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勇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安排的识字写字,仍是作为一下教学的重点,遵循着“多认少写,识写分流”的原则,教材呈现的识字主要集中体现在“单元集中识字”“识字加油站”和随着课文识字三大板块之中。从生字分布的情况来看,也是表现不均等的。生字在各板块的数量及比例为:“集中识字”生字93个,占比23.25%;“课文识字”生字253个,占比63.25%;“语文园地”生字54个,占比13.5%。从数据统计分析来看,生字的学习在课文中占有着较大的比例,阅读中的识字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所以,在阅读中教学生识字时,是否随文把脉,凸显生字的意趣,影响着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对汉字的热爱程度。

一、故事导读——猜读课文识字

部编一下教材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充分激发了学生读故事的欲求,此时给学生听读故事,就是追求一种不露痕迹的教育,在听读故事中去猜读、认识汉字,体验识字的价值,就是一种最好的契机。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如《咕咚》一文,教师完全可以采取听读故事的方式进行识字教学。“木瓜熟了。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咕咚!”此处先让学生听一遍,然后出示此句引读,提示学生“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怎样了”,手势加以引导,引出生字“掉”。让学生猜猜这个字的读音,然后引导学生识记“掉”。“掉在湖里。会发出什幺声音呢?”自然是“咕咚”一声。让学生模拟一下此声,猜测读音,认识“咕咚”这两个生字。按形声字的规律,说说猜测理由,实现识字方法的迁移运用。学生跟随着这样的故事情节,在听读故事中猜、识、记生字,其乐无穷,识字效率得到了提高。

二、字理探究——巧用规律识字

部编一下教材多以形声字构字规律呈现,如集中识字《小青蛙》《动物儿歌》和“识字加油站”中的“包字族”识字,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但课文编写时,生字是和课文内容相关的,很多有规律的生字就被打乱了,教师就必须巧用这些构字规律,把课文中的生字组成板块,去比较、发现、探究不同部件的内涵。如《小猴子下山》一文中“掰、扛、扔、摘、捧、抱”生字教学,不妨先呈现出含有生字的句子:“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西瓜地里。”“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列为一组,让学生比较发现这些生字都和“手”有关系。利用会意字构字规律,指导学生认识“掰”;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指导学生认识“扛、扔、摘、捧、抱”,然后再比较拿玉米为什幺用“扛”,拿桃子为什幺用“捧”,拿西瓜为什幺用“抱”。学生在比较中运用,在运用中比较,不仅记住了作为符号的汉字,还记住了文字符号所赋予的意义。

三、朗读指导——结合语境识字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三个学段都提出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是不同的学段要求不一样,可见朗读的重要性。部编一下语文教材还针对文本的个性,提出了不同朗读要求,其实学习朗读就是在学习认识生字。如《我多想去看看》课后习题要求注意读好感叹号的句子。“我多想去看看!”中的“想”就是生字。《小公鸡和小鸭子》一文要求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第一处对话——小鸭子说:“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小公鸡说:“我也去。”简短的两句对话里面就含有“说、河、捉”三个生字。《端午节》最后一个自然段:“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是长句子,里面就有“知、端、午、节、粽、据、念”7个生字。根据课后习题个性化朗读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就是在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如果这些生字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单个地教认,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放在一段话的语境中,反复地引导学生朗读,一边读一边结合具体的语境去理解字义,学生就会在朗朗的读书声中,不仅积累了语感,还高效地认识了这些生字。

四、意趣凸显——促进意象识字

部编一下语文教科书,较多地采用随课文分散识字,而有些抽象的生字组成的词语,最好是采用多种方法整合,结合着具体的句子,随文解读这个词语寄托的主观情感,理解这个生字组成词语的意象,凸显意趣,才能便于学生对汉字的准确识记及对课文的准确理解。如《树和喜鹊》一文的第一部分:“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这一部分其实就是写树和喜鹊的“孤单”。恰好“孤单”就是本课的生字。如果直接出示拼音认读教学,学生也可能会认、会读,但是未必能有效地识记住这两个生字。教师不妨先通过字理分析,引导学生识记生字,但字理分析比较抽象,学生还是没有特别深的印象。于是教师抽出首段中“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这三个词语,引导学生想象所组成的画面,再强调读三个“只有”,这样学生就能充分地去感受“孤单”这个词语所溢满的“形单影只”的凄凉。阅读中,通过字理和想象画面,带领学生体会“孤单”带来的无助感,触摸语言营造的意象,诱发学生对朋友、对伙伴的渴望之情。接着,再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爸爸妈妈不在家时,自己独自一人留在家里,一个人在无聊中度过的时间……“孤单”的情感记忆,也会从故事中树和喜鹊身上迁移到每一个学生身上。

这样整合,凸显意趣,几进几出,学生不仅理解了“孤”和“单”的造字原义,还结合课文语境,体悟了“孤单”在课文的情感内涵,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孤单”涂抹上属于自己的情感色彩,扎下了带有自己生命痕迹的根,更是为后文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和认知的基础。

五、“蒙学”吟诵,引读原着识字

部编教材的又一亮点之处在于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编写时,充分地考虑了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同时还借鉴古代蒙学读物的形式,加以改编,如《古对今》第一节“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夏凉”。这一节中就有“圆、严、寒、酷、暑、凉”6个生字,但其间的词和短语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语言典雅,富有文化内涵,如果让学生有节奏地去吟诵,在吟诵中去玩味、识字,就能很快地认识这些生字。还有《人之初》《姓氏歌》等,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学生读起来上口,字认识起来顺眼。由于教材篇幅的限制,可以适度拓展,让学生课外诵读原文,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效率。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乐桥镇中心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