,如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农产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和原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合并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属于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一级专业下属的二级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021年之前,这些学科门类按照知识体系和研究领域来划分,主要是知识发展演化的结果。但实际上,人才培养与问题研究不应只按照在学科体系的基础上发展成立,更多的要根植于当前的社会需要,这就决定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必然性。202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新设置“交叉学科”门类,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16],交叉学科突破了传统上按照纵向知识分类来设置的原则,以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出发点,按照社会需求把纵向的不同知识聚集在一起,该设置方法遵循了社会需求逻辑而非单一的知识逻辑[17]。我国交叉学科起步较晚,尤其是在食品安全领域,交叉学科的缺失会造成食品安全治理领域复合型人才的缺位。并且在已有的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中,少有学校注重培养学生本科阶段的国际化视野,开展食品类专业跨国校际联合培养项目、海外交换交流项目的高校更是凤毛麟角,造成了未来食品安全治理领域国际化人才的不足。另外,我国高校设立的食品专业侧重于理论研究与教学,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校企合作机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多提供基础资料整理等一般性工作岗位,学生难以学习到食品生产、检验检测等核心技术,导致学生实践技能比较薄弱。

因此,加强食品学科建设,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既懂法律又懂技术、既掌握知识又具备实践技能、既了解中国国情又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打破传统人才培养的知识壁垒,满足治理实践的需要,是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改善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的必由之路。

2 国外食品安全领域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的经验

国外食品学科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生物学、统计学等领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实践应用、理论学术研究的发展,都高度呈现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趋势,这种跨学科教育与研究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流理念和方法。食品学科与化学、微生物学、动植物学、统计学、物理学、营养学、药学、法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均有交叉与融合[17]。目前,国外食品学科专业设置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食品科学与食品技术为主攻方向,辅以其他学科的跨科教育,这种形式的学科设置是当前国外食品科学领域本科学科设置的主流形式;另一种多为研究生阶段,即融合不同学科设置的交叉学科专业——“食品科学+X”型学科。不管是跨学科、复合学科还是交叉学科,这些培养模式共同形成了食品安全治理技术领域较为全面的人才培养体系。

对国外食品安全领域交叉学科的梳理,有利于探索我国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考察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国外高校在食品学科建设和食品安全人才培养方面的情况,能够总结出一些共性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国外高校重视食品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与实验,同时强调食品科学应用范围的拓展[18]。本科阶段的食品学科主要培养学生食品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技能和专长;硕士、博士阶段则注重深度培养和进一步的专业细化,由此建立起从本科到硕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以满足食品安全治理领域理论研究、技术研发、监督管理等不同方面的人才需求。

2.1 以食品科学与技术为主的本科教育

国外食品安全的学科体系非常丰富。食品学科被定义为通过应用基础科学及工程知识来研究食品的物理、化学及生化性质及食品加工原理的一门科学[19]。有些学校本科教育阶段将食品科学、食品技术加以简单区分,例如,作为欧洲和世界食品科学和技术的领先中心之一的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便更侧重食品技术方向,其食品技术专业可追溯至50多年前,被公认为是欧洲该领域最好及最具创新性的项目之一。该专业在食品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产品设计和配料功能、可持续食品加工工程、食品发酵与生物技术、乳品科学与技术、食品消化与健康、美食科学、感官科学等专业[20]。而英国萨里大学的食品科学专业倾向于食品科学的理论学习,专业学制三年,第一年主要学习食品主题相关课程,如食品科学与营养,为学业奠定坚实基础;第二年主要学习食物成分在加工和存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了解食品微生物学的作用以及如何生产安全、营养的食品,了解食物中使用成分的功能性,同时探索营养学的本质及其在了解病因、预防关键性疾病(如癌症)中的作用;第三年将学习食物化学等专业化主题,以继续评估食物中天然与添加成分的作用,更深入了解生产安全营养食品的技术以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21]。

更多的国外院校并未明确区分食品科学与食品技术两个专业的界限,食品相关专业本科阶段的学科建设多侧重于食品科学与技术的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开发创新型、健康型、营养型食品产品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时注重食品科学技术在产业领域的实践,鼓励学生获取、整合食品科学和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并能利用其所学知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例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食品科学专业对食品科学理论知识(如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等)与科学技术在食品生产、储存和销售中的应用进行整合,关注食品安全、营养、食品品质、食品加工管理以及新产品和工艺开发的学习,并为学生提供食品检测员、微生物检测、产品研发等岗位的实习机会[22]。又如新西兰的梅西大学为本科生设置食品加工工程与食品技术两个专业,学生在本科入校注册时需要对专业进行初选,而在对食品行业有了深入了解后,可以在第3年中旬做出最终的专业选择,并在食品或生物制品行业完成至少36 个月的相关专业实践之后,学生可以在食品安全与质量硕士或者食品技术硕士中选择其一进行深入研究[23]。以食品科学与技术为主要课程的本科项目,学生大多获得食品学科相关的工程、科学、技术或同等学历的学士学位,这种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食品人才的专业性,为其进入食品安全硕士阶段的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在学习食品科学与技术的基础上,越来越多国外院校开设与食品安全学科相关且更广泛的研究方向。通过在本科阶段介绍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学生可以尽早确定研究方向,确保其在毕业后可以在多个领域内就业或者选择某一方向继续深造学习。如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的食品科学专业以食品生物学、食品化学和食品加工为基础学科,本科设置了5 个不同的研究方向,其中食品科学与管理经济研究方向结合了食品科学、管理经济学与农业、食品和资源经济学课程,为对食品工业管理方面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平台。该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物理和食品科学的其他课程,比如管理学、市场营销、农业食品政策分析、当前食品科学问题与食品法律、初级微观/宏观经济学、微观/宏观经济学的原理与应用等经管类课程[24-25]。又如京都大学食品生物科学方向的学生,低年级时需要参加强制的基础课程,包括微积分、基础有机化学等,以此夯实基础,同时也需要参加全校组织的文科课程,丰富眼界,提升语言技能;而步入高年级时,就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加入具体机构,例如食物化学、营养化学、食物的生理功能等机构,或者选择进入研究生院深入学习[26]。

除了本科阶段在食品安全学科引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一些院校的学科融合还表现在与国家政策、国际标准等方面的融合。如全澳第一名、世界第25名[27]的墨尔本大学的食品相关专业本科生需要在前两年完成化学、生物学和食品科学等必修科目,该大学鼓励学生积极拓展知识面,提供了包括食品政策、食品监管、食品市场在内的多门选修课[28]。澳大利亚另一所知名高校昆士兰大学,其食品科学专业设在农业食品科学学院下,学校开设了介绍食品行业面临的安全挑战的课程——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该课程包括风险控制、食品质量和安全评估、食品安全法规等,并讨论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以及如食品欺诈、食品过敏原等其他热门问题,以期培养专业食品人才[29]。

通过以上梳理可知,国外大学本科阶段多以食品科学、食品技术、食品安全为依托,以食品行业发展需求为中心,在完成专业所需要的核心课程之后,向其他特定学科拓展。相关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就职于食品制造和食品配料公司和其他行业,供应商品和服务的食品行业,多从事基础的食品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工作;或者选择更加细化的研究方向继续深造;也有一些大学本科毕业生就职于与食品法、公众健康和福利有关的政府机构。这种学科融合模式的人才培养,其主要研究领域依旧是“食品科学”或者“食品安全”,是以此专业为核心导向,辅之以其他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在目前的食品安全学科领域比较常见,在学科融合模式下培养的人才,比较适合从事在食品安全治理领域某一环节的专攻工作,如食品安全自然科学领域的技术标准制定、快速检验检测方法确立等层面的基础研究型或者管理型工作。但更加宏观的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的提升,需要多个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形成系统的知识架构,因此,复合型交叉学科的教育和研究应运而生。

2.2 复合型交叉学科教育与研究

食品产业的内涵与外延正发生历史性的变革,食品产业为“加工业”的内涵已经扩展到“大食品产业体系”时代[30],不仅与营养学、健康学有关的复合学科得以丰富和发展,更是延展到了法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领域。许多高校凭借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师资力量,根据社会需求在研究生阶段设置了食品安全治理领域的交叉学科专业,使研究生建立起相关行业的基本知识体系和理论基础。食品安全领域的交叉学科主要特点是面向食品安全问题的两个或者多个学科之间,依照内在逻辑关系深度融合而联结渗透形成的新学科,彼此没有主次之分,就某一专业领域内挖掘学科深度,旨在培养食品安全治理领域的复合型人才。

2.2.1 食品科学与经济管理学

在食品工业不断涌现新业态的今天,食品“经济产品”和“公共产品”的双重属性决定了现代食品产业需要的不仅是食品工程技术类的人才,还迫切需要食品经管类人才。食品经济管理是由经济管理知识(食品溯源性、食品安全管理等)、管理学与经济学知识(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宏观经济学等)和食品科学与工程知识(食品加工、包装、食品营养学等)等交叉而成的学科[31]。在制定与食品行业相关的产业政策、法律法规时,除了技术层面之外,还需要考虑影响食品系统的其他有机组成部分(如制度、政策等环境因素)和“经济”现象[32],该专业将这几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此培养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适应性强的从事食品经济微观和宏观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例如,在食品科学经济管理领域学科设置比较成熟的学校有美国罗格斯大学,其环境与生物科学学院设立了农业、食品和资源经济的交叉学科,专门开设了以食品科学为导向的商科和理科联合硕士学位(master of business and science degree with a food science concentration,MBS)。MBS项目要求申请人应具有食品科学、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工程或相关领域的学士学位。优先录取修过有机化学这门课程的学生,没有学过有机化学的学生必须在第一学期完成一门课程。在研究生阶段,MBS项目以食品及相关消费驱动行业中管理技术开发和商业应用的基本技能为主,学生将学习食品科学与技术的原理与应用、管理与计划、食品安全、团队合作、沟通技巧以及财务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参与该项目的学生将取得商业理学硕士学位,是理学课程和商业课程的复合型硕士项目。MBS专业商业课程体系和科学课程体系构成了食品科学+经济管理的坚实课程网络[33]。

MBS项目很好地满足了美国当下就食品发展领域对高等复合型人才学历的需求,其入学条件限定于修过食品科学相关专业的本科生,从源头上确保了MBS项目毕业的学生具有扎实的食品科学理论和基本的食品技术知识,通过鼓励学生利用他们专业的科学背景应用于商业、管理领域。毕业生通常可以成为食品工业、政府和学术界的领导者。

2.2.2 食品科学与法学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的日益提高,有关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也更加繁冗复杂,对于食品行业、监管机构和咨询机构来说,跟上所有监管进展、减少法律风险并确保合规的难度越来越大。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和哈佛大学在“食品科学+法学”领域的探索正是食品法律和监管事务行业所需要的理念。法学和食品科学的复合型学科旨在培养在食品法律和监管事务的专业化人才,以期学生成为食品安全治理领域和食品安全法律方面的专家。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的食品安全专业是世界上第一个食品安全的研究生学位项目,该项目不仅注重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的相互作用,也强调了食品安全有关法律法规的重要性。该专业围绕食品安全,共分为3 个研究方向:食品安全应用、食品法律法规实务、供应链安全[34]。食品法律法规实务方向要求拥有法律或食品科学本科学位,具有欧洲研究、治理与政策、营养与健康、农业或环境科学或其他相关课程背景的学生申请。该项目的专业教学和研究主要由两个具体专业构成,包括应用型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法,课程包括食品安全技术(如生物学、毒理学等技术类学科)与食品安全法律(如法学、经济学、风险管理和交流等)两个方面[35]。其中法学课程的安排结合了学生的专业背景和个人兴趣。例如,所有的学生都要参与“食品法、管理和经济学”、“国际和美国食品法”、“知识产权”和“食品安全管理”课程,如果专业背景为自然科学可以选修“食品安全经济学”,法学专业背景的学生则选学“食品技术概要”和“食品危害”。此外,学生可自由选择的课程还包括“中国食品和农业法律”、“风险交流”、“食品生物学”和“食品毒理学”[35]。毕业后,学生可以作为食品安全专业人士,在食品企业、政府机构、产品协会或者研究和法律机构从事相关的工作[36]。

再如哈佛大学,法学是其强势科学。以法学教育为基础,哈佛大学建立了食品法和政策诊所以及食品法实验室。这种“实验室模式”主要是以食品相关法律为基础并外延至食品科学的跨学科培养模式,强调从食品自身的特殊性出发,提高业界和学术界对食品安全领域的重视。学生主要通过了解食品科学相关的知识,便于其应用法律和政策工具来解决美国食品系统对于健康、环境、经济等的影响,比如如何向食品企业和协会解读联邦有关食品监管的法律和政策要求[37]。

2.3 以项目为导向的多学科交叉模式

以项目为导向的多学科交叉一般在博士阶段的培养比较常见,在博士阶段就食品安全领域的某一个分支展开即细化具体又交叉融合的研究。这种模式多培养某一领域内的专有技术性、研究型人才。比如欧洲博士研究生多参与院校与业界、院校与院校之间的合作研究项目,共享一个大型的研究基金,来自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甚至不同业界的博士生、博士生导师、专职科研人员组成以项目为导向的研究团队,具有时效性,少有学校设置特定研究方向的博士项目。比如爱尔兰科克大学的食品科学博士项目是以“Innovative food processing and new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for the design of novel healthy products for the prepared consumer foods sector(InFoTech)”为基础进行招聘,该项目旨在组建一个由食品设计、食品物理学、饱腹度量化、安全、干燥技术和跨文化新颖感官技术等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将为针对消费者食品市场所设计的新型营养食品提供新的技术解决方案[38]。又如瓦赫宁根大学有6 个博士研究生院,每个研究生院有其详细的研究方向。其中VLAG(advanced studies in food technology, agro-biotechnology, nutrition and health sciences)在生物基础、生物分子、食品和营养科学领域形成了一个研究团体,致力于食品和营养方面的发展,促进个人健康和环境健康。VLAG与瓦赫宁根大学其他研究生院、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医学中心,以及荷兰乳品研究所、瓦赫宁根大学食品与生物基础研究实验室、国家农产品质量控制研究所、国家公共卫生与环境研究所等研究中心建立了合作[39]。以项目为基础组成的研究团队,差异化的学科背景保证了学科间的跨界融合,更为培养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可能性。

3 食品安全治理领域人才培养发展趋势

3.1 跨界融合模式下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的迫切需要,纵观食品完整产业链,从本质来讲,要实现食品学科跨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与食品实体产业紧密结合,由产业跟跑,并跑实现领跑。因食品安全治理的独特性,大部分欧美食品学科高校无论本科或硕士,食品专业均包含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理论学习中高校主要灌输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一般以实验室、实习、毕业论文等形式开展,通过与食品实体产业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实现产教融合,是实现全面提升跨界治理能力与水平的重要路径。

在欧洲,食品学科排名靠前的高校一般周围均有食品研究机构或食品集群,比如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或通过高校间合作实现食品实践基地的共享,如德国隆德大学、爱尔兰科克大学等。通过产学研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加深学生对食品产业、食品专业的理解,为学生学习、科研和就业创造平台与机会。以“食品”为主题,搜索到的食品集群约150 家[40],如以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引领,聚集了大量国际顶级的跨国公司和食品科研院所,被称为“荷兰食品硅谷”[41];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多所着名大学及食品科研机构为中心形成的丹麦食品与生物集群,由丹麦农业和视频委员会以及丹麦食品和饮料联合会合作,汇聚了哥本哈根大学、奥尔胡斯大学等十几家高校、食品研究机构与技术中心的230余家中大型跨国企业与公司[42];以帕尔马大学、摩德纳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食品产业引领的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食品产业集群,其作为意大利农业与食品产业基地,借助该区先进的农业及工业技术,在意大利北部形成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食品产业集群,汇聚了以院校为中心的厄勒食品集群、意大利农业与经济研究院、意大利食品工业联合会等大规模地方研究机构[43]。

日本高校也非常重视食品学科的研究实验。在东京大学农业与生命科学研究院下的食品安全研究中心就设置了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以及食品功能科学实验室,以此保证中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可以共同发展[44]。而在京都大学的学生同样也需要完成基础的实验。从第3年下学期开始,学生每天下午需要参加实验室或者加入研究单位,研究方向包括营养消化与吸收、酶引发的新陈代谢等问题,以此进一步深化对食品领域的认知[26]。

3.2 跨校联合模式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食品安全已成为世界性话题,是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45]。保障食品安全不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责任,防范食品安全风险迫切需要世界各国密切协作、加强合作[46-47]。除了设置跨学科专业,跨学院、跨学校的联合培养也是国外食品安全治理领域专业人才培养的另一个特点,培养国际化的食品安全治理人才也是国外食品学科发展的新趋势。通过跨校联合培养,整合不同高校优势课程,提供更全面、先进的课程体系,学生有机会学习不同国家食品科学领域内前沿发展动态,同时培养自己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这种跨国的校际培养模式是培养国际组织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欧洲地区国家众多,国家之间的连接相对紧密,跨国家、跨学校的联合培养更为常见。例如,德国霍恩海姆大学是德国第一个建立食品工艺学科的大学,是德国一流农业与食品学科院校,其学生可选择攻读有机农业和食品系统专业的双学位。在霍恩海姆大学完成第一年课程后,经考试委员会批准,第二年可到奥地利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波兰华沙生命科学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或法国里昂罗纳-阿尔卑斯高等农学院中的一所大学完成课程学习,并且可以在上述4 所大学中获得学士学位或双学士学位[48]。这4 所大学在有机农业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各具特色,如波兰华沙生命科学大学的有机食品加工和营销、法国里昂罗纳-阿尔卑斯高等农学院的农业生态学研究、丹麦奥胡斯大学的植物营养和健康、动物福利和健康领域、奥地利自然资源与生命科学大学的有机农业。此外,瓦赫宁根大学食品技术专业中欧洲食品研究是与爱尔兰科克大学、瑞典隆德大学、法国巴黎高科农业学院以及其他10 个大型工业合作伙伴共同合作开展的硕士项目[49]。

另外,交换培养项目也是跨校联合培养的一种模式,如新西兰梅西大学开设了与中国高校的交换培养项目,浙江大学食品科学和技术的学生可以在7月前往新西兰开展为期一学期的学习[50]。日本高校也尽可能培养国际性食品学科人才,例如北海道大学于2013年设置了“生物圈可持续性科学”的全英文研究生课程,该课程对食品、健康和环境等研究领域进行了融合,旨在培养专业型和应用型的食品领域人才[51]。

4 结 语

通过对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有代表性的高校食品学科以及人才培养情况进行梳理,能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多元师资结构和产学研合作,为跨学科跨专业的融合创建了有利的条件,形成了复合型、交叉型学科模式。对国外教学经验的考察与辨析,可以为我国食品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我国应进一步探索提升食品学科建设水平,改革创新食品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既具备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又精通监管法律知识的复合型食品安全治理人才,进而推动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提升。

强化跨学科协同研究和教学,培育食品安全治理学科群。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跨学科教育研究平台往往是在某一学科单位(不同的院系、学校、科研院所、行业学会等)基础上成立的机构,与其他跨学科合作单位之间主要依赖某一层面的协议维系合作关系[52]。这种合作关系往往比较松散,在实际操作中往往缺乏有效的合作平台和约束机制,缺乏长远和平稳的体制机制保障,因此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还有待加强[52]。国外食品科学领域形成了从本科宽幅课程教育、夯实食品科学的理论基础出发,到研究生阶段跨学科的细化研究方向,再到博士阶段以项目为基础的开放式自由研究3 个发展过程。我国未来可以探索食品科学与其他学科跨学科教育与跨学科研究的融合模式,各高校应尽快建立结合学科特点和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制定规范化、合理化的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3],如在食品工程类专业注重提高学生实践和技术能力[54],在食品质量与安全学科增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知识与风险防控内容等。同时在硕士阶段,不同类型院校还可结合本校资源优势进行学科交互,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复合型食品学科人才[54]。

在多学科发展和交叉融合基础上,积极推行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融合与创新发展,培育形成食品安全治理学科和专业。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环境、农业、食品、卫生、营养、轻工等自然科学,也涉及法学、公共管理、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在协同中形成跨学科交流、文理交叉的学科格局,构建一个问题意识明确、学术资源多元、研究方法综合的“食品安全治理学科群”。通过协同研究与教学,培育更多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食品安全治理人才。

以问题为导向整合学科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食品安全相关人才的培养一直分散在各个学科,各高校依托学科背景不同,对食品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培养计划有很大差异。我国目前还缺乏深度的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教学和跨学科协同教学模式[55]。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师资建制、经费匹配等各方面都仍遵循传统的学科和专业划分体系,专业组织的实体化、学院化,使长期固化的学科界限难以突破,学科专业之间缺少交叉与融合的激励机制设置,各学科之间难以形成深入的人才、信息等资源整合、资源共享、信息互动局面[52]。未来我国食品学科发展可以参考国外的“项目”导向培养模式,在食品科学跨学科人才培养中,培养学生全面和长远的规划意识,提高他们对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活动的参与热情和认同[52]。建立以问题为导向的专业教师团队,各高校可建立教学资源共享体系,实现高校食品学科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如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建立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参与教学和管理等[53]。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需求与兴趣爱好在各高校中选择课程与教师,建立课程互选、学分共享的机制。高校应发挥自身教育特色以及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优势,相互借鉴、相互参考,探索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教学资源的整合也会大大促进课程体系的建设,为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综合人才、提高学科培养质量提供保障。同时,注重加强国际合作,侧重培养食品学科学生的跨学科合作、研究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创新跨领域融合模式,推进产学研结合。食品科学是一门实践型学科,要求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关专业毕业生需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56]。实践教育是巩固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创新创业技能的关键方式,也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57]。但目前食品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多关注专业理论能力的提升,未建立具有食品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因此应加强食品学科实习实践平台建设,建成贯穿教学生涯、从校内到校外的一体化学生实践平台,包括与食品检验监管的相关部门建立合作关系,构建校企合作平台、实验及实习基地等,完善高校食品学科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质培养为核心,以技能训练为目标,真正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长[58-60]。加强、加深行业企事业单位参与人才培养的程度,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食品学科与食品产业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