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当代缂丝项目发起人、策展人林玲

十年前,时值中法建交50周年,一场汇聚中法缂丝杰作的展览登陆上海当代艺术馆。林玲将一件中国当代缂丝作品带到观众面前,让当时中法策展人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是中国缂丝技艺与当代艺术相结合的令人拍案叫绝的案例!”

这件作品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丁乙的缂丝《十示》,一反人们对传统丝织品题材保守、图案老气的刻板印象,刷新了世人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认知。其主色调是绿色,却用了多达76种丝线来诠释这种色泽的差异,精细程度达到了每一厘米纬度有50根左右的丝线,每一厘米经度有24至30根丝线。最终呈现的艺术效果极富中国特色,又带有跨越界限的国际语言。

其实在此之前,一个史无前例的“中国当代缂丝”计划早已在林玲心中酝酿。生于江南又身为女性的她,对缂丝艺术的喜爱和研究似乎是来自基因的召唤,并且在这条“丝路”上一走就是20年。20年前留学归国后,林玲集结了一批缂丝匠人建立工作坊,复刻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数十幅古代缂丝书画。工作坊中最年轻的匠人都已年届四五十岁,而且这一行“10年出师,30年才能精通”。除了传承人的青黄不接,令林玲忧心的更是缂丝在当代的创新问题。

2008年开始,她邀请余友涵、周春芽、刘野、张晓刚、丁乙等9位最具代表性、知名度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放下手头惯常使用的材料,大胆“玩”起缂丝——他们只听说过这一传统技艺,却从未了解过。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经典作品被作为样板稿全部缂织出来,采用难度最高的合花线和长短戗,创作出色彩和肌理丰富的缂丝作品。2017年,这场筹备十年的“经纬——缂丝与当代艺术的对话”展亮相成都,刷新了公众对这一传统技艺的认知,也让它以更“潮”的面貌出现。到了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缂丝可谓刷爆了“存在感”——10月举槌的北京保利秋拍中,刘野的缂丝作品《女孩和蒙德里安》以322万元高价成交;也是在这个秋天,凝结林玲十余年研究成果的《中国丝绸文人画:从宋代到当代的缂丝艺术》出版面世,书中将缂丝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

十年后的今天,《中国收藏》杂志特别邀请林玲做了一次专访。作为当代艺术缂丝项目发起人、策展人,林玲近几年仍在不停地为公众奉上缂丝艺术展,为这门古老又迷人的手工艺注入新的生命力。除了有关非遗技艺、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思考,林玲引领我们站在艺术史的视野上重新审视缂丝,也看到了它在当代、在未来的无限可能。

织经布纬

当缂丝作为艺术品,或许能就此跳出传统桎梏、获得新生——西方虽“吃螃蟹”在先,中国也步履不停。作为“中国当代缂丝”项目的发起人,林玲花十年时间与艺术家们完成的这场当代缂丝实验,无疑是一次空前的尝试。正如“通经断纬”的手法,当代艺术跳出了缂丝发展史的固定经线,织出更自由、更多彩的图景。“或许这就是当代艺术的魅力,永远面向未来。”林玲表示。

《中国收藏》:如何理解缂丝艺术品的概念?

林玲:缂丝作为艺术品的界定,民国年间朱启钤在《存素堂丝绣录》中就曾提到,他认为缂丝艺术应该从宋代开始,宋之前大都为粗疏的实用品、佛教用具等,而基本结束于清朝康雍乾三代,作品由宫廷画师画稿,实为良工精作。康雍乾之后又变为粗工滥作,大部分为缂绘结合,并且越到后期绘画部分越多,其实是为了省工和降低难度。

缂丝其实是有别于油画、国画的艺术品,它既有丝织品的肌理和光感,同时又有艺术品的笔触和渐变之美。当然,它更具中国特色,不像西方油画突出叠加肌理的表现效果,而更类似国画强调墨色与宣纸接触的晕染感。

《中国收藏》:那幺当我们站在一件缂丝艺术品前,又该如何去欣赏它呢?

林玲:一方面是看它作为丝织品的手工性,这种感觉包括丝光感、纤维粗细的变化,颜色微妙变化中体现的丝织技艺处理的高明处,总体呈现出流光溢彩的效果。另一方面,从艺术品的角度来看,它的构图、色彩搭配、表现主题及细节之处线条的处理等,能否传递给观者一种感觉——或是宁静致远,或是热烈奔放,直击人性中的美好,能跨时代、跨民族、跨文化地被人理解认同。

可能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传世作品南宋朱克柔的缂丝《莲塘乳鸭图》能被历代藏家欣赏、保存和传承下来。明代文从简点评朱克柔的作品“精巧疑鬼工,品价高一时;古澹清雅,有胜国诸名家风韵,洗去脂粉;至其运丝如运笔,是绝技。”时隔500余年,最后一位私人藏家庞元济的后人在1952年写给上海博物馆的捐赠书上提到:“?烂光辉,精致绝伦,可谓臻至善至美之境;藏先人所遗宋朱克柔莲塘乳鸭图一帧,设色布置画绝,造化之妙。”

《中国收藏》:据您观察,十年前与十年后,中国缂丝艺术的面貌及其在海内外的认知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林玲:十年的时间并不短,我们欣喜地观察到了几点变化。

首先,文化“国家队”的国际交流大展频出,如故宫博物院的“紫禁城与凡尔赛宫——17、18世纪的中法交往”展览中自然而然出现了缂丝。作为宫廷艺术的一部分,法国缂丝早于18世纪就来到了中国,但由于对其认知不够,到了20世纪60年代几家重要博物馆仍不太重视缂丝,导致一些藏品去向不明。中方策展人郭福祥老师还在故宫院刊上发表了《路易十五中国题材挂毯寻踪》的专文。

其次,中国缂丝作为国际对话的语言作用在增强。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的海派艺术家陈家泠艺术展在法国展出时,特别展出了一件缂丝的水墨作品,之前陈老师更多的是用水墨和瓷器作为媒介。也许他是考虑到法国对于缂丝艺术的高度热爱,需要进行中西方的对话而特意为之。

最后,当代缂丝艺术品“一画两面”的表现形式被广泛接受,更多的艺术家如徐累等也主动开始和缂丝工匠合作缂丝艺术品,我在一家北京五星级酒店的商店陈列中看到一面留毛(丝线线头)的徐累缂丝作品《马》。一些网红博主在介绍缂丝时也会从背后的毛头开始介绍,而非按照传统的装裱方式——把背后的毛头(丝线线头)直接剪掉。可以说,“缂丝线头代表手工和温度”这个概念基本已深入人心。

筹备十年的“经纬——缂丝与当代艺术的对话”展亮相成都,刷新了公众对这一传统技艺的认知,也让它以更“潮”的面貌出现。

抽丝剥茧

通过收藏与研究,林玲发现“民国第一书”——《纂组英华》的诞生原本是为了传播缂丝,但由于印刷、发行等时代客观因素被束之高阁,鲜有人有幸得见,与那一代文化学者的理想背道而驰。其实,《中国丝绸文人画:从宋代到当代的缂丝艺术》的成书,不光是林玲与自己的对话、对自己十多年研究成果的总结,也延续了一个将缂丝传播到更广的地方的宏愿。对于大众来说,花几百万元甚至千万元去购藏缂丝作品门槛太高,而拥有一本缂丝的书籍,或许就有机会迈进“新世界的大门”。

《中国收藏》:您第一次接触缂丝是在什幺时候?

林玲:大概在20年前,我留学归国后不久,在苏州工匠的库房中看到了滞销的缂丝和服腰带,图案非常日式,华丽精美。由于日本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取消了和服腰带的订单,使得原来在苏州非常红火的日本和服腰带的生产停滞,但当时中国还未形成缂丝或其他高端丝织品的消费人群,缂丝处在发展低谷期。

而当我去研究大英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世界一流博物馆馆藏时,发现它们收藏的最高级别的中国丝织品就是缂丝。其中,元代缂丝唐卡《大维德金刚曼陀罗》更是成为大都会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站在世界的角度看中国文化中最经典的东西,也是我关注缂丝的缘起。

《中国收藏》:您可以解释一下为何书名叫作“中国丝绸文人画”吗?

林玲:丝绸文人画一词是受到刘野老师的启发,再读历史我也发现,缂丝艺术的推广和传播也都是文人在做,如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首次系统提出了缂丝的评鉴和赏玩标准;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把鉴赏缂丝作为养生方法之一。另外,缂丝的画稿也多取材文人画中的花鸟山水或是文人士大夫直接画稿,传世缂丝作品中有宋代米芾、崔白等人的画稿;明代有沈周、仇英,董其昌等画稿;最后,在传世作品中题跋最多的也是文人士大夫,如赵孟頫、吴宽、祝允明、李鸿藻等人。

其实,今天我们和中国最优秀的当代艺术家们合作,也是请他们画稿,延续了历史上缂丝艺术品一贯的名家画稿方式。他们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今天的文人士大夫精英阶层。所以我的书名才这样界定,在延续艺术史的同时,也尊重了今天的社会现实。

《中国收藏》:“科普”缂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看到您在书中做了中英文术语、技法图解等许多细节方面的梳理。

林玲:我在书中整理完善了缂丝技法的英文翻译,根据历史文献描述及当下缂丝工匠的实践,手绘了基本技法图解,希望借此能弥补目前缂丝技法描述过于晦涩专业、称呼各异等弊端。其实对于专业读者来说,这部分内容还是很有用的。当所谓的技艺壁垒打破的时候,才能让缂丝回归到艺术品的本质,而非简单地在手艺层面打转和徘徊。缂丝技艺的规范化、书面化对于拥抱新技术也是前置条件。

《中国收藏》:那幺在数字化、AI大热的今天,您是否也有了一些缂丝技艺传承、传播的新想法?

林玲:第一,缂丝经典画面的数字化,比如屏保应用等,便于量产和传播;同时AI技术在获取更多相关数字内容后,让缂丝画稿的创新更为便捷。相信以AI作为艺术创意家的缂丝作品会很快面世。

第二,艺术是创意的行业,如果AI可以代替艺术家进行创意部分,那幺艺术的神秘感和难度还在吗?这是策展人陆蓉之在缂丝文献展上跟我讨论的话题。其实,答案也简单,那就是媒介(材质)本身的重要性就凸显了。20世纪法国的缂丝艺术家让·吕尔萨就充分利用了缂丝媒介画面形成中的“锯齿”感,创造出一系列的缂丝艺术画,成为跟莫奈齐名的国宝级艺术大师。

第三,缂丝技艺标准化后,可以通过调整缂丝经纬线的粗细,设置画面的难易程度,设计出一系列的自助手动包,再通过网上视频等教学方法,让编织缂丝画成为美学基础课的一部分。这也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工作。

藏器待时

缂丝收藏,在如今的文物艺术品收藏市场中看似稍显小众,其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国缂丝宫廷收藏可溯源至宋代,私人收藏则始于明代。近代则有朱启钤将缂丝收藏推至新高度,引发民国一段缂丝收藏热潮。关注和收藏中国缂丝艺术品,亟待今天的我们重视起来,而在林玲看来,这片市场尚存着一整片蓝海。

《中国收藏》:从收藏史的角度来看,缂丝收藏如今走到了怎样的阶段?

林玲:收藏可能遵循的一个逻辑是,先是商品,再到认可的藏品,再到专业市场机构的介入,最后是精英人士或机构的购买(收藏)行为。如果按照这个逻辑,当代缂丝应该到第二阶段,即认可的藏品,而古代缂丝已经到了第四阶段,即精英人士或机构的收藏和购买。看看北京保利、中国嘉德近几年来的古代缂丝(《石渠宝笈》着录)拍卖,基本在几千万元乃至上亿元,跟宋元书画有得一比。

《中国收藏》:如何去研判古代缂丝的收藏价值?

林玲:古代缂丝作为中外皇家收藏、宫廷艺术,主题高级,用材讲究,做工精良,是各大顶级博物馆的珍藏,偶有拍卖也是价格高昂,对于私人藏家和企业收藏未必是最好的选择。

一来,古代缂丝存世数量少、价格高,不易形成一个体系和门类;二来,它们收藏保管的条件要求非常高,恒温、恒湿且要避光;再者,顶级的古代缂丝书画已经没有多少价格上升空间,而实用品类的缂丝物品在当年的价值不高,今天的价值一样不会高,因为它们缺乏艺术品必需的文化底蕴和故事性。

《中国收藏》:那幺,您如何看待当代缂丝的收藏价值?

林玲:当代缂丝或许才是如今收藏市场更应关注的领域。第一,其处于收藏发展的第二阶段,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第二,保管条件参考普通书画作品即可,未必非常严苛;第三,艺术品的价格构成往往由成本加溢价组成,缂丝工艺本身的成本价值是往上走的。如果是一个知名艺术家的书画作品,那幺这样的组合未来可期,类似于“韩美林+顾景舟”的紫砂壶;第四,当缂丝艺术品达到一定数量,可以作为国际沟通的语言。这对于有国际背景的企业和私人藏家来说,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以古为新

以丝为媒,中国的丝织技艺之所以源远流长绵延数千年,不光是因为地域的广袤和资源的丰富性,更在于中国人的智慧和融在血液里的文化情结。在林玲看来,今天她及业界同人所做的一切努力,对丝绣行业乃至对于整个非遗保护和发展能有所启发,那就足以感到慰藉了。

《中国收藏》:就传统与创新、实用性与艺术性的角度来看,您认为我们需要的是怎样的缂丝作品?

林玲:我们不能简单割裂传统和创新、实用性和艺术性。缂丝《莲塘乳鸭图》在今天来看是传统,而在千年前其实是创新;它曾是屏风这样的实用品,在今天则成为了顶级艺术品。

我们正围绕《莲塘乳鸭图》展开“古今对谈”,即邀请新文人画代表的女性艺术家,就宋代缂丝女性艺术家朱克柔的作品进行再演绎。古代作品中表现的是静物,今天我们就放入带有表情的人物。目前部分作品已经完成,效果非常喜人,可无缝融入当代生活空间。

之前,我们也曾请刘野老师专门为缂丝设计画稿,题材更加现代,画面不宜太大,要给观众留有思考的余地,给工匠保留发挥的空间(例如特种线金银、孔雀羽毛等的应用),装裱则应吻合现代家居的风格。

时间能证明一切,我们不妨预测一下,这个时代哪些缂丝艺术品能留下。

《中国收藏》:在这些年的工作实践过程中,您亲身感受到行业发展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如何去改善?

林玲:第一,针对缂丝行业,目前的非遗传承人制度亟待优化,应促进更多优秀传世作品的涌现,也让当代作品回归到历史上的文人高级审美;其实应该让缂丝进入美术学院和艺术院校,成为某些专业的必修课程,培养年轻的缂丝艺术家。第二,当代缂丝作品需要有一个权威专业的评估、流通平台,便于作品更好地与市场相结合。第三,作为具有“国粹”性质的缂丝,国家层面的展览、课题等在深挖古代作品之外,也要加大对当代作品的关注。第四,让缂丝与现代设计有机结合,创造出更多符合当下人消费需求的作品。

《中国收藏》:据您观察,在关注缂丝、学习缂丝甚至消费、收藏缂丝的人群里,年轻人是否正显着增多?

林玲:的确在增多。两年前短视频平台“一条”来找我拍纪录片的时候,关注缂丝的、给我留言的基本是年轻人;今天漫步苏州街头,我看到热情学习缂丝的还是年轻人,有人专门从山西等中原地区过来,租赁房子在苏州学艺几个月,然后作为一门手艺谋求就业,其中不少是男性。而缂丝消费和收藏的人群中,目前还是以中年女士居多,毕竟价格不算便宜,一个小小的团扇也要大几千元。但有意思的是,缂丝销售做得好的还是年轻男孩,他们具备基本的文化常识,多打扮成国风造型,凭借短视频平台进行推广和销售。

《中国收藏》:或许有很多年轻人还想问问您,当初留学归来,是什幺让您毅然放弃了稳定的工作,选择将缂丝作为人生新的方向?

林玲:我在荷兰学的是休闲、文化和旅游专业,回国后也在政府相关部门工作过几年。放弃体制内的工作,或许让大部分人感到不可思议。但我在学习和工作中深刻感受到,唯有“文化”的韧性是最强的。人生苦短,不如去做一些有兴趣又能激发自己能动性的工作。“稳定”的概念相对而不绝对,尤其是在当下,持续稳定的学习能力、深耕某个行业的精神,也许是超越“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