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

摘 要:当前西藏自治区气象部门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工作,在公众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决策气象服务信息、应急响应气象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仍存在着预警信号发布渠道单一、公众缺乏气象灾害自救互救知识、 应急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应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管理工作,形成政府组织、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应急行动,拓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大力宣传防御气象灾害科普知识等,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技能,促进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工作有序开展。

关键词: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应急响应

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22-0194-02

2000年1月1日我国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明确规定:“气象台站应当按照职责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等。西藏是我国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重大气象灾害往往导致农牧民群众因灾返贫,为履行职责和落实“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发展理念,增强气象服务的针对性、主动性、及时性、准确性和多样性,2010年1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对社会发布《西藏自治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明确规定西藏暴雨、暴雪、干旱、大风、强降温及气象所引发的水旱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其他灾害的处置,要求对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并成立西藏自治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副主席担任组长、自治区人民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区气象局局长担任副组长,共计29个成员单位,明确界定了各自职责,而且《西藏自治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还对监测预报、信息共享、灾情普查、预警信息发布、预警知识宣传教育、信息报告、响应启动、分部门响应、分灾种响应、应急值守、现场处置、社会力量动员与参与、信息公布、应急终止、恢复与重建、通信与信息保障、应急救援保障、预案管理等作出了详细的规定,《西藏自治区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实施,促进了西藏地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升了西藏应对气象灾害的能力。2014年6月底西藏各级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天气气候变化发展规律,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确保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与时俱进,始终针对气象灾害的基本特点,始终符合当地天气气候发展规律,始终发挥其防灾减灾作用。

1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服务现状

1.1 公众天气预报

每天各级台站定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气象网站、12121电话、手机气象信息、电子屏幕等向社会公众发布24小时温度、湿度、晴雨、风力、大雾、地质灾害等级、森林火险等级预报等天气预报及各种专项气象预报等。每周定期通过报纸、气象网站、手机气象信息等向社会公众发布一周天气回顾与展望、农事建议气象旬报等。

1.2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

突发气象灾害发生迅猛、局地性强、预报难度大,一旦出现突发性气象灾害,要求在特定渠道中快速、敏捷、直接的发送给社会公众,通常利用广播、电视、手机信息、电子屏幕等及时有效的不定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2011年11月8日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西藏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分9种:强降雨、暴雪、强降温、大风、沙尘暴、冰雹、雷电、霜冻、道路结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等级划分为:一般、较重、严重、特别严重四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信号表示,对暴雨、暴雪等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要建立快速信息发布“绿色通道”,2015年实现了重大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提前15—30分钟发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0%以上,并力争在2020年,实现县县有气象主管机构,建成功能齐全、科学高效、覆盖城镇和农牧区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系统,基本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2015年上半年西藏出现5次强降雪过程,针对这5次过程,区气象台共发布6期《预警信号》,其中2月28日、3月14日、3月29日分别发布《暴雪橙色预警信号》和《暴雪黄色预警信号》,2月13日、3月2日及3月5日分别发布3期《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

根据《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质量检验办法(试行)》相关规定等文件上述预警信号进行检验,2015年上半年区气象台发布的预警信号TS评分(正确率)及命中率均达到了100%,预警信号发布时间提前量在14~15小时。

1.3 决策气象服务信息

决策气象服务是党、政领导和决策部门指挥防灾减灾、实施地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性信息之一,事关全局,责任重大,是气象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西藏高原决策气象服务重点是对农牧业和人民生命财产有重要影响的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遇有重大天气过程,自治区气象台向各级政府提供预报信息等,为自治区党委、政府有效应对气象灾害,加强社会管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提供决策支撑。

2015年4月25日西藏自治区吉隆、定日、聂拉木相继发生3.6级、5.9级和5.3级地震,自治区气象局于当日19时启动地震灾害救援气象保障服务Ⅲ级应急响应,区局相关职能处室和直属单位及日喀则市气象局、定日县气象局、聂拉木县气象局、亚东县帕里气象局立即进入Ⅲ级应急响应状态,西藏自治区气象台密切关注天气趋势,加强联动会商,每隔3小时制作一次灾区24时气象服务专报,包括灾区天气实况、24小时天气趋势预测、防灾减灾建议等内容,分别提供给自治区抗震救灾前方指导部和后方指挥部。此外,紧紧围绕需求,不断强化抗震救灾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精细化水平,专报内容不断更新,预报时段精细到1小时,将灾区气候资料提供给自治区抗震救灾指挥部,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有效气候参考资料。

1.4 应急响应气象服务

自治区各级政府不断完善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包括目的和依据、工作原则、适用范围,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监测、报告、预警,预警应急预案启动和响应,后期处置和应急保障等。各地气象部门灾害应急工作开展得高效、有序,全面提高了气象部门应急处置能力,为最大限度减轻或避免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5年4月25日地震后,4月27日20时西藏自治区气象局升级地震灾害气象服务Ⅲ级应急响应为Ⅱ级,要求区局各相关单位、日喀则市气象局、聂拉木县气象局、定日县气象局、亚东县气象局和阿里地区普兰县气象局按照Ⅱ级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做好气象保障服务工作,各相关单位实行24小时主要负责人领班制度,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加强联动,全力做好实时监测、预报预警、保障服务及灾情收集上报等工作。

2014年2月中旬西藏出现强降雪天气,针对此次降雪过程,西藏各级气象部门通过广播、电视、网站、报纸、短信、电话、传真、显示屏等各种渠道发布预报预警,及时广泛传播气象信息,同时自治区气象部门将会继续严密关注天气情况,做到提前预报、提早预警,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当好气象参谋。

2 存在的问题

2.1 预警信号发布渠道单一

西藏农牧民人口占西藏总人口的80%以上,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原因,目前西藏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经济欠发达,农牧业基本还是靠天吃饭。据记者了解,天气气候条件和气象灾害是制约农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西藏大多数农牧区、学校、山区等不能及时获取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利用各种媒体传播和发布气象灾害信息还有局限性,发布渠道主要为电视、广播、手机气象信息、电子屏幕等,电视和广播虽播发时效快、面广、响应快,但播出的时间受限制,因电视和广播部门并非24小时值班和播出,且越是基层播出时间越短,半夜发生的预警信号基本无法通过电视和广播发布,而电子屏幕点少,发布传播面窄,对于边远农村就更是没有有效的渠道传播气象预报预警,严重的影响到气象灾害的防御。

2.2 公众缺乏气象灾害自救互救知识

社会公众缺乏防御气象灾害常识,尤其是农村地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更为薄弱,要进一步提高农村的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同时,还要提高全民族灾害忧患意识,提高百姓自救互救的能力,特别是提高民众第一时间对气象灾害的反应和自救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2.3 应急管理机制不完善

气象工作关系民生,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气象应急响应机制已经到了关键期,气象部门应配合政府出台相应法规,大力做好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工作,但目前在面对一些灾害型天气的预警、应急管理,还尚未成为公共管理部门日常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有针对性的、更科学专业、有操作性的应对仍处于缺席状态。

3 气象灾害预报预警应急工作发展建议

3.1 形成政府组织、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应急行动

一是建立健全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应按照各自预案启动响应行动,分别开展抢险、保障、信息、物资调配、卫生防疫等响应行动;二是实行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由市、县、乡组织领导干部进行领导组织分配,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和灾情情况,统一指挥,协调抗灾救灾工作,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各部门各司其职,互相联动,互相沟通信息情报;三是市、县(区)迅速启动自然灾害救助救灾应急预案,组建抢险救灾应急分队,配备相应救灾救援设备;四是建立适合城市、社区、农村特点的义务气象信息员、志愿者队伍,通过气象信息网络及时向灾区通报灾情及变化情况,群众可根据灾情发展变化情况,按照灾情防御指挥,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3.2 拓宽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渠道

除了利用电视、广播、电话、手机短信、互联网、街道电子屏幕等多种方式向公众即时发布预警信息外,还要进一步拓宽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手段、渠道,灾在可人流密集区、大型社区、农村建立电子显示屏,利用公交车电子显示屏、村委宣传报栏等向公众即时发布预警信息,使预警信息快速准确发送到公众和用户手中,实现气象服务覆盖千家万户,为挽救财产和生命争取更多时间。在这些基础上,还要开发研究气象预警信息自动语音、气象服务图形图像处理和自动分发软件,在形成气象预警信息后,通过网络自动分发预警信息,解决灾害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

3.3 大力宣传防御气象灾害科普知识

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宣传,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座谈会等,把专业的、枯燥的气象术语以通俗易懂的形式通过电视、广播、报纸、街头现场宣传、标语等进行广泛宣传,要求宣传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易于运用,把气象科普知识送到农村、社区、企业、学校,提高社会公众对气象灾害防御知识的认知,使村组、家庭、社区、企业等内部人员在灾害发生前、发生中能够熟练开展自救、互救,提高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技能,有效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破坏和损失。

参考文献

[1]格央,杨丽敏,卓玛.2015年上半年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质量检验[J].西藏科技,2016,(8).

[2]格央,仓决.2013年西藏自治区级决策气象服务满意度和需求调查分析[J].西藏科技,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