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港城实验幼儿园 周 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提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达到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针对一线教师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幼儿个性化发展问题,我们提倡创造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改变教育观念和方法,促进每个孩子个性化发展。

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他在某个年龄特征段该领悟什幺样的问题,其实是固定的,你没办法强求,过分人为的干涉只会毁了他。”

一、以人为本托起个性化发展的天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从儿童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的好的东西。”

一次外出观摩学习,听到了一节语言随堂课《老鼠娶新娘》。执教老师很年轻,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到了情境表演环节,老师想找一个愿意表演墙壁来挡住风的学生。片刻后,这位老师似乎急不可耐了,就对一个男孩子说:“你这幺胖,就像一堵墙,正好挡住风。”边说边将这个小男孩拉到前面来表演,下面的孩子们都在窃笑,甚至有人小声说“一堵胖墙……”。

顿时,我从男孩子的脸上捕捉到一丝异样的神情。作为教师,必须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孩子越嫌弃就越笨。作为教师,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对待,经常使用恰当的赞扬、鼓励、肯定、安慰的语言,会使幼儿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及无处不在的人文关怀。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是教育必须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点,让每一个幼儿得到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要承认幼儿存在差异,由于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的影响,人的禀性、天性、潜能、品行等本来就不相同。教育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幼儿为本”,必须转换视角和自身的角色位置,从视幼儿为“物”转变为视幼儿为有“生命的人”。

也就是说,幼儿所做的风筝,应当是包含着幼儿天性与生命的风筝!

二、创新教育点燃个性化发展的火花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莫过于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这种因循守旧的人,就像老是围着碾子打转一样,永远不能走别人所没有走过的路,创造别人所没有创造的东西。”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种表达的方式;孩子有一百双眼睛,一百种探索和发现的方式;孩子有一百双耳朵,一百种聆听和感知的方式;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个体,个性化发展是现代社会所有孩子发展的必经之路,是一个全面和谐的系统工程。人的创新性的发展总是与人的个性的发展和张扬分不开的,同样,人的个性也是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得以张扬、凸现和完善的。这样,孩子们才不会出现“千人一面”、“异口同声”、“不谋而合”、“墨守成规”及“整齐划一”的现象。

教师提供的是一种做风筝的方法,而背后却是希望看到孩子们交上一模一样的风筝。但事实上幼儿却有着自己所理解的风筝,创新此时在幼儿的心中是一个自然的苗儿,它们选择了茁壮生长。

三、人格教育引领个性化发展的趋势

人格教育的目标是发展幼儿心理素质,培养与现代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健全人格,而个性发展教育必须以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人格和完美人格为根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过程,就在于教育者在关心人的每一个方面、特征完善的同时,任何时候也不要忽略这样一种情况,即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

不同的风筝意味着不同的思维,而尊重不同的风筝,实际上就是尊重学生的人格。

四、多元智能提升个性化发展的空间

古代罗马杰出的教育家昆体良说过:“教学要能培植各人的天赋特长,要沿着学生的自然倾向最有效地发展他的能力。”我们在班级推选“舞蹈小明星”、“歌唱小明星”、“绘画小明星”等,通过不同的领域发现每个孩子的特长,取长补短,增强孩子快乐学习的自信心。还可以在同一游戏中,照顾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如“益智区”的挑棒游戏,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三种棒棒:一种棒棒又粗又长,适合能力弱的幼儿和初次玩的幼儿;一种棒棒又细又短,适合能力较强的幼儿;一种棒棒分颜色和大小,适合能力特别强的幼儿,既玩了传统游戏,又在原有基础上创新、丰富了玩法。要求不同,难易不一,既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又可以使每一个孩子获得成功感,既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又尊重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性。

教师要接纳班级的每一位孩子,表现出支持、尊重、接受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理解幼儿的各种情绪情感的需要。更要善于观察幼儿,发现他们的个性特征,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自信心发展的环境,促使每一位孩子获得成功!孩子有一百种创意,一百种思考和创造的方式;孩子有一百种行为,一百种游戏和交往的方式……所以,儿童永远只做儿童的风筝!

[1]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

[2]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苏霍姆林斯基着.1984.6

[3]尤素敏.行走在教育理想与现实之间.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