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活化教学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向。小学一年级是学生接触数学的起始阶段,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是摆在每位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生活情境的数学教学策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以期为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提供有效途径。通过对生活情境的挖掘和运用,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生活情境在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还在发展阶段,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理论会让其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通过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具体的生活实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如比较不同物品的价格,帮助学生理解“多”和“少”的概念。学生通过参与生活情境中的数学活动,不仅可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的能力。

二、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策略

(一)引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扮演“钟表”的角色,通过调整时间的过程,学生可以学习相关内容。教师可以问:“如果现在是3点,再过2个小时是几点?”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理解和掌握时间的计算。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家长”和“孩子”,通过做家务的过程,让学生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师可以问:“如果你有4个玩具,有1个玩具坏了,妈妈扔掉了,你现在还有多少个玩具?”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引入生活情境,理解抽象数学概念

对小学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抽象的数学概念会让他们感到困惑。教师需要通过引入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

例如,在“认识人民币”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带一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纸币和硬币,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分类和比较。让学生将纸币按照面值大小进行排序,或者将硬币按照面值大小进行分组。这样学生就能直观地感受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差异。接下来,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购物游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民币的使用方法。如可以准备一些标有价格的商品图片,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的角色,进行模拟购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如何计算商品的价格和找零钱,还培养了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引入生活情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入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小玩具、水果等实物,告诉学生:“我现在有20个苹果,我想分给你们每人5个,你们能帮我算一下可以分给几个人吗?”学生通过数一数的方式,发现20个苹果分给4个人,每个人可以得到5个。教师再问学生:“我现在有17个苹果,给了一个学生9个,我现在还有多少个苹果?”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可以理解退位减法的概念,即当被减数的某一位不够减时,需要向高位借1,然后再进行减法运算。通过引入生活情境,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将生活情境引入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情境,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名学生都能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享受学习的过程。

(作者单位:东阿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