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甫

提要研究型大学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大学,但目前的研究型大学过分重视科研工作,而忽视教学工作,特别是本科教学工作。本文就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特点以及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定位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加以总结。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定位

中图分类号:C64文献标识码:A

研究型大学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大学。当前,我国正在建设研究型大学,这是国家发展、经济腾飞的需要,是中国国际化的需要,也是一所大学自身发展的定位要求。但目前的研究型大学过分重视科研工作,忽视教学工作,特别是本科教学工作。本文从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特点以及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定位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加以总结。

一、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特点

研究型大学固然是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但本科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方面,本科教育是整个大学教育的基础部分。较之非研究型大学来说,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更多地体现为宽广的知识面和创新性,具有下列不同于非研究型大学的一些特点:

(一)宽厚知识、创新思维、自学能力、动手能力是研究型大学的本科培养目标。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及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决定了其本科教育应是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人才。这些人应具有宽广的学识,具有代表其清晰思维和熟练掌握语言的交流技能和动手能力,富有探索精神并渴望解决问题。他们毕业后,或者成为高层次教育的生源,或者由于具有探究的动力和非凡的智慧而具有很强的“后劲”,能够在从事工作若干年后创造出卓越成绩。

(二)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是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特点。这种模式要求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综合的、探究性的教学活动,学校的课程体系应有意识地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使学生的课程学习能在不同学科的交流环境中得到融合、启示。因此,学校的招生培养应是大平台模式,即实行不分专业的学科招生,在培养中实行两段式的培养模式,设置大平台课程体系,进行平台式教学。同时,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毕业去向,经常对课程进行调整,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在教学上,要注意因材施教,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注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倡导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一句话,提供民主的教学氛围,促进师生互动、双向交流。

(三)导师制和完全学分制是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学管理模式。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是建立在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其教学要求采取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式,让本科生参与研究与创新过程,并得到导师的指导。因此,要求学校的管理模式要以既能为学生提供一种能够拥有宽广的知识面又能启发其创新思维为条件。因而设立导师制,并且实行完全学分制,应是其优选的教学管理模式。

(四)强烈的探究精神和学术价值是研究型大学的学术氛围。从根本上说,研究型大学首先表现为一种精神气质,学术取向、研究自由是研究性大学的灵魂,是科学和创造的源泉。因此,研究型大学应该营造一种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学术氛围。怀特·海对研究型大学的论述,表明了这一点。他认为,“大学之所以存在,不在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也不在于提供给教师的研究机会,而在于‘富于想像地探讨学问中把年轻人和老一辈联合起来。由积极的想像所产生的激励气氛转化为了知识。在这种气氛中,一件事实就不再仅仅是一件事实,而被赋予了不可言状的潜力。”研究型大学的这种研究氛围,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定位

(一)摆正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位置。研究型大学承担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双重任务,但在教学和科研孰轻孰重的问题上,研究型大学多数都偏向科研,来自社会和学校内部的评估和评价标准主要是科研成果而不是教学,这样一种导向机制使教学与科研相脱离、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相脱离。教学是大学的一项基本职能,是本科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本科教育的质量同样决定着研究型大学的水平,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机构,不能失去其存在的本质意义。因此,研究型大学要给予教学和本科生教育同样的重视,认识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决定着研究生教育的生源质量;研究生教育对本科教育在改革培养方式、活跃学术氛围、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特性又决定了本科教育的特殊性:研究型大学能为本科教育提供丰富的智力和学科资源,为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最大的机会,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形成具有研究特色的本科教育。只有明确了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地位和特殊性,才能将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一起抓,更好地改革和发展本科教育。

(二)革新课程设置,增加通识教育的内容。课程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设置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单一的专业课程设置显然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瞬息万变的形势。改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在课程内容上,增加通识教育的内容,跨学科开设课程。虽然现在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何者为重还存在争论,但我们应该明确两者的结合才是正确的选择,尤其在低年级,应该打下宽厚的知识基础。由于我国原来的通识教育明显不够,故形成了学生知识结构单一的弊端。至于两者的比例还要根据学科自身发展的规律和学生的学习年限来分配,过多的通识教育对学生将来从事某一专门的职业来说也未必就是好事,它会影响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基于此,以通识教育为主的研究型大学正试图减少通识专业教育的内容。跨学科开设课程是基于学科分化、综合发展的趋势和人类解决复杂问题的需要而提出的,因此要打破院系之间的分离,消除学科之间的障碍;第二,在课程类型上应灵活多样。课程类型不应局限于教师的讲授课一种,讨论课、活动课、实践课更能开发学生的智力、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教学的质量;第三,在课程安排体系上实行主辅修制。减少课程安排的统一性和计划性,开设更多的辅修课程,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选择的空间,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进行以研究和探索为基础的教学。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模式都是以单向的传播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对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训练。以研究和探索为基础的教学关键是学校能够提供给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机会,教师能够把他们进行科研的经验和发现、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融合到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科学研究能够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开发创造性思维,锻炼实际操作的能力,正好能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此外,围绕某一专题进行的讨论会、学术交流会、学术讲座、学术报告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很好的方式。总之,教学与科研在育人的功能上应该统一起来,充分利用研究型大学的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凡是能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像力的方式都可以尝试。

(四)建立教学与科研相对平衡的教师奖励机制。研究型大学充足的研究资源能够对本科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但单纯的研究价值取向也会给本科教育造成一定的阻碍。片面追求科研成果使学校把砝码加在了科研上,尽管我国的大学虽然强调本科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也是把科研成果作为教师晋升和奖励的首要标准。重科研成果、轻教学效果的教师晋升和奖励机制没有摆正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使得教师把精力都集中在科研上,无心顾及教学。在利益的驱使下,谁也不会去做那种既耗时费力又不讨好的教学工作,这也就成为研究型大学中教师忽视本科教学的重要原因。本科教学与科研相比确实没有明显的实效性,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讲却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学校的教学职能和育人功能都要靠教学来实现,教学在本科教育中尤其更具有重要的位置。因此,要提升本科教育的地位,就要改革现有的教师激励机制,要从人才成长和培养的远期目标出发制定教师的评价和奖励机制。其中,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成就应该是优先考虑的因素,在教师职称评比和晋升中应占有相当的比重,对于在教学一线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应给予精神和物质的奖励。这样,教师才能安心从事教学,才能保证本科教育的质量。

(五)加强交流,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在我国,不能清晰流利地表达思想已经成为本科生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解释的能力、传递信息的能力以及浓缩资料的能力对任何职业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本科生要加强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将交流沟通技能与课程学习结合起来,加强写作课的训练,为其将来的工作做准备。大学的所有课程都要通过常规的对写作和表达的要求来强化学生的交流和沟通技能。而研究型大学应该利用这种优势加强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本科生能够在研究生的带动下熟悉和了解关于科研的知识和技巧,引发对科研的兴趣,而研究生在指导本科生的过程中亦能提高自身的素质。院系之间应该通过学科的相关性建立一种合作关系,联合培养人才,以学术精神为导向,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研究型大学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合作,进行国际化的人才交流和学术交流,相互学习借鉴,使本科生能够感受到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三、结语

研究型大学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的大学,但目前的研究型大学过分重视科研工作,忽视教学工作,特别是本科教学工作。本文从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和研究型大学的涵义,得出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应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使学生具有宽厚知识、创新思维、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导师制和完全学分制相结合;强烈的探究精神。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应在以下方面加强:摆正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位置;革新课程设置,增加通识教育的内容;建立教学与科研相对平衡的教师奖励机制;加强交流,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桂志波.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理念与构建[J].教学研究,2003.12.

[2]胡弼成,黄建红.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的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

[3]孔令帅.当前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背景·困难·趋势[J].教育科学,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