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思荣 李文馨 石彤彤

(南京审计大学 江苏·南京)

[提要] 甘肃省部分地区是我国精准扶贫重要对象,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发展苹果产业成为脱贫致富的有力手段。随着2021年全国新时代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我们更加关注甘肃省部分地区能否继续发展壮大苹果产业,防止返贫、回贫。就目前看来,甘肃省苹果产业仍存在品牌知名度不高、产业链不完善、产业后续发展乏力等问题。我们提出从技术、品牌、销售、政策等方面的各项建议,紧密联系国家扶贫政策,坚决维护脱贫攻坚成果。

2019年“苹果滞销”登上热搜,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这让甘肃省苹果产业背后的问题暴露出来,我们不禁疑惑,一方面是国家对甘肃省苹果产业从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大力扶持;另一方面是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逐渐拓宽的国外市场,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苹果滞销呢?因此,我们从苹果滞销的热点问题入手,选择研究甘肃扶贫苹果产业背后的发展。结合国家在2021年宣布我国已实现全面脱贫,我们决定将主要方向放在思考与探究如何更好地促进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以此维护脱贫攻坚成果。

一、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前景

(一)甘肃省重视果业发展,苹果产业发展持续化、利好化。根据《甘肃省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省果园面积31.9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5万公顷。园林水果产量438.5万吨,增产18.5%。苹果产量逐年增加,2019年达到340.47万吨。苹果园面积扩大到24.1万公顷。可以看出,苹果业是甘肃省园林水果生产的支柱产业之一。在《甘肃省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显示,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政府将继续采取措施,维护农业的稳定向好发展。通过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绿色生态产业园,苹果产业更加规模化,链条化,以“甘味”农产品的整合品牌走向全国,增加甘肃苹果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甘肃省不断强化开放平台,为苹果产业“走出去”提供强力支持。甘肃省“三大陆港”、“三大空港”扩容提质,开通5条国际货运班列线路、12条国际货运包机航线。兰州、天水获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同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12个商务代表处,建立111个国际营销服务网点、海外仓和商品展示展销中心。这些都拓宽了苹果产业的国内国际双销售渠道。

(三)国家扶贫政策对甘肃省苹果产业的大力扶持。国家对于甘肃省贫困地区的重点精准扶贫,以苹果产业为工具,促进脱贫致富,使得苹果产业由分散化走向规模化,机械化走向智能化,单一化走向多向化,苹果产业的发展有了强有力的支撑。2019年甘肃省干鲜果品类成交额达到25.64亿元,仅次于粮油、肉蛋禽、中草药的成交额。

(四)疫情限制苹果出口量。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外的大肆蔓延,各国都选择尽量减少食物进口量,以此切断新型冠状病毒的海外传播途径。但是,由此带来的是苹果市场的大幅缩减,需求量减少,苹果价格走低。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苹果12月出口量为13万吨,同比下降20%,为近5年来的较低值,10~12月累计出口量为38万吨,低于上年同期的46万吨,略低于5年均值39万吨。而2021年3月份苹果的出口量又一次面临季节性回落波动,将会对苹果市场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五)苹果供应压力大,价格优势低。2020年苹果期货持续下跌,然而到了2021年3月1日苹果期货主力2105合约尾盘死封跌停,跌幅0.56%,苹果期货价格还是处于下降趋势。首先,这是因为苹果全国库存居高不下,全国苹果库存量为898.27万吨,仍然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这使得供应端苹果产量远高于需求端苹果量。其次,2021年新季苹果一般在4月份进入生长关键期,但随着开花期越来越近,天气的不可控因素对市场将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虽然按照经济学理论,苹果价格低,将会使其在市场上产生价格优势,从而导致购买量增加。但是,我们不能忽略其他水果对苹果的替代影响。目前,砂糖桔统货价格在1.5元/斤左右,好货价格2.0元/斤左右。其价格的下降,对苹果销量影响比较明显。2月份香蕉需求表现较好,整体价格有一定幅度上扬,总体来看,替代效应较高,也会影响苹果价格。

(六)苹果产业后继乏力。随着经济发展与第三产业的壮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并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果树种植的周期长,收益慢,风险大使得部分人宁愿选择外出打工,也不愿意留在家乡种植果树。在甘肃贫困地区种植苹果的大部分为中老年人,他们缺乏最新的农业知识,也缺乏与苹果销售渠道的联通,仅能在小范围内自产自销,维持生计。苹果产业后续发展乏力,需要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

二、国家具体扶持政策及实例

(一)发放产业奖补资金,建档立卡贫困村果园。2020年制定出台《关于加快苹果产业创新发展持续转型升级的意见》,注重苹果种植全域覆盖、区域布局、连片发展、整体推进。在静宁县落实4.02亿元资金补助,扶持新植果园15.7万亩,实施提质增效管理13.8万亩,全县10.3万人依靠苹果业稳定脱贫。同时,积极组团参加上海“甘味”农产品展销会、2020甘肃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等大型节会,成功举办首届“甘味”苹果产销对接会暨第六届静宁苹果节,大力宣传“甘味”农产品,签约苹果销售订单68项,签约总量40.94万吨,签约金额29.89亿元。“静宁苹果”成功列入“甘味”区域公用品牌好中优农产品目录。

(二)建设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强化果业技术服务保障。坚持把发展壮大贫困乡村果品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有效手段,建设出口创汇基地和苹果生产强市。以果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为重点,大力推进适宜区全覆盖,扩面积、提质量、创品牌、拓市场、增效益,实现“小苹果”向“大产业、大品牌”的跨越,果品产业成为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平凉市目前全市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其中贫困村果园面积74.51万亩,贫困户人均1.2亩。实现了有意愿发展果产业的贫困户和适宜发展果产业的贫困村“两个全覆盖”。引进国内外矮化密植、早果丰产、肥水耦合和矮砧栽培等新技术10多项,建成标准化生产基地160万亩,创建国家级标准园4个、省级标准园73个,认证绿色果品基地80万亩,优果率提高到了70%。扎实开展“百名党员干部帮千户果农建万亩精品示范园”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市县乡三级果业技术干部全部深入田间地头,全方位、多层次、大力度开展贫困群众技术培训活动,使每名贫困群众都基本掌握简单的果园管理技术,有效提高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

(三)开展“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辐射带动经济发展。秦安县新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新型农业合作模式,辐射带动1,505户农户,受益6,900多人。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线上线下销售,将新鲜优质苹果第一时间送至全国各地,减少成本,保质保量,广受好评。宁县的日光温室基地也采用这种“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苹果等产业,实现了“业业有龙头企业、村村有合作社、户户有增收项目”,贫困群众增收更加持续稳定。2020年底,全县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万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0,523元,增幅114.62%,贫困人口2020年人均纯收入9,479元,增幅382.76%。

三、甘肃省苹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投入与分配失衡。在当前扶贫的过程中,各种资金、技术及人员的投入量决定了产业的发展状况与未来发展趋势。由于国家下拨的扶贫资金有限,政府对于各个地区资源的投入与分配十分关键。对于地理位置优异,适合产业发展的地区,其发展快、获利能力高的优势使得这一区域更受关注,而其所获得的投资也会相应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优势地区将更容易分走资源,而其他地区则处于劣势,扶贫资源的分配就会失衡。处于劣势地区的发展出现问题,果农很可能产生不良情绪,扶贫产业的全面覆盖发展会出现一定的阻碍。

(二)品牌保护力度不够。甘肃由于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等优异自然条件,苹果的质量与口碑一直很好。国家也在实行各种政策大力宣传“甘味”苹果。但是,并没有考虑到品牌后续可持续力,政府对于品牌防伪保护力度不够,导致某些商家或小农户经常借用甘肃苹果品牌包装销售,以次充好,一再侵权,对品牌信誉造成了重大影响,对今后的品牌销售十分不利。

(三)劳动人员不足。近年来,随着大批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在苹果种植园的农民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中老年人对于新种植技术接受能力不强,并且也无法适应高强度的种植工作。因此,果园为种植与生产要雇佣大部分青年劳动力进行工作,造成了人工成本的急剧上升。生产成本上升,相对的效益就会明显下滑,使得种植苹果的效益呈现出下滑趋势,对产业造成恶性循环。

(四)产业分散,规模化程度低。甘肃省地理条件的限制使得苹果产业并不能完全形成大规模集群化的机械式种植。苹果种植呈现大种植园与散户并存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苹果销售的价格不稳定,具有地区性差异,品牌凝聚力低。对于市场波动没有防御能力,只能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在市场趋于饱和,出现滞销现象时,产品只能压价出售,这就严重影响了产业利润,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发展。

四、维护苹果产业扶贫成果的建议

(一)提升苹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1、引入科学种植技术,培养高素质果农。苹果的质量与果农的种植技术息息相关,在推进苹果产业扶贫时,应因地制宜。苹果在甘肃的优良长势我们有目共睹,但果农普遍是当地年纪大的老人,对于科学的种植技术学习效果差,接受能力慢。针对这一根本性问题,应及时派遣相关技术人员深入果园推广种植技术,更新种植知识,让果农们看到科学种植技术下的高品质苹果,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产出优质苹果,减少产出坏果的风险。

2、产业标准化、规模化,提高经济效益。规范苹果产业链,对于苹果检测、流通、运输、销售进行严格管控。选用优质苹果品种,制定防灾护果措施,建立灾难预防系统,减少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建立苹果冷藏贮存室,健全苹果摘后的保鲜冷藏体系。落实甘肃苹果的品牌保护措施,杜绝销售坏果、次果等不良行为,树立品牌意识,建立有序合理的流通渠道,要做到苹果从采摘到销售全程的跟踪管理,借助优良的品质在销售市场上占领一定份额,才能进一步扩大产业面积,提升苹果产业的经济效益,让果农真正拥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3、追求产业绿色生态化,扩大品牌影响力。绿色、无害、环保是新时代的代名词,人们对于绿色食品的追捧愈来愈烈。紧跟时代潮流,加大对果园的农药监管和出果质量的检测,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做到流通中的苹果均是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利用网络平台,宣传苹果从种植到销售的全过程,为品牌贴上绿色有机食品的标签。开展绿色食品的相关认证,强化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苹果品牌知名度,提高其市场占有率。

(二)制定积极有效帮扶政策

1、全面落实扶贫政策,精确利用扶贫资源。以天水市为例,在积极发展苹果产业的过程中,各个地区区的产业种植状况参差不齐。在扶贫资源投入地区产业的过程中,政府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将成效显着地区迅速打造成为示范村,凸显产业扶贫的优势,而在资源弱视的地区则投入相对较少。在这一大环境下,进行科学合理的资源投放规划,对于每个地区不同的优势进行研究,发展自身优势特色十分重要。精准落实,合理分配,共同发展。

2、完善设施建设,建立健全产业发展体系。多数地区依靠自然资源优势得以发展特色产业,大多数对于基础设施要求较多。在苹果种植过程中,面对冰雹、大雪、低温等自然灾难,要搭建必要的大棚和防雹网,资金需求量大,对于产业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落实相关政策,保障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对应的金融引资政策,积极引进外部投资,获取资金支持,从而为扶贫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3、加大扶贫产业补贴力度。政府依法减收免收扶贫产业的增值税和所得税,大力支持扶贫产品的出口,扩大产品销量。在扶贫产业技术引进环节免征进口关税和进项增值税,减轻企业的税务压力。完善银行对扶贫产业发展的贷款制度,开放苹果特色小额贷款等特色金融产品,简化这类扶贫企业的信贷流程,全力支持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三)充分发掘销售新平台。发展线上线下同步交易销售体系。充分利用线上电商平台进行网上销售,与京东、阿里等知名平台合作,利用抖音、微博等平台宣传,扩大品牌在国内外影响力,线上交易可降低交易成本,快速传播,不受地域限制,开辟新市场。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获得长久的订单来源,稳定国内市场占有率。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发展“一带一路”沿岸的苹果销售线,积极宣传,保持与东南亚等国的紧密合作,促进苹果销售向国外迈出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