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银银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指向学生品行修养与价值素养的课程,与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可以说道德与法治教学就是落实德育的主要路径。与其他“四育”相比,德育的内容更接近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更为直接的关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元素都可以融入德育中,为学生的品行修养和价值观提供方向上的指引。本文主要围绕传统节日文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在以“知行合一”思想为核心追求的前提下,探究如何通过互动式、情境式、合作式、竞赛式等教学方式来开展以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 初中道德与法治 应用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4.03.042

传统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初中的整体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肩负着指引学生走上正确人生道路的重要职责,教师在设计与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需要跳出知识与成绩的基本框架,更多地关注学生综合素质、道德品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学生未来能够成长为一个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做出努力。中国的传统节日虽然大都是从祭祀和农耕中发展而来,但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和发展以后也形成了不同的习俗与文化体系,能够为学生在思想、意识、习惯等主观层面上的发展助力,对此,教师也需要主动对传统节日文化展开深度的挖掘。

一、传统文化体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核心追求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民族,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系中也融合了多种不同的文化,早在战国时期就展现出了“百家争鸣”的特征,在这种不同文化和思想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知行合一”这一为人处世的重要理念被提出,并收获了广泛的认同。结合现代教育体系中对“育人”的解释和追求来看,“知行合一”也应当是传统文化体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核心追求。

“知行合一”思想最初由明代思想家王守仁提出,强调的是对事物的认识和人的实际行为之间那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即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之间的统一,主张通过“知”与“行”的统一和转化来实现“致良知”这一目的。站在德育的视角来看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知行合一”就应当是教师设计与开展教学活动时需要参照的基本原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实现道德意识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塑造。

具体来讲,“知行合一”思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创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有利于增强学科的育人价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堂教学中实现真正且全面的成长。

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教学时,也需要先构建以“知行合一”思想作为底色的基础教学框架,然后再结合传统节日文化来填充教学的内容细节,最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教育学生。

二、传统节日文化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初中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都在发生巨大变化的青春期,自我意识的形成让他们更加渴望得到来自外界的认同与赞赏,也更加渴望参与到社会生活和讨论中,而这就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以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核心内容设计与开展教学活动时,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来选择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合作式教学与竞赛式教学都是教师可以选择的教学方式。

1.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指的是一种以师生互动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这门有着显着人文性特征的学科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社会的热点话题或事件来引导学生讨论,或者围绕某个特定的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引导学生讨论。

具体来讲,互动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落实可以从案例、问题或辩论三个视角入手,其中以案例为核心的互动式教学强调学生对案例的分析与解读,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发散思维;以问题为核心的互动式教学强调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与思考,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探究思维;以辩论为核心的互动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生对议题的讨论与佐证,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辩证思维。

2.情境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指的是一种以情境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强调要通过语言、图片、视频或音频来将平面、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立体、具象的情境,让学生能够通过在情境中自由且深入的探索来获得更为真实的感知与体验。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就有着较强的理论性,因此,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相对来说也比较抽象,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降低教学的抽象性,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助力。结合传统节日文化,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创设带有生活元素的节日情境、带有问题元素的探究情境,以及带有任务元素的实践情境,以此来深化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识。

3.合作式教学

合作式教学指的是一种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在自主的探究与学习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以推动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为学生思维品质与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大的帮助。在结合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需要先依据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理解与兴趣来划分学习小组,在分配组员的过程中始终都以“组内互异,组间均衡”作为基本原则,保证每个小组的平均水平相差不大,之后再为学生设计和布置多样化的任务,引导学生合作展开对任务的探究与思考,以同步实现对学生的课程教育和实践教育。

4.竞赛式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普遍有着思想活跃、性格活泼的特征,对新颖、有趣的事物有着更强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在学习中展现出了一种争强好胜的心理,而这种对“第一”的追求就为教师开展竞赛式的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在结合传统节日文化来设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开展以传统节日和传统节日文化为主题的抢答比赛,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探究交给学生自己去完成,然后通过课堂上的问答来检验和巩固学生对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与认知。

三、传统节日文化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结合路径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大都由远古先民时期的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天文历法和易理术数等发展而来,《春秋命历序》中提到的干支历法就是传统节日诞生的先决条件,而无论是留存下来的传统节日还是半路“走失”了的传统节日,总结下来大都有着相同的特点,要么位于一个月的首、中、尾,要么月和日相同,但许多传统节日的在古代和现代的具体日期发生了变动。在现存的这些传统节日中,除却是为纪念某些人、事、时而设立的节日外,还有一些节日来自二十四节气,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清明和冬至,因此,在人文内涵之外,部分传统节日还兼具自然性。那么,在了解了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后,教师在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时,就需要参照不同传统节日的内容与内涵来确定实际的教学主题。

1.春节——“万象更新”主题下的生命教育

春节是中国的农历新年,起源于上古时代岁首的祈岁祭祀,民间也叫“过年”,是一个集除旧布新、祈福辟邪、亲朋团圆、娱乐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以“春”为名也象征着春回大地、周而复始,新的一年从春节开始,新的轮回也由春节开启。相较于其他传统节日,春节在中华民族儿女心中有着不同意义,那么在将春节文化渗透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选择以“万象更新”作为主题,结合教材来开展生命教育。

五四制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就有关于生命的单元,主要是从“探问生命”“珍视生命”和“绽放生命之花”这三个视角出发展开有关生命的思考。中华民族有一个固有的习惯,无论眼前遇到什么难以克服的困难和难以逾越的障碍,都可以用一句“明年就好了”来安慰自己,然后生命就在一句又一句的“明年”中被延续了下去。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借春节时的“除旧迎新”和“万物复苏”来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最终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

2.清明——“亲近自然”主题下的自然教育

清明既是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并不完全固定,大都在每年公历的4月4日到6日之间,这个时间正是春日,南方早已呈现出一派气清景明之象,北方的气温也已经开始上升。清明文化中除了祭祖追思的人文内涵以外,还多了踏青春游的自然内涵。那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将清明文化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时,就可以选择以“亲近自然”作为主题,结合生活来开展自然教育。

五四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自然教育的内容,但教师也可以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德育属性,确立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为核心的自然教育方向,结合“我们共同的世界”这一单元的内容,带领学生探究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自然是地球外部原始环境的一个总称,由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体构成,而人类就是自然环境中一种有思想和创造力的生命体,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活动构成了社会。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指向德育的活动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社会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认知,让学生能够在社会生活中始终都能够对自然保持敬畏。

3.端午——“家国情怀”主题下的爱国教育

端午又称端阳,同春节一样是一个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等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一直以来都是流行于汉文化圈的传统文化节日,最初源于古人对自然天象的崇拜,由祭龙演变而来,后又因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这天跳江自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即纪念屈原的节日。《史记》中记载的屈原是一个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秦抗齐、忧国忧民、心系国家的大臣,被流放后还写下了《离骚》《天问》《九歌》等着名诗篇。

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结合端午文化设计与开展教学活动时,就可以抓住“爱国”这个关键点,以“家国情怀”作为主题,结合五四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与现代中国基本制度相关的内容来开展爱国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具体来讲,教师可以选择以屈原为引,进而实现对学生爱国情怀和爱国精神的培养。

4.中秋——“阖家团圆”主题下的亲情教育

中秋与春节、清明和端午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北宋时期,每年农历的八月十五被正式确立为中秋节,后又在千百年来的传承中确立了“阖家团圆”的文化内涵。中秋节的许多文化和习俗都与月亮有关,如祭月、赏月、吃月饼,此外还有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中秋时节的每一项庆祝活动也都以“团圆”为目的,因此,教师就可以选择以“阖家团圆”作为主题,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开展亲情教育。

情感是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极为重要的教育内容,教材中直接与情感相关的课时就有两个,即“友谊的天空”和“师长情谊”,其中就包括了友情、师生情和亲情,而亲情是所有情感中最为特别的一种,相互和立体是亲情最大的两个特征。教师在教会学生如何维持友情和建立师生情以后,就可以结合中秋的节日文化来拓展和延伸情感教育。古人对亲人的怀念就是教师最好的教学载体,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章或诗篇来深化学生对亲情的理解与认知。

5.重阳——“尊老敬老”主题下的社会教育

每年的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古人对“九”有着特殊的理解与情感,民俗观念中的“九”被赋予了长久长寿的含义,因此九月初九就是古人眼中极为吉祥的日子,也正是因为有这种长寿的意义,现代的九九重阳才被赋予了感恩敬老的主题。在将重阳的节日文化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时,教师就可以选择在“敬老尊老”的主题下开展针对学生的社会教育,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和学校,用行动和实践来为学生树立尊老敬老的意识,让学生能够在社会生活中主动向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以此来推动正确价值观念的塑造。

综上所述,传统节日文化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民族儿女的成长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文化立国”已然成为我国重要发展战略的今天,教师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也就成了教育改革的必要和必然。基于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在“知行合一”思想的指引下,更多地开发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包括传统节日文化和其他与文学、艺术、建筑等相关的文化,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就是初中阶段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和正确价值体系的课程,因此,教师需要为了推进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而更多地对道德与法治教学进行延伸,使其能够突破教材的基本框架,实现指向社会生活的拓展,在“做”中实现对学生良好品行的塑造,为道德与法治教学和德育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并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光迎《“知行合一”思想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中学课程辅导》2023年第30期。

[2] 蒲莲香《互动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试题与研究》2023年第33期。

[3] 崔聪军《浅析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中学课程辅导》2023年第31期。

[4] 李平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探析》,《学周刊》2023年第32期。

[5] 马奎《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路径》,《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年第10期。

[6] 袁婧《基于新课标理念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研究》,《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