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主张,学习的知识及技能是以结构的形式存储于大脑中。脚手架在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完成能力范围内的逐层级任务, 自主探究建立起某一知识或技能的架构来发挥作用的。它是学生从最近发展区层层发展到最终学习目标的桥梁。在写作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有效搭建脚手架呢?

一、聚焦目标,分解任务,搭建台阶

以张洁明老师的一堂诗歌写作课为例。上图是本堂课的输出环节(3P模式下的produce):按照AABBA的节奏(pattern)创作一首押韵(Rhyme)诗。现将本堂课教学目标进行任务分解:1.学生能够掌握“诗歌韵律”(Rhyme)的概念。2.学生理解且会运用诗歌“节奏”(Pattern)。根据这样的目标分解,本节课的任务一与   任务二分别对韵律和节奏进行了引导性学习,如图1、图2所示。

以上课例展示出“脚手架”在教学设计中的运用可类比1+2=3的数学公式。明确输出教学目标“3”后,教师可对需掌握的核心知识点或能力进行分解,从而确定分几步达成。如上图案例,核心知识点有2个,所以拆分成两步进行。初始任务“1”应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激活已知及兴趣;中间任务“2”搭建台阶,通过对比、举例、设想等方式,复习前面知识基础上抬升学生需知;最后任务阶段“3” 中创作范例地给出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任务(教学期待),另一方面给学生一个努力的范本。

二、写作的文意构思: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习架构的自建

写作课教授什幺?无非文章的 “形”(form)和“意” (content)。枫叶英语等级考试写作标准从四个维度(文意、结构、风格选词、语法)全面系统地给出了写作教学的方向。在实际的写作教学中,四个维度在一节写作课中是无法同时达成的,那幺分解任务,找准症结(即教学目标)是关键所在。然后通过巧设支架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构建起应对此症结之架构的方法(如图3)。

作文题目:Use no less than 200 words to explain the importance of parks for a city.

审题:1. 自问:写一篇记叙文还是说理文?从而确定文章结构。

2. 圈出关键词:parks for a city。

3. 通过下定义、举例子、作对比、提假设等提问支架问题:

What is park? What are in parks? (下定义或理解)

What(kinds of)parks do I know?(举例)

What is opposite to parks in a city?(对比) 比如high buildings

Without parks, what will the city be like?(假设)

通过下定义、举例子、作对比、提假设四种方法对“公园”这个关键词进行剖析后,学生们脑海中对写作题目的构思会有独特或全面的想法。此外,经过对公园中树木、雕塑、小卖摊、家庭帐篷、游船、太极、游乐设施等各类物体的回忆,学生们发现“公园的重要性”的话题可以从社交、文化传承、身心健康、环保、经济、科技等多方面展开探讨,这为以后同类写作话题的构思提供了结构支架。总而言之,结构支架的建立对学生独立应对写作话题提供了方法引导(如图4)。

三、写作结构的建立:范例展示

范例展示也是脚手架的常用方法之一。说理文(expository writing)中间部分(body part)汉堡包的写作结构对学生们来说已了然于心,但首段和尾段,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向学生用术语解释多次,效果仍不理想。文章范例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之一,如图5所示。

首段用范例的形式更直观地向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展示了首段的组成部分、各部分写作特点、位置、用途等。且这些知识的获得顺序及思考深度,学生有自主选择权且可以进行自主探究的。同理,中间段及尾段的结构分析可以使用范例展示的方法(如图6)。

基于以上写作教学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在激活及利用学生已知或兴趣基础上,聚焦目标的分解、学习架构自建、范例展示是写作课中搭建脚手架的有效方式。脚手架最大的优势在于给学生攀爬的支架或机会,自主探索后建立起知识或技能的架构,在方法的指导下可以自主应对类似的问题。

【作者简介】杨沙沙,上海枫叶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