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明晓

语文的“大量读写、双轨运行”是我们烟台市重大教育科研成果,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推广项目,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行之有效的科研成果。在实践过程中,我渐渐感受到那些短小精练、内涵深邃、思维火花跳跃、人性光辉闪耀的诗歌成为大量读写的生力军,让学生受益匪浅。

一、诗歌最易实现“大量读写”中的“读”

首先,和其他文学形式相比,诗歌篇幅短小,不像小说动辄几十万字,不存在阅读中的连贯与否,可以随时阅读,可以从任何地方开始,翻到哪里,就读到哪里。学生利用业余零碎时间读起来,更实惠。

再者,“读”不仅仅指用眼睛看,还指大声地读。在这点上,诗歌更是具有绝对的优势,它合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或而默默品味、或而低声吟诵、或而高声朗诵,诗歌是学生锻炼口才,提高能力的最好载体。

二、诗歌最易实现“大量读写”中的“写”

诗歌是语言、思想高度凝练的艺术,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篇篇发人深省。最容易被学生看中,记在读书笔记上;最容易被学生用进作文里;最容易在生活中被引用。

诗歌是来自诗人人格与心灵的坦白。诗人通过“言有尽”的诗歌,毫不隐蔽地融进自己的个性,灌入自己的真情,使读者在品味诗歌时,同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心灵体验。“心装江海胸怀远,腹有诗书气自华”,若体现在写作中,就能提升文章的精神层次。

三、诗歌最易实现“大量读写”中的“大量”

1.诗歌资源丰富,取材大量

中国是诗的国度,博大精深的诗歌文化,从两千余年前《诗经》、“楚辞”的薄发,经唐诗、宋词、元曲的冶炼,再到20世纪以来现代诗的发展,高潮迭起,名家辈出,优秀的诗歌作品不胜枚举,几乎部部经典。再加上国外的优秀诗作也随着网络轻盈地走到了我们身边,更是丰富了我们的阅读资源。

2.诗歌文化深厚,收获大量

阅读诗歌我们是“近水楼台”,3000年的诗歌历史积淀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诗歌,具有言志、抒情、鸣理、悦耳、畅心、育人、尚美等诸多作用,能聚集沁人心脾的韵律,引发丰润的感触,倾吐真挚的衷情。诗歌拨动着古人的心弦亦拨动着今人的心弦。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诗歌是浓缩的语言精华,它最具有语言魅力!这些优美的诗、动听的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幺宝贵的教育资源,需要我们去开发、去利用,也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发扬。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离不开大量读写,而大量读写,就要让诗歌先行。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