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甜甜

(兰州财经大学 甘肃·兰州)

[提要]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研究对象是甘肃省14个地级市,基于2013~2017年面板数据,建立评价甘肃省R&D项目投入影响因素和R&D投入规模之间的固定效应模型,利用st at a15.0软件对面板数据进行相关检验,分析得出各变量对甘肃省R&D投入产生的不同影响,并根据实证结果给出建议。

中国经济由快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高质量的增长基础在于创新。目前,甘肃省不仅综合科技还处于较低水平,而且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科技投入力度偏小、科技投入结构不优和资金配置效率不高等方面,这反映出R&D效应与其投入影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从长远而言,甘肃省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研发投入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研究甘肃省R&D投入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综述

(一)微观层面对R&D投入的研究。很多学者从微观角度研究了R&D投入。C.C.atherinChiang(2006)分析了高科技公司的研发投资回报;George C Hartmann(2006)等从公司R&D投入规划角度进行了分析;Yang等(2018)探讨了上市公司披露的无形资产和研发投资下的市场对智力资产的反应;王建民(2017)对甘肃省各县市的研发资源配置进行了分类,并就研发投入和资源优化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R&D绩效的内涵及其评价研究。Sohn、Joo、Han(2007)以绩效为出发点,对美国R&D基金项目的绩效进行评估。Wang(2007)对影响研发绩效的环境因素进行了比较,同时运用SFA(随机前沿分析法)对R&D活动的相对效率进行评估。李睆玲、杜英(2019)对甘肃省R&D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定,结论是甘肃省大部分地区的R&D活动效率为非DEA有效,并且存在科技投入产出冗余现象。李文川(2016)对甘肃省各市州的R&D绩效进行分析,得到R&D活动综合绩效情况。

(三)R&D绩效影响因素研究。高新才、许瑞泉(2016)分析甘肃省地区研发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得出甘肃省各地区研发投入与人员投入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王卓敏(2019)从资金投入、人员支出和产出三个方面分析了甘肃省的研发现状,发现甘肃省已经确立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和质量来源。吴杰琼、王星星(2016)分析得出影响甘肃省R&D人员创新能力最大的因素是科技投入产出,其次为创新环境。

(四)提升R&D绩效的对策研究。Brahim、Abdelaziz(2019)研究发现,当企业被认为是对称的时候,研发合作会导致高水平的研发投资。Fabrizio、Tsolmon(2014)和Barlevy(2007)认为研发投资是顺周期的。Ophem等(2019)使顺周期性得到了证实,发现专利效力已不再重要,外部融资才是重要的。

回顾已有研究,可以初步认为影响甘肃省R&D投入的因素主要涉及GDP、财政投入、人员投入、相关企业、专利等,想要加大甘肃省R&D投入就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具体分析,因而研究空间较大。

二、研究设计

本文基于现有文献选取和筛选出合适的指标,从而为后文运用回归分析对2013~2017年甘肃省14个地级市R&D投入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供支持。

(一)因变量的选取。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版的《弗拉斯卡蒂手册》中得知,区域R&D绩效评价指标被分为三类:(1)直接产出指标包括研发活动所产生的成果,比如论文、专利;(2)间接产出指标,即社会长期经济影响指标;(3)投入指标分为研发人员、经费和物质等各种资源。本文研究的是甘肃省R&D投入影响因素,所以因变量的选取锁定在间接产出指标范围内,基于文章考虑,最终决定将R&D投入规模(sca:R&D经费对总产值的影响)作为因变量。

(二)自变量的选取。选取R&D投入影响因素时,通过查阅文献,基于本论文以及数据查询方面的考虑,最终选取的影响因素如下:(1)私人资本(pc)。近年来,甘肃省的R&D经费投入结构有所转变,甘肃省R&D资金投入的主要来源是企业,占60%左右,因此选取的第一个自变量就是私人资本,指的是企业贷款总额中用于R&D投入的资金。(2)政府扶持力度(gov)。政府财政支出在R&D经费投入中占较大的比重,政府扶持力度指的是政府财政对R&D的投入。(3)人力资本(mpc)。研发人员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用R&D全时人员折合人数代表人力资本。(4)经济发展水平(edc)。R&D的发展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用GDP增速代表经济发展水平。(5)高新技术产业占比(htp)。研究开发投入规模,必须了解高科技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6)交通运输(tra)和城市人口密度(den)。除了考虑以上相关性比较大的因素以外,还需加入一些控制变量,本文选取了交通运输(交通运输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和城市人口密度(城市人口数量占城区面积的比重)两个指标作为控制变量。综上所述,本文将以上七个因素作为自变量。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本文以甘肃省14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3~2017年的研究开发要素数据,分析影响甘肃省研发投入的因素,数据来自甘肃省统计局统计年鉴。

(二)模型设计。为了降低模型误差,首先对各原始指标变量进行了对数化处理,建立以下模型:

其中,t为年份,i代表不同城市,αi是截距,ξi,t作为随机扰动项。

(三)参数估计过程。首先对数据进行固定效应以及Hausman检验,在此基础上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本文实证结果均由stata15.0软件导出。

1、描述性统计。表1是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R&D投入规模的平均值为1.29%,最大值为9.39%,标准差是平均值的1.47倍,表明观测值的投资规模离散性较小。(表1)

私人资本的最大值为71.3%,最小值为0.28%,平均值为9.19%,小于标准差14.6%,表明该变量的离散性较大。政府支持的标准差是11.9%,大于该变量的平均值6.83%,表明其离散性较大,最大值为44.9%,最小值为0.038%。人力资本的变异系数较小,说明甘肃省对于R&D的人员投入较稳定。

2、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检验。本文实证研究选用了变截距模型中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chow检验的P值小于0.05,Hausman检验结果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P值小于0.05,证明选取的模型是可行的。

3、自相关、截面相关和异方差检验。选取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截面相关检验的P值为0.0000,组内自相关的P值为0.0010,异方差的P值为0.0000,均在1%的水平下显着拒绝原假设。模型存在组内自相关、组间同期截面相关和组间异方差问题,所以需要采取标准误修正方法进行修正。

4、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表2中,R2=0.926,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F统计量显着,说明模型具有实际经济意义。从各变量P值所反映的情况可知,解释变量pc与mpc不具有显着性,解释变量den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会对被解释变量产生显着影响,gov、htp与tra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会对被解释变量产生显着影响,edc在10%的显着性水平下对被解释变量产生显着影响。(表2)

表1变量描述性统计一览表

表2模型回归结果一览表

四、实证结果分析

pc(私人投资)对R&D投入系数为0.1067,此变量虽不显着,但由于系数为正,说明私人投资越多,R&D投入规模越大。由于R&D项目具有风险高、失败率高、投资大、技术性强等特点,再加上甘肃省R&D产业发展处于较低水平,私人对其投资须承担较大的风险,对于理性投资者来讲会选择低风险、收益稳健的投资项目,所以私人投资对R&D的投入影响较小。

变量gov(政府支持)对R&D投入规模具有促进作用,系数为0.8242且显着,说明政府支持越多会使R&D投入规模越大。在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的大趋势下,甘肃省由原来主要依赖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向依靠科技发展方式转变,政府对R&D投入的重视程度日益凸显。政府支持成为了甘肃省R&D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

变量mpc(人力资本)与R&D投入规模成负相关关系,系数为-0.0334且不显着。众所周知,R&D投入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学历,参与的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以及专业能力,对其科研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但是甘肃省在高精尖人才方面有所欠缺,所以该变量对R&D投入规模影响不显着。

变量edc(经济发展水平)与R&D投入规模呈负相关关系,系数为-2.6961且显着,由于本文中的经济发展水平指的是GDP增速,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开始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步入发展快车道,但属于粗放型经济且发展水平较低,所以经济结构迫切需要转型升级,逐步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减排环保的发展目标,在此大背景下,甘肃省经济增速呈下行趋势,所以对投入规模产生了负的影响。

变量htp(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与R&D投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系数为0.1207且显着,高新技术产业占比的扩大进一步促进了R&D投入规模的扩大,也说明甘肃省在R&D发展中的资金支持和智力支持得到了有效落实,有力地推动着甘肃省高科技产业发展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层次的逐步提升。

控制变量tra(交通运输)与R&D投入规模呈负相关关系,系数为-0.0487且显着。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一般是城市商业中心,相对来说发展成本较高,而R&D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支持,其选址一般在城郊地区,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有利于科技研发的进行,减少对市区的影响。控制变量den(城市人口密度)与R&D投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系数为0.1699且显着,这是因为城市相对而言教育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善,这些因素都能为R&D发展提供便利和必要的保障。

五、相关建议

为了更好地实现甘肃省经济转型和发展,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以上实证结果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如下: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充分激发四个投资主体(政府、企业、国外资金及其他)的投资积极性,对于甘肃省来说,主要是政府和企业要加强对R&D的投入。政府要进一步增强对R&D财政资金支持;而对于私人资本,引导和鼓励R&D投入可以通过税收优惠、立项政策倾斜等有效措施进行,引导企业转变发展趋势,使企业成长更加依赖于科技创新。企业不仅要加大资金支持还要构建专业的科研团队,形成属于自己的优势。通过适当吸收外资的方式,提高金融体系服务技术创新能力。

(二)“培养+引进”共同进行,提高R&D人员质量。甘肃省在提高R&D人员质量上应该采取双管齐下的方式,培养和引进相结合。关于人才培养计划,首先完善教育制度,加强高校对R&D的重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R&D人员投入做准备;其次还可以通过学校间的合作等形式整合大学资源,逐步完善人才培养系统。对于引进方面,应当颁布相关的人才引进政策,尤其是为外出学习的本地人才提供较高的保障措施,使其可以学成归来为家乡的发展尽绵薄之力,最终形成“引进来、留得住、快发展”的局面。

(三)提高应用研究水平,优化投资结构。近几年,甘肃省在R&D上的投入主要集中于试验发展方面,经费投入失衡。借鉴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研究经费(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应该占研究开发经费的40%以上,科学研究投入较少对科学研究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不利,这也会影响基础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导致脱离生产,不能及时转化为生产力。首先,甘肃省必须优化投资结构,更加注重基础和试验研究;其次,要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和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加强各地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借鉴东部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学会因地制宜逐渐扩大甘肃省R&D投入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