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忠 贾立秀 顾海珍 范大娟

南京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4

一、概述

若将线上教学称为常规教学方式,那幺由于受到某些情况影响而转为线上教学的方式可以认为是一种应急型教学方式。随着大量实践数据的积累,线上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吴桃李设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少部分学生认为线上可以替代线下教学,而大部分学生倾向于将两者结合或更倾向于线下教学[1];王江典等的研究表明针对理论课和基础课,学生对线上教学的体验下降,而开展毕业设计的高年级学生更希望得到指导教师面对面的指导[2]。这些说明线上教学方法由于某些原因,其效果并不好,线下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更受学生肯定,将线上教学方式作为一种应急教学而非常规教学方式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二、应急型线上教学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问题

应急型线上教学的应用场景不同于完全的线上教学,也不同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它的教学持续时间不确定,教学进度不确定。应急型线上教学面临着应急性的问题,也面临着线上教学的一般问题。以下是具体的几个主要问题。

1.线上和线下教学分配难以提前设计

不同于精密设计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急状态下的线上教学计划安排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教与学都面临着快速切换和适应的难题。

2.线上教学无法第一时间感受学生的教学体验

由于空间阻隔,线上授课时无法及时获取学生授课时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受困于设备问题或者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听到教师的提问,课堂提问的耗时会大大增加,导致课堂提问的次数不可能太多,反馈信息较难及时获取。

3.在线教学缺乏沉浸式授课体验

学生授课时缺少“现场感”,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于屏幕,思维上也无法始终保持与教师同步,长时间观看屏幕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学生听课时的外部环境也不能和线下授课的外部环境比拟,学生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

4.在线上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

研究表明,在线学习中的生生互动会减少[3],学生之间的学习讨论和情感交流会明显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感到孤独和无助。

(二)策略

1.构建完善的线上教学资源

对于学生而言,通过预先了解线上资源可以大概了解本课程的知识框架,也可以辅助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课程在线上线下转换时,学生也能根据线上资源快速了解讲授进程,熟悉线上平台的使用。对于教师而言,可以从容地切换教学方式。

2.加强线上教学的互动设计

线上互动包括提问、讨论、作业展示、课堂测试等。研究表明,注重教学交互设计与实施[4],提高对互动型和反馈性教学方法的使用度[5],能增强学生在线学习的专注度,提升学生对在线学习的价值和意义的感知度。

3.精准个性化教师支持

教师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学生的在线学习时长、话题讨论参与程度和作业完成情况,结合课堂测试情况,尽可能生成学生的数字画像,对学生生成预测性的学情分析。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疏导等感情支持可以消除在线学习的焦虑孤独与消极倦怠[4]。同时要提供及时的答疑和教师支持,教师支持是在线学习中的最重要的反馈,反馈可以激起学习者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调整学习行为,激发学习动机,提升学习者的在线学习元认知策略[6]。

4.优化学习环境推荐

线上的学习环境容易使学习者感受到孤独和无助。通过榜样推荐、优秀学生作品推荐、学习资源推荐等,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归属感,增强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减少孤独感,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参与在线学习的行为意向[6]。

三、C语言课程的应急型线上教学实践

在上文提出的应对策略指导下,在某在线教学平台上建立了基本完善的线上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于2022年春季开展了依托在线教学平台和即时通信平台的应急型线上教学,对上文中的应对策略进行了教学实践。

(一)线上资源建设

(1)建立了完备的分章节的讲解视频,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的资源统计

(2)收集了学生在编译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并将这些问题的描述和解决办法汇集成在线教学平台的讨论中的一个置顶精华帖,如图2所示;

图2常见问题汇总

图3 其中一个讨论帖

(4)建设了包含1575题的题库,根据知识点进行分类,题型涉及单选、填空、程序题、多选题、判断题和简答题,如图4所示;

图4 题库目录

(5)建设了基于在线教学平台程序题自动评判机制的上机实验的线上资源。将实验目的和任务、实验报告格式用文字形式说明,以视频的形式讲解实验报告的撰写要求,每个实验任务在在线教学平台中以章节测验的形式发布,一般包含4~5道程序题。学生在线提交后,在线教学平台会在后台自动评判该程序,从而使学生可以及时得到反馈。

(二)线上教学组织

1.首次课特别交代内容

第一节课时交代课程的考核方式、课程组织方式等,着重强调线上学习数据在最终考核中的占比,增强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

2.教师课前准备

首先,发布预习任务:在即时通信平台上中告知学生预习内容,具体指定需要预先观看的在线教学平台中的课程视频内容(15分钟左右)。预习任务以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概念型内容为主。

本研究小组随机选取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100例患者,按照本研究小组制定的诊断标准:1.有慢性劳损史或外伤史。2.患者有头痛不适感和颈部疼痛、僵硬不适感。3.查体符合“四部27点中两部2点或两部2点以上规律”。4按揉阳性压痛点疼痛马上缓解。5.颈部CT有颈部间盘突出或X光有骨质增生或生理弯曲消失。诊断后按本研究小组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临床评价效果:总有效率为90%以上(包括显效率和有效率)。显效率85例,占85%,有效率5例,占5%,无效率10例,占10%。通过临床观察与电话随访,绝大部分患者反应疗效持久,较为满意。

其次,在在线教学平台中设置随堂练习:在在线教学平台的“活动”中设置三次随堂练习,其中第一次用于测试学生预习效果,第二次和第三次随堂练习既用于学生课堂新知的练习,也用于学生课内在线学习效果的测试。随堂练习是增强学生外部学习动机;增进课堂新知消化理解;掌握课堂新知技能、师生互动、实现教学反馈的重要手段。

最后,在在线教学平台中设置定时考勤和限时作业:在在线教学平台的“活动”中设置一次定时考勤,并设置限时课后作业。课后作业的起始时间可以设置为当次课开始的时间(某些进度较快的同学在课内可以做课后作业)。

3.课内教学组织

课内教学组织以随堂练习为中心的互动反馈设计为核心,如图5所示。

图5 在线授课时的课内互动反馈设计

以下是具体的课内教学组织方式。

(1)课前通告:提前告知学生课内将学习哪些章节和随堂练习的时间。

(2)预习成果测试:开始上课后,立即在在线教学平台中开始第一次随堂练习,一般5分钟左右,同时在即时通信平台中提醒学生签到和开始随堂练习。

(3)预习成果反馈:针对第一次课堂练习的答题情况,教师将错误率高于一定比例的知识点在即时通信平台中用文字详细解答。针对某些学生的异常答题情况,如答非所问等情况,通过即时通信平台与学生沟通,督促提升其在线学习的专注度。

(4)学生线上学习,教师答疑: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观看在线教学平台上的相关线上视频,若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主动通过即时通信平台向教师提问。教师通过即时通信平台进行答疑服务,当遇到学生的共性问题时,在即时通信平台中统一解答。

(5)第2次课堂练习:在在线教学平台中开始第二次随堂练习,一般5分钟左右,同时在即时通信平台中提醒学生开始随堂练习。

(6)第2次课堂练习反馈。

(7)学生继续学习线上资源。

(8)第3次课堂练习。

(9)第3次课堂练习反馈。

(10)下课前通告:在本次课授课结束的时候,通过即时通信平台告知学生本次课的在线教学平台上的课后作业和下次课的预习要求。

4.课后支持

学生课后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平台重新回顾课内未及时消化的线上教学视频并完成课后作业,在此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通过即时通信平台向教师提问。

教师在即时通信平台中提供答疑服务,并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及时了解学情,对于某些共性问题在即时通信平台中统一答复。针对某些后进学生,及时通过即时通信平台进行鼓励、疏导等感情支持,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记录作业完成质量高的学生,挑选某些优秀学生作业,准备在下次课中对相关同学进行表扬,并择机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三)教学评价

从课堂监控、视频观看、课后作业、章节学习次数、课后作业、课程互动、上机程序提交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课堂监控评价主要依据考勤数据,考勤有定时考勤和随机考勤,学生的考勤签到率为96.94%,表明学生在线率较高,迟到、早退等情况较少发生;视频任务的完成率为83.35%,全程授课过程中,线下授课占了一半左右课时,这表明大部分学生除了较好完成了线上授课时的视频观看任务以外,还在线下授课期间观看了部分线上视频;学生的章节学习次数平均为652.7次,表明大部分学生多次反复学习了章节内容;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完成课后作业,课后作业平均得分为87.9分。课程互动主要由随堂测试体现,大部分学生能够参与随堂测试,少部分学生学习进度较慢,导致未能在限定时间中完成随堂测试,随堂测试中每个问题满分为2分,课程互动积分达到300分为满分,学生的平均课程互动得分得分率为78.3%;上机程序的全部完成率为97.1%。从各项课堂指标分析来看,本节课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程结束后,向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涉及线上教学期间的学习氛围、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结果以及学习满意度等五个维度。从评价结果看,学生对于学习行为、学习结果以及学习满意度给出了较正面的评价,但是对于学习氛围、学习动机给出了负面的评价,这说明在调用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活跃程度方面,线上授课方式还存在很大提升的空间。

结语

线上教学作为应急性教学方式的成效研究广受关注,探讨了线上教学应急性问题及线上教学的一般性问题,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建议,并以此为指导思想进行了具体教学设计和实践,为提升应急型线上教学的教学效果提供参考。虽然从自我评价角度(学习数据分析)而言,实践结果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学生问卷调查中反映的学习氛围不佳和学习积极性不足的问题需要在后续实践中改进。再者,教学评价缺乏大样本的问卷调查数据支持,学生的在线学习数据可能并不能完全体现实际学习行为,以上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教学评价结果的偏差,未来可以采用扩大样本、采用访谈等方式使教学方式的改进方向更加准确、客观、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