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等长度导管(midline catheter,MC)又称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是一种由硅胶材料或聚氨酯构成的长度通常为8~25 cm的塑胶导管,其置入位置多为上臂肘部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导管尖端一般不超过腋静脉[1-3]。作为一种新兴的外周静脉置管输液工具,将MC应用于临床可减少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因其穿刺时不需要X线定位,有利于减轻病人经济负担[4-5]。本研究以MC为对象,对其常见并发症、影响因素和护理干预等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静脉治疗实践提供可靠依据。

1 MC常见并发症

静脉输液作为临床常见侵入性操作,存在发生并发症的风险[6-7]。研究显示:MC置管病人可能发生静脉炎、置管导管堵塞、相关血流性感染、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8-11],但不同情况下MC与其他静脉疗法相比,并发症发生率存在差异。

1.1 静脉炎

20%~70%的病人在接受外周静脉输液治疗时可能发生静脉炎[12],且不同静脉治疗方式,静脉炎发生情况不同。Anderson等[13]研究表明:使用MC注入规定范围内的静脉炎风险药物和液体时(不包括发泡剂及其他一些与静脉炎发生有显着相关性的药物),其静脉炎发生率(2%~7%)明显低于其他静脉留置针(6.2%~53.0%)。刘艺红等[14]在神经内科的研究也显示:MC静脉炎发生率较低(33例病人中有1例于MC置管3 d后发生静脉炎,其余病人均未发生静脉炎)。Xu等[15]对一所大型医院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医院4个月内接受的367例病人分为MC组和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组,结果表明:与PICC组相比,MC组静脉炎发生率更高。Mushtaq等[16]将MC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与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相比,结果发现:MC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2.6%)比CVC组(0.3%)高。以上各研究结果不同,原因可能与不同研究中置管方式、置管位置、维护效果等不一致有关。

1.2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静脉疗法中较常见的并发症[17-18],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拔出血管内导管<48 h的病人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寒战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19]。多项研究表明:使用MC可以显着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20-21]。Mushtaq等[16]于2016年对密歇根州底特律一所三级甲等医院MC置管病人与CVC置管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MC组血流感染发生率(0.2%)明显低于CVC组(3.5%),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在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指南[22]意见一致。赵安娜[23]对111例MC置管病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为0%。Moureau等[24]对MC置管病人感染时间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使用MC可以使病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从每千导管日1.7降低为0.2。可见就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而言,国内外学者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在预防静脉置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方面,使用MC不失为一个理想方法。

1.3 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不仅会增加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还可能加重病人病情,甚至危及病人生命[25-26]。Castro等[27]研究表明:MC静脉血栓发生率<2%,与Warrington等[28]研究结果一致。Caparas等[29]对MC病人和PICC病人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结果表明:MC组静脉血栓发生率(0%)与PICC组(0%)相同。针对静脉血栓发生率,不同学者研究结果间存在差异,其原因可能与病人输入液体种类、所患疾病、血管情况等有关[30],但确切原因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1.4 其他常见并发症

国内学者李彬等[31]在对辽宁省两所医院的MC置管老年病人进行研究后发现:MC组和PICC组导管留置期间导管脱落、渗血及导管堵塞等并发症发生分布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总分布情况无明显差别,与邹晓春等[32]研究结果相似。Romesberg[33]研究后认为:因MC在新生儿中的并发症较多,故不适于新生儿。但就研究质量而言,国内外关于MC与其他静脉疗法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均较缺乏,建议未来开展严密的随机对照试验,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2 MC并发症发生影响因素

2.1 置管时间

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制定的2016 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指出:如果预期输液时间在1~4周,最好选用MC[24]。由意大利护理人员Morosini领导的医学团队经过大量试验后也建议:同一部位输液时间10~30 d的病人,最好使用MC[34]。国内学者顾建华等[35]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对比4种静脉输液途径后发现:MC的留置时间[(23.03±13.90) d]长于留置针[(1.95±0.52) d],略短于CVC[(24.87±8.32) d]和PICC[(25.90±3.95) d],但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留置针和CVC,且与PICC相近,这一研究结果与美国Adams等[5]所得结论基本一致。禹玲等[36]将MC留置时间推迟到41 d,研究对象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由此可见,MC最适合的留置时间为10~30 d,但临床应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适当调整。

2.2 置管部位

导管留置部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后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目前,国际上统一认可的MC置管位置主要为上臂肘部头静脉、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且导管尖端一般不超过腋静脉[1-2]。曹颖[37]认为:在肘前区穿刺成功率高且感染机会小,病人更易接受。王清等[38]试验结论则首推贵要静脉,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原因主要为贵要静脉与头静脉相比,管腔粗、直,利于穿刺,不易发生相关并发症。此外,也有临床工作者积极探索其他静脉,如Xu等[15]对小儿进行头、下肢及手部静脉穿刺尝试,发现头部和下肢静脉成功率均>80%,但手部静脉效果欠佳,容易发生静脉炎,若必须于此处穿刺,则需时刻注意观察病人情况。就导管尖端位置而言,Adams等[5]认为:MC尖端最好置入腋静脉,此处血流速度超过300 mL/min,可较快稀释药物,减少静脉炎发生。

3 护理干预

3.1 塞丁格技术

塞丁格技术(seldinger technique)是一种用小口径针头进入目标血管并将其扩张到导管所需尺寸的微创技术。而改进的塞丁格技术(针上引导鞘技术)则是使用被引导鞘覆盖的针,通过穿刺针送入导丝,保留导丝,将带鞘的扩张器沿导丝送入,拔出导丝及扩张器,通过可撕裂置管鞘置入导管[39]。这两种技术在各种静脉插入术中被广泛应用,且秦毅等[40]研究表明:使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后,穿刺点出血、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和堵管发生率都有明显下降,与王欣[41]研究结论基本相同。由此可见,采用塞丁格技术置入MC不仅有利于提高置管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也有利于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

3.2 护理模式

3.2.1 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是指护理人员根据病人病情结合以往经验,运用所掌握医学知识,对病人存在的潜在护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提前采取一定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护理风险发生的一种护理模式[42]。目前,此模式已普遍用于各护理领域,如PICC置管、介入治疗、安全管理及术后护理等领域,且取得了良好效果。张莉[43]在对比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在PICC中的应用效果后得出:常规护理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32.50%,而预见性护理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制定的2016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指出,MC与PICC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和关联性,因此可表明对MC置管病人使用预见性护理模式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

3.2.2 集束化护理

美国医疗改进中心(IHI)提出的集束化护理[44]是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措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是指利用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来处理某种难治性临床疾患,从而优化护理服务和护理结局。它最先作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措施被引入护理领域[45],而后经过各方学者严密探讨,普遍应用于临床护理多个领域。最新研究报道: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46]。

3.3 其他

治疗MC引起的静脉炎,临床上常采用热敷、物理治疗及药物治疗。而刘伟兰[47]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硫酸镁加地塞米松湿热敷可有效减少静脉炎发生率。表明物理与药物治疗联合使用可取得更好效果。此外,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对治疗静脉炎具有重要意义,王银[48]通过对两组静脉炎病人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得出:Ⅰ级静脉炎病人应以药物治疗为主;Ⅱ级静脉炎病人应以磁疗为主,Ⅲ级和Ⅳ级静脉炎病人应先使用针头穿刺,然后使用透明薄膜覆盖,待完全吸收后再使用磁疗。

4 小结

与其他静脉疗法相比,在特定情况下选择MC置管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目前,国内关于MC的严密随机对照试验相对较少,建议学者在未来不断推进MC研究进程并完善相关护理干预程序,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