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松峰

摘 要:学生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往往没能抓住人物的特点,或千人一面,或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缺乏鲜明的个性。教师可以结合文本中典型的描写人物外貌语段,引导学生进领悟表达方法,通过相应的迁移练习,使学生掌握抓住人物特点,描写人物外貌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源本得法;外貌描写;贴切的比喻;恰当的联想;按照顺序;联系品质

在批阅学生作文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描写人物外貌时,大多没能抓住人物的特点,不管大人还是小孩,总是“炯炯有神的眼睛”“乌黑的头发”等,或千人一面,或面面俱到,人物缺乏鲜明的个性,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究其原因,除了没有细致观察之外,更关键的是学生没有掌握必要的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修订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的本质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课必须回到语文本身,还必须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在表达思想内容时所运用的方式方法及其遣词造句的精妙。

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引导学生掌握描写人物外貌方法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运用贴切的比喻

在《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的第3自然段中,有一处描写聋哑青年外貌的语句:“就在金鱼缸边,我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他高高的身材,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这个句子中运用了比喻手法,把聋哑青年的眼睛比作玉泉的水,细细品味,从中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青年的喜爱之情。这种抓住人物外貌的某一个方面,运用贴切的比喻来刻画人物外貌的方法,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习。

二、展开恰当的联想

《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中的第6自然段是这样描写闰土外貌的:“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心愿,用圈子将他套住了。”短短的一句话,就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健康、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这句话中,作者除了从“紫色的圆脸”“戴小毡帽”“颈上套银圈”这三个方面描写人物的外貌之外,还花了不少笔墨写由“颈上套银圈”产生的联想,即“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心愿,用圈子将他套住了。”这个联想,交代了闰土颈上套银圈的原因,让人对闰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按照一定的顺序

在《一面》这篇课文中,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非常有特色,这与以前学过的课文大不相同。作者为了表现鲁迅艰苦工作,抓住其“瘦”这个外貌特征,按照由远及近、由粗到细的顺序进行描写,给人留下“一面”胜数面之感。

下面,对其中最为典型的三次外貌描写,稍作分析,列表如下:

基于对文本的理解,我重点抓住鲁迅先生的三次外貌描写进行教学,不仅让学生从中体会鲁迅的伟大精神品质,还让学生从中体悟了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借鉴作者由远及近、由粗到细的写法,试着去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四、联系人物的品质

《跨越百年的美丽》这篇文章在描写居里夫人的外貌时,把外表美和内在美(淡泊名利的人格和坚定执着、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联系起来。文中是这样写的:“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微微内陷的大眼睛”写出了居里夫人美丽、庄重的形象。“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则是从他人感觉的角度来写的,暗示玛丽·居里那美丽、庄重的形象背后坚毅执着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品格。这种写法比较独特,值得学习。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我们要努力挖掘出文本中值得借鉴学习的一些典型语段,选准训练点,精心设计训练过程,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表达方法,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何传跃.记叙文的外貌描写[J].写作,2009(14).

[2]李敏.作文教案[J].才智,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