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高考试题不仅有检测功能、选拔功能,更有引领作用。其中既有对课改理念的渗透、对课程标准的领会,也有对“考试大纲”的识读、对教材的理解,更有对中学历史教与学方向性的思考。因此,认真研究高考试题的基本结构,领会命题专家的设计意图,将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的针对性。2018年高考全国卷I第42题以“材料式论证题”的模式有效考查了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切实发挥了高考“反拨”教学的功能。

笔者以历年全国卷高考真题为例,从“材料式”题干、“开放式”设问、“论证式”理答和“SOLO评价法”等维度厘清该题的结构渊源,尝试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应对策略,以期让“教”“学”“考”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师生素养的双提升。

一、试题结构溯源

从结构上看,高考试题由“题干”“设问”“答题要求”和“评分细则”构成,笔者从结构上对“该题”进行了溯源式梳理:

表1 材料式论证题结构溯源统计表

(一)1989年开始出现的史料分析是一种全新的题型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细胞,“史料分析”能力是历史学科学习中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高考试题突出“史料”,意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时代对于人才的需要;这一题型,其目的在于尝试在不超纲和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找到一条考查学生进一步深造所需要能力的新途径,并相应改变学生应考时不注重理解而死记硬背的现象。鉴于史料的基础性地位,学者们对“材料式”题干这一全新的高考试题呈现形式持充分肯定的态度。时至今日,“史料教学”已成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常态,高考也呈现出“无史料不命题”的趋势。“史料”成为当下教学与考试共同关注的“焦点”,这是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对傅斯年先生“史学即史料学”的现实回应。

(二)1999年开始出现的开放式设问是试题考查模式的创新

陈伟国老师指出:“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出发,加强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理应是历史高考的鲜明特点。”可见,学生创新精神与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体现“时代性”诉求是高考试题命制的基本要求之一。要真正实现高考“反拨”并引领教学、高考与教学的良性互动离不开高考命题专家的锐意创新与与时俱进。从本世纪以来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现状来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敢于并善于引入史学新材料、新观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解读历史现象;高考全国卷和地方卷均有一定比例的开放型试题,如备受关注的全国卷第42题(原为第41题)等,学者们的“预言”也正在新课改下“教”与“考”的实践中一步步践行。

(三)论证式理答模式的开端

论证式理答模式的开端是1997年高考全国卷第44题的“历史小论文”题。这种理答要求一改过去“一问一答”的方式,要求以短文形式作答,意在考查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论证能力,堪称命题方式的历史性突破。它既不同于可以按题发挥的材料作文题,也不同于不受约束的材料问答题,而是一种富有创新精神的高要求的历史材料解析题,这一形式上的创新将历史材料解析题的命题改革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近年来全国卷第42题均采用了此类模式。

(四)“SOLO评价法”的流变与成熟

“SOLO评价法”由香港大学比格斯教授首创,他认为一个人回答某个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是可以检测的,即“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这种思维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前结构、单点结构、多点结构、关联结构和抽象拓展结构五个层次。这五个层次能反映出学生在回答某一具体问题时的思维水平:前结构层次是指未能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时逻辑混乱或同义反复;单点结构层次是指仅凭一个论据就得出结论;多点结构层次是指能提供多个思路,但未能将这些思路有机地整合;关联结构层次是指能将多个思路联系起来,形成多点论据支撑下的结论;抽象拓展结构层次则能够对问题进行抽象的概括,从理论的高度来分析问题,而且能够深化问题,使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

这一评价模式克服了传统的教育评价中对量的考核多于对质的评判的弊端,而且因其具有开放性、直观性等特征,更便于拉开不同学生间的差距,从而强化考试的区分度。笔者认为,1996年全国卷第46题是历史学科高考中SOLO评价法的“雏形”;2010年全国卷第40题第(3)问则是“SOLO评价法”成熟的标志。教育部考试中心没有提供该题的具体参考答案,只是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具体的评分办法由各省区评卷点自行拟定。虽然各省的答案有些许出入,但评卷时一般都采取以下范式:

表2 2010年第40题全国卷第(3)问评分表

评卷的具体操作流程:①从整体上确定学生答案的层次和等级,并以该层次赋分区间的平均分为基础分数;②再依据观点的明确性和深度、论证的角度和力度、与材料的结合度及逻辑表达等几个方面,进行“加分”或“减分”。SOLO评价法主要评价学生的思维与能力层次,不但要求学生要有“量”的积累,更要求有“质”的升华,也是“素养”立意被重视的当下对学业评价体系的有益补充与完善。

二、教学应对策略

新版“课标”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2018年全国卷Ⅰ第42题兼顾了对“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诉求;“SOLO评价”兼顾了“历史解释”素养的培育和正确价值观考查的隐性要求;“开放设问”充分体现了目前高考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观的厘定;“材料呈现”在关照“史料”基础性地位的同时,考查了学生对史料信息的释读、甄别、提取和整合能力,暗含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等素养的考查。笔者从教师的“教”与“学”两个层面简谈教师如何顺应高考的“考”。

(一)教师的“教”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教”是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的关键环节,教师必须要从“学”“教”“评”三个方面努力提升自己。

1.“学”

教师必须阅读历史专业和教育教学理论类书籍和期刊,及时关注学术研究的新动态,切实拓宽自身知识面,从而提高知识储备,才有可能适应“素养时代”对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同时,教师要在阅读中有意识地吸纳史学理论与观念,进而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并在教学中尝试运用科学历史观来组织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2018年全国卷Ⅰ第42题取材于18世纪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这“暗示”历史教师要实现跨学科阅读,突破学科壁垒,与各科教师形成教学合力,进而助推学生“素养”提升。

2.“教”

(1)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树立“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2)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如采取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SOLO理论提示教师,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具体的历史问题情境,对历史情境的分析理解有赖于必要的历史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理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问题探究的引导者和方法的指导者,必须始终注意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3)教师要加强史观的教育和历史理论的学习。教师要使学生牢固树立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尊重史实,追求真实,热爱生活,关爱生命,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科学地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

(4)教师要善于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品质。教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可以用丰富的多元的“史料”(2018年全国卷Ⅰ第42题即体现了对文学作品中历史信息的有效提取与合理阐释等能力的考查)唤醒学生对历史的思考,用宽广的历史视野、正确的历史观驾驭课堂。

3.“评”

教师要学会运用SOLO评价理论在思维方面进行“质”的把握,认真分析学生的文字表述,界定学生思维能力所达到的层次;同时,引导学生在练习中学会审视自己的思维层次,找出差距,制定对策,不断提升。在具体的习题训练中,要注意避免将开放性试题当做列举题,只会罗列史实,不会表达观点和综合成文;要注意做到答题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文字通顺,逻辑严密。在表达过程中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将自己的思考融入到文字之中,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述有力。

(二)学生的“学”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需要从学习理念的更新、解题思路的强化和答题技巧的提升等层面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1.学习理念的更新

教师应引导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思考、认真发现并科学地分析历史问题,特别是要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在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到史论结合,做到使历史思维中的逻辑推理有史实依据,并切实注意思维的层次性、逻辑性和整体性。

2.解题思路的强化

①精心审题。至少要做到“四审”,即一审“题头”,明确考查主题;二审“材料”,明确材料出处、内容等关键信息(如“英国”“1719年”“历史现象”等信息);三审“设问关键词”,搞清答题方向(如“指出”“概述”“评价”);四审“答题要求”,关注答题细节(“准确”“全面”)。审题是有效答题的前提和关键。②细心思考。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核心问题,圈定分析对象的诸多层面,确定带有普遍性的适应价值的思维模式,链接并调动与试题作答相关的基本史实(航海冒险,贩卖黑奴,宗教信仰,领地),从容答题。如采取历时性思维模式,考查历史史实的发生、发展和衰亡;采用共时性思维模式,考查史实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层面的原因、价值与影响;采用因果逻辑思维模式,考查史实的背景、过程与结果,分析其因果联系。③强化学科意识。历史学科具有自身的基本学科特质,主要包括实证意识、辩证意识和整体意识等。开放性材料题侧重学生能否自圆其说,以充足的证据进行有力论证,构成完整、严密的逻辑关联。④组织答案。教师应在平时指导学生时养成将答案要点化、系统化的习惯,以尽可能简单化、学科化的语言和条理化、段落化的形式组织答案。

3.答题技巧的提升

针对全国卷第42题,教师应指导学生在答题时牢记以下六点:①观点要明确。该题材料中信息较多,要明确提取的情节“是什幺”。②史实要准确。所论述的史实要围绕着所表达的观点与试题界定的时空范围进行,论据要切实为论点服务。③史论要结合。既要列举具体史实(如三角贸易的流程),又要高度概括,还要始终贯彻“史论结合”,言必有理,言必有据。④联系要广泛。对材料要认真分析,领会其深层含义(要善于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国际关系等视角分析原因)。拓展知识范畴,“所学知识”不仅仅指教材中的知识,还可以使用平时积累的所学知识。⑤错误要避免。不要有知识性的错误或错别字等。⑥卷面一定要整洁。语句通顺,条理清晰,字迹工整,不要随意涂改等。

核心素养具有兼容性和融通性等基本特征,是有效连接“教”“学”“考”三大教学环节的有力粘合剂。从一定意义上说,高考历史命题改革已从技术性改革推进到观念性改革的新阶段,“素养”成为当下高考改革的目标与方向,教师要善于分析、研究高考试题,在“溯源式”追问中厘清高考试题的基本结构,“以考促学”“以学定教”“以教助考”,以高考试题的研究为突破口,切实打通“教”“学”“考”之间的脉络,让三者相辅相成,实现师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双提升。

《神曲》

作者但丁,约写于1307—1321年,原名为《喜剧》,起名《喜剧》是因为作品从悲惨的地狱开始,到光明的天堂结束,带有喜剧的因素。《神曲》全长14 000多行,分为《地狱》、《炼狱》(又译《净界》)、《天堂》三卷,每部分33篇,加上序曲,共100篇。

长诗采用中古文学特有的梦幻形式,叙述但丁在“人生的中途”所做的一个梦。通过与地狱、炼狱及天堂中各种着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但丁在作品中关心现实,诗中所写的游历三界的所见所闻,很多都源于意大利的现实生活。史诗中,但丁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追求真理的思想,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神曲》表达了但丁对人类智慧和理想的追求。

(摘编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