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红/文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各项活动开展的基础,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履职情况等。 事业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科学配置和使用各类资产,切实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在保证资产安全性、完整性的基础上,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履行职能,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文章主要阐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价值,深入分析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购置程序不规范、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缺位等问题,并提出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注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等解决策略。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也是事业单位运行的必要保障。 近年的审计工作中,发现部分事业单位因受机构人员变动、管理不善、合并等影响,存在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等现象,使得固定资产可能存在流失、浪费等风险和隐患,影响事业单位正常运行。 为积极响应落实党中央提出的“过紧日子”理念,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深层次分析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到位,便于实现管理精细化,切实提升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助力事业单位稳定、健康地发展。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以下简称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为满足自身开展业务活动或其他活动需要而控制的,使用年限和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做好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于提升资产管理整体水平、更好地服务与保障单位履职等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提升资产利用效益,避免资产浪费或低效使用。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资产中占据比重较大。 这些资产价值高、种类较多,各事业单位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探索一套量身定制、符合实情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模式,按照各职能部门需要合理配置、使用,保证固定资产从购置到报废处置环节全过程良好管理,从源头避免资产浪费或低效使用。

第二,减少财政成本支出,提高服务质量。 固定资产通常价值较高,占据事业单位大量的财政资金和费用,各单位需结合自身履职基本要求,制定匹配度较高的管理流程和方法,规范、标准地开展固定资产管理,既可以从源头减少资产闲置或浪费现象,解决事业单位内部重复购置固定资产问题,一定程度节省财政成本支出,也能够将这些固定资产用于实践,帮助事业单位高质量履行职能。

第三,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关系到公共服务的质量,可以保证事业单位可以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教育、文化等服务,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能。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难点

固定资产购置程序不规范

事业单位做好固定资产管理,规范、标准化地完成购置是重要起步。 部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便是资产购置程序不规范,存在未通过审批、无预算便采购资产,设法让资产采购化整为零等问题。 同时,不少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既未能结合现实情况改进和优化资产购置程序,也没有按照事业单位现实需要在预算范围内安排固定资产采购,致使固定资产购置程序不高效、不简洁、不规范,可能发生固定资产重复购置等现象,造成严重资源浪费。

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到位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是此类管理的重点内容,只有将这项工作开展到位,才能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精细化、集约化,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及质量。 但现实情况是,不少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不到位,未能实现精细化,不能确保每项工作都顺利、有序地开展。

第一,缺少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对事业单位来说,未能按照现实情况制定一套严密、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如固定资产领用制度、固定资产使用制度、固定资产清查制度、固定资产处置制度等,便无法第一时间明确各部门、各岗位权限和职责,不能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拥有制度约束,可能影响固定资产管理效果。

第二,忽视固定资产盘点。 部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和盘点不到位,没有从整体层面掌握固定资产数量、价值和使用状况,无法从源头上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第三,忽视权属管理。 部分事业单位忽视了权属管理,没有及时办理土地、房屋、车辆等固定资产权属证书,固定资产变动没有及时进行登记,造成权属不清晰。

固定资产管理缺少信息技术支持

随着事业单位发展获得国家的大力支持,固定资产数量不断增加,其构成也日渐复杂。 由于事业单位特殊性质,之前都是手工录入信息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易出现错盘露盘状况,造成固定资产流失较为严重。 然而,时至今日,有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依然忽视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没有借助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难以实现信息互联共享。 其具体表现在:一方面,有的事业单位没有充足的资金提供支持,也未能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不能对固定资产进行全过程、全流程管控,无法短时间内掌握每类固定资产所处的状态、数量,无法做好准确的监督管理,难以做到账实相符,未能做好固定资产合理配置,不能为事业单位领导层决策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部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未与其他系统集成,不能实现系统间信息互联共享,难以加深业财融合,也无法保证可靠、准确地将信息传递到管理层,造成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效率、质量有待提升。

闲置资产未能积极盘活

事业单位在运行过程中不乏闲置固定资产。 如何高效盘活这些固定资产,用于实践活动,减少内部财政资金占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杜绝固定资产流失和低效使用,帮助事业单位高质量地履职,成为事业单位必须正视的问题。但是,就现实情况来看,部分事业单位闲置固定资产未能及时盘活,具体表现在:一方面,盘活闲置固定资产需要单位各部门紧密配合,准确完成业务、财务和固定资产信息的共享交流,在当前有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沟通和交流较少,仍存在信息壁垒,可能影响闲置固定资产盘活效率;另一方面,有的事业单位闲置固定资产盘活处理方式较为单一,固定资产盘活效率较为低下,造成其使用率偏低,不能满足固定资产的现实需要。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综合素养较低

固定资产管理十分复杂、专业,对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综合技能要求较高,根据工作开展基本要求,培育一支高端、复合型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团队,才能高质量地开展各项活动。 然而,高素养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缺乏,是当前事业单位常见问题,最关键的是事业单位忽视人员培训,未能结合实际现状,制订完善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无法汲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难以拥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造成固定资产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影响了事业单位履职和正常发展。 除此之外,部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忽视了优秀人才的吸纳和招聘,不能根据固定资产管理岗位职责基本要求,适当提高专业人员招聘标准,导致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团队不到位,影响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及质量的提升。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突破对策

规范固定资产购置程序

固定资产购置是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第一环节,只有做好该环节工作,才能保证固定资产管理到位,高质量地开展各项活动。 为了保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严格依照购置程序和规范实施,在正式采购固定资产之前,务必及时按照事业单位现实情况,做好采购计划编制工作,并与单位绩效管理做好挂钩,确保单位预算制定更具科学性、合理性。为了确保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购置科学化、合理化,专职职工应预先对固定资产预算编制内容进行分析和调研,在全方位掌握自身“家底”的同时,严格遵循固定资产购置基本流程,本着节省资源和成本的原则,确保每一类固定资产购置规范化、标准化,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注重固定资产日常管控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日常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整体管理效率及质量,因而要求事业单位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到位。 具体来说:第一,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要根据工作现实需要和基本要求,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和办法,进一步细化管理要求,包含固定资产验收登记、固定资产核算入账、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固定资产使用、固定资产处置等,使得各环节工作开展都拥有“作战图”,明确各部门、岗位的权限和职责。

第二,注重固定资产清查盘点。 事业单位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每年应至少盘点一次,全方位掌握固定资产数量、价值和使用情况,从源头保证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第三,注重权属管理。 事业单位做好固定资产产权管理,及时办理土地、房屋等固定资产权属证书,资产变动应办理权证变更登记,避免权属不清晰。

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最核心的目标是保证固定资产账卡物一致,避免固定资产管理不善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在此基础上,持续、动态地做好资产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固定资产的最大价值。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事业单位必须狠抓以下几方面:首先,设定专项资金库,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高效、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固定资产日常管理进行线上操作,包含资产采购、录入、使用、保养、维修等,真正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短时间内掌握固定资产所处状态、数量等,从而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每类固定资产。 与此同时,还可以使用条码扫描技术完成资产盘点,节省盘点耗费时间,既节约人力资源,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固定资产盘点便捷、高效且灵活,减少误差。 其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与单位其他系统高度集成,真正实现内部信息互联共享,深化业财融合,将最新的信息传递到各层级、各岗位,高效地开展各项活动,以便于帮助事业单位高质量地履职,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例如,某事业单位在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固定资产配置和使用规范化、标准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高效、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坚持以业务功能需求为核心,实现了固定资产管理全过程管控,采用条码技术,赋予每个入库资产唯一条码编号,用于寻找、辨识、盘点,使得资产价值更大化呈现。 该单位在实践中应用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获取了较佳的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条码标识。 每个入库资产都拥有特定的条码编号,通过条码打印可打印出条码标签,逐一粘贴至固定资产上,便于快速盘点、寻找和区别。 二是规范资产操作。 固定资产需要借用、退还、调拨等,可在系统上创建对应的操作流程,自动生成对应的操作记录,交由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自动化审核,若无问题可进行操作,有问题立即驳回,实现了固定资产操作流程规范化、标准化,也使得资产去向有迹可循。三是固定资产台账管理。 通过资产台账功能,准确地掌握当前单位资产总数量,每个固定资产名称、存放位置、使用者等,让管理层可了解详细的资产信息,以便于合理配置和使用。 四是盘点管理。 利用条码技术自动化盘点固定资产,避免错盘、漏盘现象,支持在线盘点、离线盘点等,提高了盘点效率及质量。

主动盘活闲置资产

事业单位内部仍持有大量闲置固定资产,应结合实际要求,筛选与之相匹配的盘活方式,提高闲置固定资产使用率,减少固定资产浪费或占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事业单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深入调查“摸家底”。 事业单位在盘活闲置固定资产之前,应预先了解内部闲置固定资产实际数量,为后续盘活做好准备。 二是动态跟踪“建户口”,对单位内部固定资产做好登记和使用追踪,建立闲置固定资产台账,为每类闲置固定资产建立“户口”。 三是挖掘潜力“找出路”,全面、深层次分析闲置资产特点、闲置原因和优势,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盘活方式和途径,保证闲置资产盘活到位,提升闲置固定资产利用率,减少资产占用资金。

提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综合素养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需要大量的高素养、复合型专业人员,并且在实践中更新知识库、提升专业技能和素养,支持各项活动顺利、有序地开展。 一方面,事业单位要立足于实际,掌握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薄弱点和知识盲区,构建中长期专业人员培训计划和方案,引领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接受全面培训,重点加强专业知识、信息技能、职业道德等内容培训,发挥固定资产管理效用。 另一方面,事业单位还要扩展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招聘和吸纳,从应聘者中筛选优秀的人才,充实和壮大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团队,支持固定资产管理活动实施,以便于事业单位提升服务质量。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体量大、种类杂、使用人员多,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重点难点。 为了保证单位更好地运行,务必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位,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及质量,发挥其自身效用。 但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较为复杂,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仍面临一些困境,致使固定资产管理效果不理想、不显着,制约了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 因此,事业单位要明确固定资产管理要求,深刻地剖析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困境,深究各类问题形成原因,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法,实现固定资产管理精细化、集约化,助力单位稳定、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