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冉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农村的教育条件显着改善。但是,农村学校规模小、学校多、在校学生少、农村教师流失严重等现状,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为乡村小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不仅可以改善教育质量,还可以促进学校的现代化发展。本文针对信息技术在乡村小学的应用现状、未来发展期望方面进行探讨。

一、信息技术在乡村小学的应用现状

(一)多媒体演示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演示教学主要是将教材中的知识以PPT演示、投影等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的感知更加直观、生动。多媒体教学使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得到了延伸,弥补了传统教学的部分缺点。

(二)多媒体下自主化学习的教学模式

学生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个人或者人机交流的一种系统学习方式就是多媒体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资源系统学习,自己把握学习方向和内容。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自主把控能力。

(三)计算机情境虚拟的教学模式

一般来说,虚拟教学是用来完成真实实验中无法表达或无法清晰表达的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虚拟的情境或场景,能带给学生沉浸式的学习氛围。学生不仅可以在虚拟教学中体验真实的实验,而且不必担心实验对象的损耗,可以进行多次实验分析。

(四)互联网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

如今,互联网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全球趋势。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提供信息并使用编程来安排课件,学生只需要在浏览器中浏览就可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之间合理有效的整合发展,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整合是改革的号召,使其在一个新的层面上形成一个新课程体系。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方式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应以学生的直观性和可视化为目标整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精心设计教学,在课堂上创造一种让静态变为动态、虚拟变为现实、无声变为有声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在教师备课中的融合

近年来,各个学校都在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将其连接到校园网络,或将其下载到资源库,并按年级、科目和章节进行存储。教师可以很容易地找到视频、图片、声音、优秀的教学计划、练习和其他所需材料,以丰富教学计划、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一些学校践行在线电子备课,得到了良好的反馈,教学质量逐步提升,效果显着。

学校可以根据教学计划定期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活动,根据不同的分工和任务,形成各个区域适合自己的最佳课程计划和统一的集体备课。

2.在课堂教学中的融合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通过丰富的图像和文本增强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程度,让学生多感官系统同时接收信息,提高记忆力和理解力。教师准备好课前需要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课前独立学习,随时根据学习效果进行提问。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锻炼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3.在课堂外的融合

在微课程教学飞速发展的现代,教师在微课上有非常大的可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知识掌握情况有选择的学习,真正实现自主学习和个性化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

信息技术与不同学科整合,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技术与现代教学理念和方法相结合,这种整合相辅相成,既可以增加备课的便利性,丰富教学资源,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构建能够更好地贴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模式,最大程度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本学科学习效果。同时学科应用也会助力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在备课时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努力整理和丰富学科相关的内容。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未来发展浅论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课程不断改革,但网络中新课程资源相对匮乏,在网络中能找到的资源参差不全。只在部分收费网站中能够找到合适资源。另一方面学校对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都需要改革,学校体制及软硬件设施等多方面都需要改进。

近年来调查所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不尽如人意。信息技术全面有效开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一是信息技术课程实操欠缺,通常上课讲解的太多,而学生练习、操作的时间少,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二是部分地区设备设施投入不足,特别是有些偏远的农村地区,根本就没有条件接触到现代信息技术设备。

(二)未来改革方向

1.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直接或经过修改后使用互联网上丰富和优质的信息资源。地区教育系统或学校可以自己建立资源库,时常修改和更新。值得注意的是,资源的筛选应用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科目的教学需要进行选择,以便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注重师生信息技术素质的培养

通过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和自学,基本上每位教师都可以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了解怎样使用电子设备进行备课,组织教学资源,保证其最新、最优,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目的。

3.注重家长在整合中的作用

父母要及时学习和接受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注意家校互联互通。教师要及时有效地与家长分享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让家长放心、宽心、舒心。

(三)适应改革教师应做准备

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新颖的学习方式,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给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方法带来“苟日新,日日新”的压力。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把自己锻炼成计算机“一点通”,不断顺应时代高速发展,因此信息技术能力,成为教师必备的教学能力,也应成为学校每学年培训和考核的重要指标。

1.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收集和整合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将学生带入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并投入探索性学习活动。在收集资源和进行信息教学设计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多使用贴近学生生活和年龄特征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枯燥的知识,乐于学习,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问题的探究能力。

2.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

教师应综合调控教学,借助多媒体技术,调控各个环节,准确把握教育时机和分寸,从而有效实施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在每堂课都有新知识的生成。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教育改革,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共享资源,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整合教学。与此同时,一些问题和挑战也随之诞生。在未来的教育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步步踏踏实实地改革,在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整合和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共同努力。

(作者单位:平邑县地方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