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部开发产业发展现状调研课题组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天津与青藏地区产业对接的调研报告

◎文/西部开发产业发展现状调研课题组

“一带一路”战略是由中国主导,亚欧非等数十个国家共同推进的横跨欧亚非的宏大国际区域合作的大战略。青藏地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理和区位优势,选择与天津进行产业对接,有利于发挥天津作为“一带一路”交汇点的重要作用,实现三地产业、交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互联互通。本文从青海西藏两地共同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出发,研究青藏地区产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提出了天津与青藏地区进行产业对接的措施与建议。

“一带一路”战略;产业对接;青藏产业史;区域协同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也是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是构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涵盖范围包括青海、西藏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西藏和青海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孟中印缅、中巴经济走廊的最重要的陆路通道和枢纽地带,也是连接南亚大陆出海口进而连接印度洋的重要桥梁和陆路通道。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指出了:“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加快兰州、西宁开发开放,……,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

早在汉代,西藏高原藏族部落就通过“羌中道”和青海、甘肃等地的居民有经济往来。自唐代起,吐蕃通过丝绸之路青海道或“唐蕃古道”和西北各民族的交往趋于密切,同时将“唐蕃古道”延伸至尼婆罗。宋、元以后,西藏和内地西北、西南地区均通过茶马古道发生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构成了丝绸之路青藏道的主要经济内容。古丝绸之路在青海省境内有北、中、南三条线路。北线为经西宁后向西北越祁连山,抵张掖与丝路河西大道相接,即今宁张公路和正在建设中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路线相同;中线为经西宁,越日月山,沿青海湖南岸,循柴达木盆地北缘,向北到达敦煌,与丝绸之路河西段重合;南线为经柴达木盆地后向西过尕斯山口,至新疆与丝绸之路南道汇合。

一、青藏地区产业发展历史

青藏高原地区拥有世界屋脊上生态环境最奇特、生物资源最丰富的自然资源宝库,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青藏高原逐渐形成了以藏医药产业、陶瓷产业、高原特色生物产业、民族手工业和农畜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是青藏高原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

(一)藏医药产业

藏药是在广泛吸收、融合了中医药学,印度医药学和大食医药学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实践所形成的独特的医药体系,迄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国较为完整、较有影响的民族药之一。藏区是藏医药的发源地,藏医药业独具特色,在西藏和青海地区的应用十分广泛。青藏高原有植物类药材2584种,动物类药材175种,矿物类药材200多种。

公元8世纪30年代,藏医药学家宇妥宁玛·云丹贡布撰写的《四部医典》涉及藏医药学的基础理论、生理解剖、药物性能、治疗原则等,创立了独特的古代藏医药物理论体系,是藏药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8世纪着名药学家帝马尔·丹增彭措的着作《晶珠本草》收录了2294种药物,并记录了每味药物的味、性、效和使用注意事项等。目前藏药企业不断引进现代标准,加快传统藏药的剂型改良,广泛采用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实现传统藏药材的人工繁育栽培,建立了全国最大的藏药材基地,形成全国藏医药研究开发生产中心。

(二)陶瓷产业

青海陶器瓷器产业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文化舞蹈纹陶盆代表了中国最早期新石器时代陶器的装饰艺术。1974年青海省乐都县柳湾墓地出土了诸多非常有价值的彩陶,被誉为远古彩陶的故乡。柳湾墓地遗址是中国最大的一处原始氏族公共遗址,这里蕴含了马家窑文化的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和辛店文化等文化类型。在柳湾墓地遗址中出土的彩陶中,发现绘有符号的陶器679件。彩陶在如此漫长的历史中,不仅作为原始人类日常器物,还是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的重要器物。

到清代晚期,因受到甘肃窑街陶瓷工匠技艺的辅导,青海各地的窑口,比如民和川口窑、大通桥头窑、西宁小峡窑都相继出现了上釉的青瓷、黑瓷和彩瓷。特别是在青海解放后,高端陶瓷品牌制瓷技术取得了空前的大发展。

(三)以冬虫夏草为代表的高原特色生物产业

藏地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蕴藏着药材、纤维、淀粉、糖类、油料、香料、鞣料等各个种类的资源,这些资源拥有很早的开发和食用的历史,长期以来被各族人民广泛使用。从湿热低山的油瓜到屹立高寒山顶的雪莲,再到高原食用菌、冬虫夏草、红景天、人参果等具有高原特色的绿色食品,形成了高原丰富的资源宝库。另外,藏地饮用水资源蕴藏量巨大、微量元素丰富,陆续开发投放的青稞啤酒、红景天等绿色饮品、牛羊肉及乳品、虫草制品、保健食用油、食用调味品、皮毛绒产品都取得了良好的市场表现。

冬虫夏草产于青藏高原海拔3500米~5000米的高原草甸区,是一种嗜低温的虫生真菌侵入鳞翅蝙蛾的幼虫体内而成的复合体。由于生长条件的特殊,虫草的野生资源非常稀缺。随着现代医学对虫草保健和医疗研究的深入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虫草需求快速增加,利用虫草生产保健品的市场潜力较大。我国人工栽培虫草刚刚起步,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虫草的栽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以藏毯为代表的民族手工业

藏地传统的民族手工艺品品种繁多,如唐卡、藏刀、藏香、藏毯、木刻、银制品等。“藏毯”作为青藏高原民族传统手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青铜时代就开始编织一种叫“毛席”的原始地毯,后来形成了藏毯独特艺术风格的传统工艺品。随着时光的流逝,藏毯工艺在青藏高原逐渐发展起来,从“马褥子”到“马褥毯”到“卡垫”,真正形成了中国四大地毯之一的“西部藏式地毯”,简称为“藏毯”。

“藏毯”以其古朴、粗犷、原始、自然的工艺风格,迎合了现代人返璞归真的心理要求,满足了都市人追求时尚、休闲、回归自然的普遍心理。藏毯产品,因有得天独厚的原料优势,加之日臻完善、精益求精的独特工艺,使地毯的光泽犹如绸缎,是实用与艺术品的完美结合,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愈来愈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青睐。

(五)农业和畜牧业

农业是青藏地区古老的传统产业,青藏农业属于典型的高原农业,其农作物分高原、低地农作物两种,高原农作物主要有青稞、荞麦、豌豆、马铃薯、油菜、圆根、萝卜、圆白菜等,低地农作物主要包括稻谷、玉米、辣椒、大蒜、韭菜、黄瓜以及桃、梨、黑枣等水果和经济作物。青藏畜牧业独具特色,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的五大牧区之一,在海拔4000米~5000米的高原,蓝天与绿草相映,牛羊与流水齐鸣,主要畜牧业包括牦牛、藏羊、藏马、藏香猪、藏鸡等。青藏畜牧业发展的优势在于拥有辽阔的牧场和丰富的水源,气温适宜,农区是青藏综合条件较好的地区,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生产,有利于种树种草,这就为农牧各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青藏目前的传统农业向立体、高效农业的转化。直到今天,历史悠久的传统畜牧业仍然是青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

二、西藏青海产业发展现状

(一)西藏产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中央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召开和全国支援西藏、西部大开发等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实施,西藏的一、二、三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以农牧业、旅游业、藏医药业、民族手工业、建筑建材业为主的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

农牧业。西藏农牧业发展将农牧民作为发展重点,依靠当地的龙头企业,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现产品服务的系列化发展。农牧区的改革与发展在一定限度上破除了原有的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模式,使产业经营机制的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西藏畜牧特色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2015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37万亩,新增高寒牧区牲畜棚圈15.2万座,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353个。2015年实现粮食总产量100.63万吨,油菜籽6.37万吨,蔬菜69.63万吨。牲畜存栏总量1832.68万头(只、匹)。其中:牛598.53万头,羊1155.64万只。2015年猪牛羊肉产量达29.28万吨,奶类产量35.44万吨。

旅游业。西藏拥有举世无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旅游业是西藏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特色产业。西藏基本建成国际精品旅游胜地,实现与欧、美、日、韩、新、尼泊尔等国家、港澳台地区及国内其他主要旅游城市的旅游联网,形成观光、探险、休闲、度假齐全的大旅游产业体系,建成以拉萨为中心、连接6个地区、5个周边省区和尼泊尔的旅游线路。2015年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017.53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旅游者1988.27万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29.2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81.92亿元;旅游外汇收入1.77亿美元,增长22.1%。

藏医药业。藏医药是中国目前最为完整、最有影响的民族医药之一,西藏自治区本着继承、发扬、开发、光大的原则,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科研开发、生产销售、市场开拓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西藏藏药业目前形成了以自治区藏药厂、各地(市)医院制剂室或藏药厂为支点的行业格局,初步形成了以骨干企业为龙头、科研开发为依托、传统产品和新产品为支撑、资源保护利用为基础的藏药产品群体,正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成为西藏的支柱产业。2015年藏药年产值超过8亿元,藏药生产企业共27家,工业总产值突破14.5亿元,药品批发企业销售额超过13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藏医药产量达到2009吨,比2014年增长12.8%。

民族手工业。民族手工业在西藏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西藏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民族手工业工艺独特,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西藏各地形成了生产特色产品的重点区县。民族手工业是民族文化的长期沉淀,西藏民族手工业生产特色产品的传统产地主要包括江孜的卡垫(地毯)、山南贡嘎杰德秀的围裙、扎囊的氆氇、墨竹工卡达普的陶器、拉萨的缝纫制品、昌都的唐卡等。截止2014年底,西藏共拥有33家民族手工业企业,总资产约111766万元;实现产值54454万元,实现销售收入43509万元,实现利润5261万元,上缴税金569万元,从业人员共计2155人。

食饮品业。西藏野生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依托生物多样性的优势,大力发展高原食用菌、红景天、人参果等具有高原特色的绿色食品加工业,充分利用西藏饮用水资源蕴藏量大、微量元素丰富的特点,大力发展矿泉水、啤酒、植物保健品,成为国家级绿色饮料生产基地、藏东野生菌类开发基地、藏东野生生物食品生产基地和藏北野生生物食品开发基地,并形成一定的加工能力和品牌效应。2015年西藏特色饮品制造企业22家,资产总计20.38亿元,高端饮用水制造企业25家,资产总计31.04亿元,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企业147家,资产总计20.26亿元。

建筑建材业和矿产开采加工业。西藏建筑建材业日益成为西藏重要的支柱产业,2015年西藏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06.31亿元,建筑企业超过2000家,其中,房屋建筑业占60.2%,土木工程建筑业占34.4%,建筑安装业占2.0%,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占3.3%,建筑业企业资产总计187.77亿元。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有着独特的地质特征和丰富的矿产资源。西藏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达6500多亿元,2015年矿业开发总产值占西藏生产总值的4%,重点开发铬、铜、黄金、铅、锌、硼、锂等矿产资源。2015年,铬矿石产量达到91731吨。

(二)青海产业发展现状

青海在经济发展方面立足实际,经过不断的探索发展,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构筑了高原现代农牧业、电力、盐湖化工、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等支柱产业,对青海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走出了一条符合青海实际的经济发展道路。

高原现代农牧业。2015年农牧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设施农业、生态畜牧业、林业产业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升,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不断涌现,粮食总产连续六年突破百万吨,2015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58.39千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7.02千公顷。2015年青海省育活仔畜757.92万头(只),年末牲畜存栏1920.47万头(只),牲畜出栏776.18万头(只),牲畜出栏率40.0%,牲畜商品率36.1%。

新能源产业。青海省发展的新能源产业包括太阳能、风能等,到2015年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产业工业增加值占总工业增加值的15%以上。主要发展单晶硅、多晶硅等产品,形成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光伏发电系统集成的光伏产业链,成为国家重要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和太阳能发电基地。青海省大力发展风能设备研发制造,培育形成了风能产业链,主要发展了风电整机及附属设备制造、测试、配件供应等风电装备制造业。

有色金属业。青海省主要发展了铝、镁、铜、铅、锌、镍等有色金属冶炼及精深加工配套能力建设,形成了各类有色金属合金、管棒材、板带箔材、型材等下游精深加工产品,尤其是黄金等贵金属的开发,形成300万吨以上电解铝生产规模以及40万吨铝基合金大板锭及炭素阳极,下游产品主要包括铝型材、铝箔、铝基合金等,实施了金属镁一体化、镁合金压铸件、电解铜箔等项目。2015年青海省有色金属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200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11.8%。

盐湖化工。青海柴达木盆地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类型全、资源组合好、多种有用成分共生等特点,现已累计探明盐类储量3799亿吨,潜在经济价值65454亿元,其中氯化钾储量占全国的97.9%,氯化镁占100%,氯化锂94.1%。2015年盐湖化工产业增加值超过1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额度109.32亿元。

旅游业。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端,是一个特色突出的旅游资源大省,也是旅游资源开发小省。随着旅游开发力度的不断加大,旅游综合质量的不断进步,节假日旅游活动的陆续开展,青海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2015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315.4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2308.84万人次;入境游客6.5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48.03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45.55亿元,旅游外汇收入3876.30万美元。

三、天津对接青藏产业发展的建议

《天津市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中蒙俄经济走廊东部起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作用,大力建设海陆空衔接的国际航运中心、产业与技术合作高地、经贸创新合作战略平台和跨境金融服务基地,将天津打造成为对外开放门户作用突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高效、跨境服务辐射能力强劲的战略枢纽。青海提出综合运用区位优势、战略通道、民族相通、特色资源和南丝绸之路历史渊源,搭建合作平台,推进项目实施,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战略通道、商贸物流枢纽、产业基地、人文交流基地。西藏将加快建设南亚大通道,对接“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动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建设,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拓展南亚市场,构建国家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结合三省区市“十三五”规划,特提出天津与两省区的对接主要有三个重点领域:

一是进行交通对接。向西开放,参与“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建设,畅通连接我国中西部、中西亚、欧洲的大通道,完善无水港功能。依托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强化海空两港枢纽功能,畅通国际陆路通道,共同建设铁水联运、空铁联运、公铁联运服务平台。新建津保忻、津石铁路,与新亚欧大陆桥衔接,打通西向货运通道。建成京滨城际、京唐城际、津保铁路、京津城际延长线,规划建设津石高铁等客运铁路,打通西部客运大通道。充分发挥天津港辐射作用,布局无水港,推动口岸功能向两省区延伸。

二是进行产业对接。围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强天津与青海、西藏两省区节点城市的产业开发与合作,加强滨海新区与两省区重点经济区合作,更好对接国家战略。在生态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食品纺织、新能源、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链延伸、港口服务等领域加强互动与区域合作。在两省区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园、中藏药材种植示范基地等农业产业园区。建设规范化藏药材种植、研发、加工、生产基地,支持藏药研究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大力支持民间手工业、清真食品用品等民族特色产业发展,加强旅游业合作,共同开发旅游产品。打通西部贸易通道,鼓励大型物流公司到两省区投资创业,依托航空运输网建立青藏高原联通全国各地和东南地区的高原商贸物流丝路。

表1 “十三五”时期天津、青海、西藏三地重点发展产业

三是文化教育对接。加强金融、科技、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和人才交流,加强职业教育和劳务合作,加强与两省区职业技术院校在专业和学科建设、师资培训及实训基地建设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支持两省区学生来津就读职业教育,为其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援助和人才支撑。

[1]毛阳海.青藏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J].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9)36卷4期60-68.

[2]杨西平.西藏农牧特色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30卷3期11-15.

[3]杨有柏.“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青海清真产业发展研究[J].青海高原论坛,2015(11)83-88.

[4]中国经济网.西藏自治区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district.ce.cn/zt/zlk/bg/201206/11/ t20120611_23397326.shtml.

[5]中国经济网.青海省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http://district.ce.cn/zt/zlk/bg/201206/11/ t20120611_23397373.shtml.

责任编辑:孟力

F061.5

A

1006-1255-(2016)06-0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