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一个组织而言,数字化能力的提升需“见人见物”,营造良好的资产管理内控环境,而且数字化能力提升的着眼点在于提高资产管理的闭环运行效率、构筑资产管理的信息共享模式、增强资产管理监督的岗位能力、重塑资产管理的组织内控环境。基于此,本文以行政单位的专用性资产为对象,探究其在管理中的数字化能力提升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单位;资产管理;数字化

DOI:10.12433/zgkjtz.20240435

本文以行政单位的专用性资产为对象,探究其在管理中的数字化能力提升策略。所谓专用性资产,可理解为专属于行政单位主业运维所需的设施与设备,例如,打印复印设备、录音设备等。专用性资产通常遵循归口使用原则,即由归口部门使用,并由该部门负责该资产的管理、维护、保修等工作任务。为了提高行政单位对专用性资产的配置绩效和加强对业务部门的资产管理监督,需要开展数字化能力提升工作。行政单位资产管理中的数字化能力提升属于行政单位的数字化转型范畴。从管理职能出发,数字化能力提升的目的在于:第一,为资产管理中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提供技术支持;第二,提升相关人员的数字化管理能力,为资产管理提供人员保障。另外,在数字化能力提升过程中要设立专项经费,为了提高使用效益,应完善预算约束机制。

一、行政单位资产管理中的数字化能力提升背景

目前,多数行政单位已实施了多维度、立体式的资产管理模式。在资产管理监督中,行政单位采取了多项措施,具体包括:第一,单位自评。评价资产管理制度建设、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资产清查情况等日常管理。第二,部门复核。核实单位自评的客观性、真实性。第三,财政评价。评价资产配置合理性、资产利用率、资产处置合规性等。第四,结果应用。强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完善政策、改进管理、预算安排等对资产管理成效进行跟踪问责,实现国有资产规范化管理。由此可见,以单位自评为出发点,以结果应用为落脚点,行政单位资产管理形成了全周期闭环的资产管理模式。

基于行政单位专用性资产管理的现状,在开展数字化能力提升时,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第一,在资产闭环管理中,通过数字化能力提升加强资产信息共享效能。资产信息的共享不仅能为有效配置资产提供技术支持,也能形成共同监督,进而为资产归口使用部门建立舆论约束机制。而且在开展专用性资产采购活动时,也能因资产信息共享在部门间形成监督机制。第二,在现有的专用性资产管理模式中,需通过数字化能力提升增强相关人员的资产数字化管理能力,使其胜任资产信息搜集、归类、传输等工作,且该相关人员主要集中在专用性资产的归口使用部门。第三,数字化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资产管理水平不断升级的过程。因此,需要打破原有的资产管理技术组织形态,以重建资产管理组织架构和内部治理机制的方式,为资产管理数字化能力提升提供保障。组织架构和内部治理机制属于行政单位内控环境的组成要件,所以应将重建工作落实在优化行政单位的内控环境中。

专用性资产管理尤其强调闭环管理的完善性,主要原因是造价高昂,也是支撑行政单位主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在数字化能力提升的过程中,需“见人见物”,营造良好的资产管理内控环境。

二、提升数字化能力的着眼点

(一)着眼于提高资产管理的闭环运行效率

基于“单位自评—部门复核—财政评价—结果应用”的资产管理监督形式,在提升数字化能力时,需着眼于提高闭环的运行效率。提高闭环运行效率体现在:第一,通过财务信息化系统、OA系统等数字化平台,高效联动参与行政单位资产管理监督的各职能主体,起到了增强闭环运行效率的作用。基于专用性资产的线上管理流程,位于流程中各节点的职能主体,需在目标管理下履行对本部门专用性资产运维的监督职责。第二,各职能主体在资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前制定资产风险管理预案,这就为开展全过程监督提供了技术条件,间接提高了闭环运行效率。

(二)着眼于构筑资产管理的信息共享模式

长期以来,行政单位的资产管理职能主要由财务部门、国资管理部门承担,这种同心圆职能结构无法满足新时期对专用性资产的管理需求。因此,提升数字化能力的关键在于构建资产管理的信息共享模式,打造类区块链监督形态,通过去中心化,以多中心的方式保障资产信息的安全,并在信息共享中对各职能部门形成声誉约束机制,尤其对资产归口使用部门的监督,财务部门和国资管理部门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对资产管理监督的影响。

(三)着眼于增进资产管理监督的岗位能力

行政单位在提升数字化能力时需注重“见人见物”,并重视提升资产管理监督的岗位能力。在信息共享模式下,行政单位中的各职能部门是资产管理监督的重要力量,因此其首要任务是提升部门负责人的岗位能力,即运用数字化手段对本部门资产实施管理与监督的能力。同时,财务部门、国资管理部门中的工作人员也要掌握数字化手段全过程督导资产配置。数字化能力提升包括数字化平台实操能力提升以及对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提升两方面,因此,职能部门负责人应侧重第一类能力的提升,财务部门、国资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应侧重于第二类能力的提升。

(四)着眼于重塑资产管理的组织内控环境

随着数字化资产被引入行政单位,现有的资产管理技术组织形态需要被打破,所以要重点关注重塑资产管理的组织内控环境。如上文所述,组织内控环境主要由组织架构、内部治理机制、内控文化等三要素构成。当前,应重点对组织架构、内部治理机制进行重塑,以有效支持行政单位的资产管理数字化转型。在组织架构重塑中,需重点开展扁平化的组织形态再造;在重塑内部治理机制时,需将重点落在类区块链下多元主体对专用性资产的监管职责上。

三、数字化能力提升面临的难题

(一)资产管理中细分数字化信息面临的难题

通过数字化能力提高资产管理效率时面临着细分数字化信息的难题。专用性资产作为行政单位的经济资源,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属性。资产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作为主业运维的物质基础,而资产的价值可从固定资产折旧率的角度来理解。各部门、各主体在资产管理中的职责分工不同,需要细分资产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信息,但目前还面临一些挑战,主要原因包括:第一,行政单位缺乏内部细分标准,导致细分前按资产属性的归类难以展开;第二,职能部门缺乏细分的专业能力,导致细分数字化信息缺乏人力资源保障。

(二)资产管理中推动部门间监督面临的难题

在以资产信息共享提高资产管理监督效能的过程中,存在推动各部门参与监督的难题,主要体现在各部门缺乏相互监督的意愿,制约了监督能力的有效发挥。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第一,在数字化能力提升背景下,行政单位各部门间的职能壁垒依然存在,导致部门利益封闭性较强,抑制了相互监督意愿的形成;第二,在相互监督中出现的资产管理风险会影响监督职责落实的效果。

(三)资产管理中开发数字化信息面临的难题

在数字化能力提升的两个主要方向中,数字化技术的实操能力培养较简单,而对数字化信息开发利用能力的培养更具挑战性。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在资产管理中开发和利用数字化信息要具备明确的目标。由于行政单位主业运维缺失市场评价机制,导致目标不明确,影响了数字化信息开发和利用的针对性;第二,行政单位中的财务部门、国资管理部门缺少具备数字化信息开发和利用的人才,而这与该单位长期以来的财务运行环境有关。

(四)资产管理中落实当事人责任面临的难题

在重点重塑的内控环境要素中,落实当事人责任面临难题,该难题表现在内部治理机制范畴。落实当事人责任包括资产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责任。其中,计划可看作资产购置申报,组织和领导可看作资产购置过程,控制可看作资产在归口使用中的维护。该难题出现的原因包括:第一,数字化能力提升并不必然消除和提高部门之间的资产竞争态势和资产维护质量;第二,资产购置的数字化信息主要反映为结果,而资产购置过程中的信息可能存在盲区。

四、数字化能力提升策略

(一)开展资产数字化管理的标准和能力建设

第一,开展资产数字化管理的标准建设。根据行政单位专用性资产的两重属性,分别在资产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方面制定信息归集标准。在资产使用价值方面,将资产功能作为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下设立通用型资产、专用型资产这两类二级指标;在二级指标下设立单位资产总数、部门资产总数、资产数/人等三级指标。在资产使用价值方面,将固定资产折旧率、资产造价、能耗等作为一级指标,再对各一级指标赋值,以不同的区间值作为二级指标。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无需对资产功能进行分类。

第二,开展资产数字化管理的能力建设。在资产管理数字化能力提升中,财务管理、国资管理在内的职能部门都应承担资产管理的职责。因此,行政单位需开展资产数字化管理的能力建设。对于财务管理部门和国资管理部门以外的部门,应对其部门负责人或资产管理专职人员进行能力建设,确保他们具备按照资产使用价值进行部门资产信息归集、上报的能力。而对于财务管理部门和国资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需具备按资产价值进行单位资产经济分析和运维成本控制的能力。

(二)以资产技术关联性组建数字化管理团队

第一,把握资产运维中的技术关联性。在实现资产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为了加强部门间的相互监督效能,要把握资产运维中的技术关联性。对于专用性资产而言,在运维中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都具有技术关联性,所以可分别从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方面把握其中的技术关联性。以PC这种专用性资产为例,在硬件系统部分涉及配件更换、资产重置、归口使用安全等技术关联性,在软件系统部分涉及专用软件维护、文本信息存储安全、软件更新升级等技术关联性。

第二,组建数字化管理团队。通过对PC这种专用性资产的技术关联性进行分解,可以分别从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建数字化管理团队。在硬件系统方面,国资管理部门、后勤保障部门、资产归口使用部门的相关人员可组建数字化管理团队,行政单位对该团队的年度资产管理绩效进行考核。在软件系统方面,技术保障部门、信息安全保障部门、数据存储维护部门、资产归口使用部门等相关人员可组建数字化管理团队,行政单位对团队的年度数据安全管理绩效进行考核。

(三)引入第三方支持进行资产信息开发利用

第一,开展资产数字化信息开发利用培训。在提升资产管理的数字化能力方面,应始终将“人”的能力培养放置首位。为此,可引入第三方支持,重点对财务管理人员、国资管理人员开展资产信息开发利用的能力培训。例如,与数字化资产供应商合作,由供应商委派技术人员为上述人员开展基础能力培训。同时,在与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的基础上,运用互联网思维模式共同研讨行政单位资产信息开发利用的愿景以及创造性开发利用的实现途径。

第二,聚焦主业高质量发展明确开发目标。行政单位作为公权力组织,需要提升资产管理的数字化能力,为热门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聚焦高质量发展,明确开发目标。开发目标包括:促进行政单位资产实现集约化配置;提高行政单位资产专项采购经费配置的合理性;加强对资产归口使用部门的监督和督导;降低行政单位的资产漏损和灭损风险等。

(四)落实资产管理职能保障数字化转型升级

第一,落实资产管理的计划和领导职能。在资产管理职能中,重点落实计划和领导职能。按照行政单位资产采购的一般流程,资产采购申报部门、财务部门、国资管理部门等都需履行计划职能,特别要严格落实采购申报部门的主体责任。为此,申报部门应根据业务运维和发展需求,在线提交资产采购申报书;财务部门根据资产造价为行政单位管理层提出财务建议;国资管理部门调研新增资产的使用前景。

第二,以制度建设促进数字化转型升级。落实资产管理计划和领导职能时,需以制度建设为手段,并以推动资产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为目标。在制度建设中,包括制度规制和制度激励两方面,特别在当前数字化能力提升的初始阶段,应侧重于制度激励机制的设计。具体而言,应激励业务部门提出资产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资产数字化信息开发利用产生的正向结果,而行政单位管理层要细化制度激励的评价标准、激励内容和激励形式。

五、结语

实现行政单位资产管理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行政单位在提升数字化能力的过程中,需要“见人见物”,鼓励全员参与。在能力提升过程中,需要建立有效的问题域,即资产管理中细分数字化信息、资产管理中推动部门间监督、资产管理中开发数字化信息、资产管理中落实当事人责任等面临的难题,从而在问题导向下逐一破解,在问题破解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资产管理的数字化能力。另外,在数字化能力提升中会消耗行政单位的预算经费,可采取循序渐进、“先核心,后外围”的方式展开。

参考文献:

[1]张睿.数字经济时代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绩效优化的策略研究[J].财富生活,2023(16):142-144.

[2]陈新明,高小平.地方政府首席数据官制度运行的现实审视与优化路径[J].探索,2023(06):80-92.

[3]曹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数字化研究[J].中国农业会计,2023(11):19-21.

[4]王静.数字化转型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2023(04):74-76+88.

[5]潘朝晖,范亚辰.数字化改革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软件资产管理对策研究[J].中国财政,2022(10):62-63.

作者简介:许培培(1989),女,山东省滨州市人,硕士,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单位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