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苏式”课堂强调以学生为本,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用教学任务引领学生体验、探究、合作、创造,提高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达到“不教之教”。“苏式”课堂理念下,小学英语教学中任务设置要有明确的任务导向;要与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相关;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并体现出个体差异性。具体实践中,教师通过设计合理性前置学习任务,实现先学后教;运用趣味性课中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布置延展性课后学习任务,进一步巩固实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真正地提高教学实效。

【关键词】苏式课堂;小学英语;教学任务;不教之教

【作者简介】吴臻一(1988-),女,江苏苏州人,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英语学科教学。

基于教学的一般规律和苏州的文化底蕴及时代特征,具有苏州特色的“苏式”课堂应运而生,其核心思想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学是为了再学”。“苏式”课堂强调教学就是“让学”。教学是师生双主体共同配合的整体环节,教师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习。学生要掌握学习方法、提升综合技能、富有创造力,而非单一学知识;教学不仅要依据传统经验,还要与时代接轨,注重融合。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这与“苏式”课堂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都是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让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保持源源不断的学习兴趣、能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策略、能体验到探究合作的成果,能感受到成为学习主人的快乐,从而发自内心地渴望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

一、教学任务设置的必要性

教学任务的合理设置能为学生“用英语来做事情”创设机会,能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教师通过设置有效的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相长。既培养了独立思考的意识,又促进同桌间或是小组间的交流合作,学生脑力激荡、主动发展。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英语的交际性与功能性,认知、思维、交往、合作、决策、创新等多种能力得以发展。

二、“苏式”课堂教学任务设置要点

1.有明确的任务导向。课堂教学是在限定的教学时间内,教师引导学生一步步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教学任务是为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设计的,因此,必须要有明确的任务导向,即:学生需要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操练什幺?通过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要在哪些具体方面有所发展?根据教学环节的不同,教学任务的导向可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的,也可以兼而有之。例如:在英语语音教学上,若只要求学生模仿录音朗读,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对所要达到的状态无所知,也无法对自身和同伴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若教师在朗读前给予明确的任务导向,告知学生要达到的目标及朗读时的重读、语调、连读、情感等注意点,学生操练起来就更有针对性,评价起来也更为精准。

2.与学生已有学习水平相关。在设计教学任务时,教师必须首先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水平,在此基础上略微增加难度,以确保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难度适切的教学任务,能引导学生“跳一跳摘果子”,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让学生充满自信、学有所乐,学生才会主动朝着发展目标努力,进入学习与发展的良性循环。例如:在学习there be句型用法时,因学生已经熟练掌握名词的分类,可以通过复习前一课时文本、师生问答、出示图片等方法,让学生在句子中初步感知。之后引发学生思考be动词的不同,通过观察关键词,发现可数名词单数、可数名词复数、不可数名词情况下的用法规律。但there be句型的“就近”原则对于学生来说自主探究难度高,需要教师点拨指导。

3.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英语课程的独特性在于其本身是一门语言,有明确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为了引导学生有效地习得语言,必须考虑到英语本身的意义及用途。脱离语境的英语教学对于学生来说就好像是在识记一个个英文代号,枯燥乏味。教学任务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才能为学生运用语言创设语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促进其自主学习。例如:在学习了描述线路的句型后,可以让学生来介绍家校路线,并由小组成员来画一画,看看谁画得正确;在学习了语篇“My day”之后,让学生用英文介绍并拍摄自己的一天。这样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愿说,在积极完成该任务的过程中多感官并用,将课堂知识延伸到生活运用层面,真正实现“用英语来做事情”。

4.体现个体差异性。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这就要求教师承认和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以此来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通过自身努力及生生间配合来达成任务。例如:朗读课文既能检测学生对词句语音语调的掌握,又能显示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是英语课堂中常用的教学任务。考虑到既要节约课堂时间,又要操练面广,教师常会采用小组合作朗读的形式。在朗读前,若给予学生朗读方式的选择:齐读、一句一句跟读、分角色朗读等,不同组的学生就能根据自身水平及喜好来选择个性化的完成方式,提升操练的积极性。在一些语言实践类项目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长来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任务,例如英语海报制作,学生可选择设计、绘画、书写、描述等自身所长,来参与小组合作。教学任务的设计体现个体差异性,既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活跃的氛围,又能活化知识,学生手脑口结合、互相配合,提升审美力和创造力。

三、“苏式”课堂教学任务设置实践

“苏式”课堂学生学习目标体现为:渴望学习、自主学习、深度学习。要追求持续的、发展的、终生的学习,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种类的教学任务,少讲授、多引导,逐步促进学生想学、会学、乐学、善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1.设计合理性前置学习任务,实现先学后教。前置学习即用课前任务引导学生优先思维,来培养学生渴望学习的意识。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对学习重难点有所预知和把握,在课堂学习的初始阶段,对自身的“已知”和“未知”做到心中有数,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探究与解惑。前置学习任务量宜少而精,内容要有难易梯度,兼顾到不同学习能力和需求的学生,实现人人参与,同时要体现出学习方法的运用和指导。为了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前要充分研读教材、了解学情,设计任务时要打破固有模式,以导学为出发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运用趣味性课中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兴趣是基于人的精神需要,能够激发人的内在动机,能支持人积极参加活动。根据课型、学习内容、教学条件、学生水平、学习目标及要求的不同,教师在课堂上会运用不同的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有趣”的课中学习任务能让学生主动去认识、去探索、去合作、去创造。

“有趣”的学习任务是形式多样的,给学生新鲜感,能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同一个主题,可采用歌曲、小诗、画画、画思维导图、游戏、帮忙解决问题等不同形式来操练。例如在学习祈使句时,可以通过游戏read and do,帮助学生复习动词;可以让学生听指令画画,操练句意;可以出示图片,学生根据图片中出现的问题来制定规则,运用祈使句等。

“有趣”的学习任务是有意义的,能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围绕教学主题进行拓展,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境,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内化和迁移获取真知,生成语言。例如小学高年级教材开始涉及西方国家的文化介绍,对于学生来说,大量的文化知识输入容易使其混淆,而机械地记忆既占用大量时间又容易出错,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了让学生了解并熟记不同国家的风景人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以下任务:四人一组。学生轮流在组内作为当地导游,来向其他组员扮演的外国友人介绍本国文化。学生的表现欲会促使他们在组内积极完成任务,自然地操练巩固。

“有趣”的学习任务是能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的,促进学生语言习得而非识记。在学习动词时,让学生边说边做动作,实现音意的联结;在学习语音语调时,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做手势,体会音节、重读、升降调;在学习名词时,根据学生年龄层次选择制作单词卡片或是个性归类单词本,思考与操作结合,激活思维;在学习课文时,让学生进行戏剧表演,学生在合作中体会文本意思及情感,进一步运用。

“有趣”的学习任务是交互合作的,能让生生或师生共同参与。小组人数的不同、学生水平的差异以及成员间的友谊等均会影响到合作效果。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要根据阶段性学习目标来确定人数和小组形成方式。教师的少教并非是把课堂完全放手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有序有目标地合作学习,在学生遇到探究困惑或是争论时,及时点拨提升。

3.布置延展性课后学习任务,进一步巩固实践。区别于传统的书面作业,课后学习任务作为课堂学习的反馈、拓展和延伸,更着重于引导学生将学习内容运用于生活中,实现语言的功能性与交际性。生活在苏州,学生时时能感受到生活之美,将知识与生活密切关联更有助于实现“苏式”课堂的精致、简约、创新、融合。学习不止于课堂,教师要合理布置课后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智慧地巩固实践。例如:课堂中学习了“Chinese New Year”的课文之后,给学生布置以下任务:搜集更多有关春节的信息,选择你最喜欢的内容来制作一本英文小绘本,图文并茂。完成后向朋友展示并用英语介绍。学生运用课堂所学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去发现生活、去增进交流,实现深度学习。

四、结语

“苏式”课堂体现出教育者对“以生为本、以教促学、少教多学”的追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多运用任务来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唤醒并引导真正学习的发生,逐步培养学力,以促进高效课堂的生成。

参考文献:

[1]薛法根,娄小明.“苏式课堂”研究纲要(初稿)[OL].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eee2770102wn1q.html, 2015-08-02.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