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在生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骨折类型,在老年人中常见,需及时复位骨折,改善腕关节功能[1-2]。本研究分析了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对比及对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手术组男6例,女4例;年龄56~79岁,平均(66.21±2.21)岁。非手术组男5例,女5例;年龄55~79岁,平均(66.25±2.27)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非手术组给予非手术方法治疗,给予手法复位之后,患侧用石膏托固定,根据骨折远端移位情况进行塑形。X线片复位满意后悬吊固定患肢,1周后复查,若移位需再次手法复位,复位失败则需转手术切开复位。4~6周可根据X线检查情况将石膏托拆除,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手术组给予手术方法治疗。手术切开复位,全麻或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选择桡骨远端背侧或掌侧切口,促进骨折端显露。直视下对骨折进行牵引复位,满意后用L和T型钢板固定,严重骨质疏松需给予锁定加压钢板。桡骨短缩严重可填塞骨条延长桡骨。C型臂X线确认复位良好可关闭切口。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恢复效果;疼痛、水肿消失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桡骨短缩距离。

显效:骨折完全愈合,桡骨短缩1~2 mm,腕关节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桡骨短缩2~5 mm,腕关节功能好转;无效:桡骨短缩5 mm以上,腕关节功能无明显改善。桡骨远端骨折恢复效果为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3]。

1.4 统计学方法

SPSS16.0软件处理数据,数据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χ2检验,检验结果P<0.05表示差异显着。

2 结果

2.1 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恢复效果相比较

手术组桡骨远端骨折恢复效果高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显效的患者8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非手术组显效的患者3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0%。

2.2 干预前后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桡骨短缩距离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桡骨短缩距离相近,非手术组(56.14±2.25)分、(13.14±2.14)mm,手术组(56.15±2.21)分、(13.16±2.13)mm,P>0.05;干预后手术组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桡骨短缩距离(95.24±3.22)分、(1.21±0.61)mm优于非手术组(80.45±3.69)分、(5.25±1.22)mm,P<0.05。

2.3 两组疼痛、水肿消失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相比较

手术组疼痛、水肿消失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时间(15.32±1.12)d、(27.24±2.24)d、(51.51±1.25)d短 于 非 手 术 组(25.14±2.12)d、(38.26±3.24)d、(79.25±2.51)d,P<0.05。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一般多发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多为摔伤所致,可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4]。桡骨远端骨折可采取手法复位(非手术)以及手术切开复位(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虽然无创伤[5],患者痛苦轻,但术后无法立刻康复训练,受石膏固定,患肢活动存在较大的障碍,且有复位失效可能,需再次复位或转手术切开复位。而手术方法虽然带来较大创伤,增加并发症风险,但术后可立刻进行康复训练,且复位效果可靠,有助于早期锻炼和早期恢复腕关节功能[6-8]。

本研究显示,手术组桡骨远端骨折恢复效果高于非手术组(P<0.05);手术组疼痛、水肿消失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短于非手术组(P<0.05);干预前两组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桡骨短缩距离相近(P>0.05);干预后手术组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桡骨短缩距离优于非手术组(P<0.05)。

综上所述,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对比,手术治疗效果更好,对腕关节功能恢复有积极促进作用,可更好缩小桡骨短缩距离,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