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宋元时期,福州、泉州的造船业空前发展,举世无双。至明王朝,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均在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启航,是为福州海上贸易和交通最鼎盛的时期。

从郑和的故事说起,走近福建船政史迹,回望中国向海图强的血与火的洗礼。

“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福州人这样形容自己的城市,“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所以“三山”也是福州的乳名。

与广州城类似,福州是“三山两塔一条街”。山指屏山、乌山和于山,屏山位于城北,于山和乌山分立城南东西两侧,三山鼎足而立。两塔即于山白塔和乌山乌塔,双塔遥相呼应,自古就是福州城的标志。而“一条街”则是指“八一七”路,这是福州城的南北中轴线。

不过,老福州人认为“三山两塔一条江”才是榕城的禀性,因为柔媚绮丽的闽江,福州才能吸纳来自海洋深处的精华,更显得风情摇曳。

闽国传奇三王于乱世为福州开太平

来到福建,发现有些人家的门额上刻着“开闽传芳”四字,与别处“书香门第”“耕读传家”之类的颇不相同。当地人告诉我,这样的住户肯定都是“王”姓。因为“开闽”说的便是“开闽三王”: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

王潮起事很偶然,原计划进入巴、蜀,以辅佐唐王朝。但他听说泉州刺史廖彦若贪婪残暴,便于唐光启二年(886)攻占泉州,被时任福建观察使陈巖[yán]任命为泉州刺史。陈巖死后,王潮命堂弟王彦复、弟王审知取福州,于唐昭宗景福二年(893)破城,之后不久便占领福建全境。

当时的唐王朝无力节制地方豪强,谁抢到地盘就封谁的官,王潮被朝廷先后封为福建观察使、威武军节度使。乾宁四年(898年),王潮离世,被唐政府追赠为司空,其弟王审知继立。王审知治闽29年,尊奉中央,大力发展农业、水利、教育,注重海上对外贸易,使经济文化原本落后的福建,家家户户生活富足,衣食充裕。

老二王审邽协助王潮治理泉州,父子相继任泉州刺史,共历44载。王审邽之子王延彬在任时,同样积极发展海上对外贸易,使泉州港“蕃船”云集,宋元时期超过广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

实际上,三王时期,群雄割据称帝,战乱频繁。而当时福建境内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社会最为安宁的地区,人称“海滨邹鲁”。

后晋开运三年(946年)人们把王审知故居改为庙,永久奉祀。历经数次毁坏、重修,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改称闽王祠。如今的忠懿闽王祠就是明代建筑,山门顶至今还保留着“奉旨祀典”石匾。整座建筑群两路四进,祠前东西有牌楼式跨街宫墙,正殿门额有“功垂闽峤”的木匾,其中供着身着红色官服的王审知坐像,顶部高悬“功肇闽祖”匾额。

忠懿闽王祠中最珍贵的文物是“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上面记述了王审知的家世及其治闽前期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贸易方面的政绩,以及福建与苏门答腊岛的交往史,是研究闽国史和五代史的重要资料,清人称其“天下四大碑之一”。

王审知以后,王氏家族兄弟间就没那幺恭俭和睦了,政变和谋杀成了闽国主旋律。“闽国”以唐光启二年(886年)丙午岁王潮官拜泉州刺史开始,至闽天德三年丙午岁终结,统治福建六十年。

港城长乐郑和的开洋起点与驻泊基地

长乐,别名吴航,是个半岛。东北方有尖嘴延伸入海,拥有海陆空三维立体交通,是为数不多的空海“两港”城区。

太平港是长乐内河港,位于下洞江口,如今淤积成一片平原。这里曾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屯兵造船之所,也是明代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在如今郑和史记陈列馆内,一块《天妃灵应之记》碑上镌刻着“累驻于斯,伺风开洋”的字样,就是郑和下西洋最权威的见证。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外交政策有所调整,政府有意加强与域外国家的沟通,于是就有了规模空前的“郑和下西洋”。从永乐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连续七次统率巨舰百艘,往还于太平洋、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先后抵达二十余国,最远到达西亚波斯湾和非洲东海岸。

郑和舟师往返,先在长乐驻泊。一则是等候东北顺风开洋,二则需要等待补给、招募水手和修造船舶,再则是依照传统祭祀海神以求庇佑。停泊时间少则数月,多则半年以上,给长乐留下了不少历史遗迹和传说故事。

在长乐区郑和公园西门处,矗立着一座高塔——圣寿宝塔。这是郑和俯瞰太平港的了望塔,也是船队出洋入海的航标。永乐十年(1412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前,在太平港候风,为酬谢海神天妃保佑,他奏请明成祖恩准在三峰塔寺旁建造“天妃行宫”。永乐十一年(1413年),郑和登塔察看港口时得知,圣寿宝塔是宋徽宗赵佶的“生日礼物”,也有说法,说这是为俘走的徽宗、钦宗二帝祈福所建。但无论是哪一种,郑和都不认可。他认为赵佶是昏君,为金人所掳葬身北国,以此石塔为其祝寿,寓意不好。遂以南山有隐屏、香界、石林三峰为由,改名“三峰塔”,当地人也称“南山塔”。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天妃移祀吴航头附近新建的天后宫,南山天妃行宫改作“吴航书院”。抗日战争时期,书院遭毁。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开航580周年,当地政府在天妃行宫和三峰塔寺旧址兴建郑和史迹陈列馆,南山公园改称郑和公园。

郑和史迹陈列馆为二层宫殿式风格。馆藏 “天妃灵应之记碑”,俗称郑和碑,这是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前,于太平港候风时亲自撰文镌刻的石碑,详细记载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间,前六次下西洋的经过与第七次下西洋的任务。

福建船政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

罗星塔公园是福州船政文化景区的一部分。整个景区以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为中心,包括昭忠祠、中坡炮台、轮机车间、马尾造船厂、罗星塔公园等,是中国近代工业科技的重要发源地,也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洋务派”。但在海军建设上,洋务派内部也有“造船”和“购船”两派。洋务大臣李鸿章认为“造不如买”,而左宗棠则主张“买不如造”。历史证明,能自己造才是王道,才不会受制于人。

福建船政为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家专业机器造船厂,号称“亚洲第一”,引进西方先进科技,以促进中国工业化进程,被称为中国近代历史的“活化石”。除冶铁造船,福建船政同时举办船政学堂,培养造就了严复、詹天佑、萨镇冰、邓世昌等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海军将领。

然而,福建船政所造军舰“船身高耸,船轮迟缓”“兵商两绌”,几乎就是运输船。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两国水师在马江发生碰撞,江面战斗不到二十分钟,时称“中国第一”的福建水师就损失殆尽。十一艘舰艇悉数被法军击沉,海军将士伤亡796人,打捞400多具烈士遗体,损失数十艘商船。法军仅死伤30余人,二艘鱼雷艇遭重创,其余均为轻伤。

马江海战的硝烟还未散尽,福建船政第八任总理大臣裴荫森上任。一个月后,福建船政恢复运营,重建马限山炮台,继续造船办学。如今的马限山有光绪十二年(1886年)落成的昭忠祠和中坡炮台遗迹。

福建船政发展40年,共造商船军舰40艘。中国近代工业的艰难苦恨,就浓缩在“船政”两个字上。

十年后,中日甲午海战爆发。福建船政自主建造的铁甲舰——“平远”号被编入北洋舰队,但也未能改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命运。1920年,福建船政校友从京、沪等地募资扩建昭忠祠,立“光绪十年七月初三日马江诸战士埋骨处”碑,以纪念马江海战阵亡将士,同时把甲午中日海战牺牲的福建籍官兵亦列入祭祀。

2004年9月15日,福州市将复制的中国第一艘铁甲战舰“平远”号,放置在马尾船政一号船坞,警示人们在游山玩水时,莫忘那段屈辱的历史。

马江海战中,法国人“对凡力所能及的东西均予摧毁”,沿岸村庄、炮台、船厂无一幸免。罗星塔虽然损伤多处,但没有倒塌,屹然耸立,也算奇迹。

罗星塔俗称磨心塔,始建于宋代。马尾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以前由于外国船来福州都在罗星塔下抛锚,水手们遂称罗星塔为“中国塔”。据说即使没到过福州的外国海员,也知道这座古老的宝塔。过去几百年中,从世界各地邮到马尾的信函,只需写“中国塔”,即可寄达。

现在的罗星塔系1964年重修,八角七层,高31.5米。塔门有联:“朝朝朝朝朝朝汐,长长长长长长消。”罗星塔周围有雕塑群,包括“福建船政”与“马江海战”。马尾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是中国人永远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