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市场化,高校普遍实行成本补偿和分担政策,受教育者也就成了高等教育的投资者。因此,如何提高高等教育收益率已成了众多高校今后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

一、高等教育收益率低下以及差异的原因分析

在改革开放前期,受教育者的劳动报酬与受教育年限不成比例,出现了“脑体倒挂”的现象。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二者成正比例关系,情况基本得到扭转。尽管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逐年提高,但是与国际上相比较,我国的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还是很低的。

(一)高等教育收益率低下的原因分析

1.收益的非货币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名目众多的非货币补贴的存在,使得利用货币化收入计算只能度量教育收益的一部分。

2.中国的工资政策和工资增长机制。不同文化程度的工资差别十分有限,而工资增长主要是依靠工作年限。因此,工作时间越长,工资越高,而刚毕业的,即便高学历工资也有限得很。另外中国目前正在进行住房制度改革,该福利性事务分房为货币性分房补贴,主要意思就是有分房资格者,单位按照个人职务级别和工龄确定补贴标准。这种标准时对有分房子资格者的补助,并非人人有份。

3. 扩招造成的教育质量下降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偏低的原因。由于扩招造成毕业生人数激增,而由于产业结构调整,社会上某些行业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使得大学生就业困难,难以实现高的个人收益率。

(二)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出现性别和地区差异的原因

我国高等教育收益率存在着性别差异,研究表明女性的收益率高于男性。就其原因:首先,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致力于提高妇女的地位,以求实现男女平等,女性受教育的程度逐年提高;其次,高等教育提高了女性的综合素质,社会也充分证实了女性的能力,缩短了男女间收入差距;另外,女性所承受的经济压力较小,其机会成本相对比较低。

二、国家面对高等教育个人收益偏低的对策和建议

(一)国家为改变高等教育收益率普遍偏低采取的措施

1.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多种所有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中外合资和外资企业的发展,在不触动国家经济战略发展的基础上,鼓励高等教育毕业生到非国有经济单位就业。

2. 公有制单位中竞争和流动性的提高。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为了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逐步在企业内部引进竞争机制,通过竞争和流动,雇员工资逐渐呈现出与劳动生产率及雇员所受教育水平的一致性。

3. 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在我国,中低收入者在我国占大多数,高等教育支出占其收入比例在50%以上,相对于高等教育花费短期刚性的特点,可行的办法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

4. 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力度,完善国家和地方政府奖学金、助学金制度,提高受益者比例。我国已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制度,很多高校也实行了学生入学“绿色通道”,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

5. 完善教育捐助制度,发动社会力量推动高等教育发展。

6. 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加强制度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人才利用机制,如实行岗位竞争上岗制和岗位聘任制;形成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机制。

(二)国家针对我国教育个人收益率性别差异、地区差异问题的政策建议

1. 进一步加大对女性劳动者的保护力度,逐步减小性别歧视,营造公平、合理的社会环境。

2. 加大对西部教育和经济发展的投入,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居民可植皮收入,做好适龄儿童入学工作,较少受教育者流失,形成人才培养材质支持长效机制和跟踪、评价体系。

3. 尝试多种渠道兴办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动员社会力量办学,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和社区大学。缓解财政投入不足的资金缺口和教育发展空白。

三、高校面对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偏低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毕业生的适应力和竞争能力,尽快实现和提高个人收益率

1. 在专业设置上应减少专业数量,拓宽专业口径,以扩大毕业生的就业范围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2. 进行课程设置改革,提高课程设置的适应性和应用性。一方面处理好基础学科、专业学科与新兴学科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应当彻底摒弃那些已被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所超越的学科内容,在不断动态发展中提高高校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3. 实行开放式办学模式,学校在培养人才与生产科技、知识的同时,必须适时地加强与生产部门的合作,走教学、科技、生产一体化的道路。

(二)完善就业市场,加强就业指导,做好“产品”的推销工作

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的实现是以充分的劳动力市场化为前提的。而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这些都要求建立并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这就要求各校尽快建立“网络就业市场”,同时也可组织一些小型招聘会,加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其次,学校要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当前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毕业生的期望值太高或者就业观念过于传统不适应现代社会,所以学校要帮助毕业生既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能力素质等,又了解社会的需求,做到“知已”、“知彼”,方能顺利实现就业。再次,就业形势难,学校除了要“生产”出好“产品”外,还要做好“营销”工作。这就像企业要打好竞争战,产、销两关都要过。

总之,与国际的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相比较来看,我国的高等教育收益率处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且略高于中等发达国家,处于明显的高收益阶段。因此,无论从社会还是从个人角度来考虑,都应该尽量加大高等教育投资力度,适度鼓励那些无力承担高等教育成本的学生以贷款的形式接受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 闵维方等,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494.

[2] 吴华杰,中国高等教育收益率偏低的原因分析[J].市场推介,2005,3.

作者简介:薛文翠,1985年6月生,女,汉族,山西运城,山东经济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单位:山东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