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宁军 刘蓓 陈可 王厚清 许铁 燕宪亮 卓晓英

急诊医学作为近年发展较快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但又有别于一般的临床医学专科,是一门特殊的临床医学,它是研究和救治急危重症患者或伤员在现场、院前转运、途中救护和院内救治及其管理实施的医学,该学科的特殊研究对象和环境决定了其突出特点有高时效性、复杂性、综合性以及多学科交叉等等,使得急诊医学专业毕业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临床专业知识与基于现场的各种救治技能,还需具备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及时恰当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而目前,我国高校中专门培养急救与救援医学专业医学生的高校为之不多,且其毕业生从业后应对实际工作的能力并不强,说明目前的教育上不能培养出具有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复合型急救与救援医学专业人才。目前我国医学教育模式仍需改革:以理论考试为主的教学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部分临床带教老师缺乏带教意识等等,与此同时,由于高校的扩招导致学生数量的大量增加使临床实践教学资源严重短缺,医学生就业门槛的提高使得学生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考研学习中,使之临床实践时间大幅减少。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目前在校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不足,参加科研意愿不强而且机会少,创新能力低下。本科生导师制起源于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是采取“一带少”的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1],它是不同于传统医学教育模式,是将专业思想教育与专业知识技能实践教育、组织管理与学生全过程管理融为一体,能够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结合。20世纪90 年代以后,我国部分高校开始实施本科生导师制[2-3]。但是各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具体的实施措施差异较大,效果各异,本文旨在以我校急救与救援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急救医学方向为例,探讨以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的可行性及具体操作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研究期限为2015 年9 月—2021 年6 月,研究对象为我校2015 年入学的我校急救与救援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急救医学方向的38 名学生为A 组:其中男生14 名,女生24 名,年龄16~20 岁,平均年龄(18.22±1.43)岁,采用传统的医学教学法;2016 年入学的我校急救与救援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急救医学方向的38 名学生为B组:其中男生16 名,女生22 名,年龄17~20 岁,平均年龄(18.21±1.21)岁,采用传统用教学法基础上并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进行教学及管理,实施我校急救与救援医学系导师制管理办法,加强导师对学生人文素质、医患沟通、临床操作实践以及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教育。两组参加本次教学考核的学生共76 名,两组学生年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规范强化优秀的教学团队

在院系中严格选拔各学科的带教指导老师,组成一个分工合作的团队。指导老师均为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同时聘请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名师名家作为师资建设队伍的督导专家。

1.2.2 培训(导师)阶段

(1)认识导师制:我系学生入学后新生教育启蒙,逐渐灌输本科生导师制理念,并明确将导师制相关制度解释清楚,详细列举其实施方案、导师与学生的职责与权力,解除学生疑惑和实施过程可能出现的为题。(2)遴选导师与聘任:在学院内通知全体符合带教资格的教师填写导师申请表(内容包括教师的一般信息、临床和科研方向、临床亚专业方向等),学院组织专家对导师进行资格审查和择优选拔聘任。(3)学生及导师互选结对分组:学院将导师的信息发放给学生;学生列举自己兴趣和努力方向、目标等提供给导师;通过互选、自愿原则同时平衡进行自由组合,每组3~5 人。(4)师生见面了解:师生双方进行面对面交流进行更详细的了解。(5)最终确认导师组:互相理解后,师生双方根据实际可再次进行选择最终结对成功。(6)定期互动带教:确定导师关系后,导师全程指导学生学习带教,时刻关注、了解学生学情和思想,动态研讨不同培养阶段的问题和解决方法。(7)按照培养方案高质量培养:导师按照培养方案并根据自身特长和工作实践实例全程实施与传统教育相配合的导师制教育。

1.2.3 以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医学本科生导师制教育实施模式的总结与持续改进

组织考核,检验教育教学效果。同时,指导老师要在该教学模式中总结经验与教训,找出薄弱环节,使 以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医学本科生导师制教育实施模式规范化和标准化、学生教育确保同质化,推动临床教学模式的改革。

1.3 评价方法

模拟各种临床场景进行实践能力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电除颤、洗胃术、四大穿刺(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穿、心包穿刺)、医患沟通、病史采集与病历书写等共15 项考核内容,每组共570 人次的考核结果,结果评判按得分≥90 分者为完全掌握;80~89 分者为基本掌握;70~79 分者为合格;60~69 分者为及格;<60 分者为不合格。统计并对比分析学生的科学研究及相关比赛的参与数量、发表文献获得奖励的数量、报考攻读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数及其录取的人数,报考攻读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及其录取的人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 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践能力考核总体情况

两组学生中对各项实践能力考核情况比较可以看出,完全掌握的人数B 组多于A 组,合格、及格的人数B 组少于A 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组不及格的人数明显少于A 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实践能力考核总体情况(例次)

2.2 两组学生其他指标的比较

两组学生截止其毕业离校前,学生科学研究及相关比赛的参与数量、发表文献的数量、获得奖励的数量、报考攻读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的人数B 组明显增多,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 组相比,报考攻读医学硕士研究生录取的百分比、报考攻读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录取的百分比及报考攻读急诊医学硕士研究生占报考攻读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百分比在B 组增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学生其他指标的比较(名)

3 讨论

高等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临床教学质量,临床教学是培养合格医师的重要环节。我校于2000 年在全国率先招收急救专业方向的本科生。2002年成立急救医学教研室,于2005 年开始招收急诊医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2012 年我校成立急救与救援医学系,2014 年开始招收急救与救援医学专业的本科生。面对目前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模式落后于急救与救援医学的发展要求,我们的教学团队一直致力于急救与救援医学专业的教育和教学改革,在校内首先提出并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4-7],可以让该专业的学生更多机会和更早地直接参与导师的临床实践、科研工作,更快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更多的引领学生参与处理临床病例、科研、临床实践活动中的难题,参与医患沟通,参加科室例会及国内外会议让学生了解医学现状和进展,在这样的全程教育教学共更好地培养我们的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由于我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进行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通过导师在实践过程中全程带教,既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交际技能和团结协作精神、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有利于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更好地及时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最终做到教学相长和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双提高[9]。这种培养也符合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的培养要求,有利于实用型急救与救援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满足毕业后更好的适应实际工作,从而促进我国急救医学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是关键。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那么,如何落实“三全”育人[10],怎样在实施过程中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目前的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与我们国家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那么我们院系已经开展了多年的本科生导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以完善和整改,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利用学生学习的宝贵时间,与传统医学教育相结合,合理安排本科生导师对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能够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前后两届学生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临床医学专业急救医学方向学生培养中,我们的教学团队在传统医学教学模式基础上,引入本科生导师制,以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11],既有利于急救与救援医学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又有利于学生理解急救医学专业的领域范畴和人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从而较好较快得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有了稳定的专业思想,自然调动了学生对学习科研、临床医疗活动和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校的本科生导师制体系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新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搭建了更好的平台[12-14]。可见,我们院系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有效举措[11,15-16],是提高急救与救援医学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必要条件[12]、是我学院急救医学教育教学的得力助手,很大程度上提高我系急救医学医学学生教育教学质量,该教学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总之,我们多年实施急救与救援医学学生的本科生导师制教学尝试,实践证明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以此为基础进行不断总结,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的持续改进,旨在完善急救医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探讨本科生导师制的特色与流程,以期更加有效地提高我校医学本科生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利于培养创新型实用技能人才,将能为临床医学本科生教育早临床多临床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理论和实践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